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泽欣 《留学生》2014,(20):24-27
正Louis,21岁,"看东西"网站创始人,毕业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中文系在读,热爱水球和游泳"看东西",kandongsee.com,是一个为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西方文化、教育资讯的平台,正如它糅合了中文和英语的域名一样,它的运营团队也是一群来自不同国籍、不同高校的大学生。Louis是"看东西"的创始人,自称"算是半德国人半美国人"——他的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美国人。从小在伦敦长大,13岁进入伊顿公学,17岁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2.
我和Eric都是在上海中学国际部读书的外国学生。我叫Samantha Ciccone,是美国人,Enic有一半的中国血统。我们都是十七岁,但Eric来中国的时间远比我长,所以他的中文非常地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瑞江明的孟加拉人在中国学习中文的故事.他的中文的标准程度让很多初见他的朋友都极其诧异。地地道道的北京腔.及其乐观开朗的天性.使他来到中国以后便交到了许多要好的中国朋友。他对中国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并希望将中文学好之后一年后能在中国学习计算机专业.他希望能在中国工作将赚的钱拿回国投资或者建设祖国。  相似文献   

4.
倪玮 《大学生》2014,(13):42-43
喜欢中文的原因 2013年9月3日,Louis发布了第一条新浪微博,分享他学习汉语走火入魔的窘事儿。“刚上完中文课,家里的电话响了。我接了,说了一声‘喂’。打电话的人可能觉得我是神经病吧,就挂了电话。我是不是特别傻——这电话应该是我妈妈的朋友打过来的。”  相似文献   

5.
当我感觉不自由或是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就会去反抗。——基努·里维斯很少有人能说对他的名字,即使掌握了发音(Key-ah·noo),说起他的名字来也并不容易。也很少有人知道,他1964年出生在贝鲁特,他的父亲塞缪尔·诺林·里维斯拥有一半中国血统,  相似文献   

6.
她是俄罗斯人,由于有一半韩国血统,长着一副"很中国"的脸庞,因此在中国当外教时还遭遇到不少误会;她精通六国语言,在北大读研时认识了德国籍的华裔老公并生出一个长得也很中国的小男孩陈伟;她是一个很强悍的母亲,不仅要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把3个俄国籍的侄子侄女也带到南京一起养育;她是个"文字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用英文、俄文和中文"三国文字"记了整整10本约20万字的教子日记。她叫塔玛莎(Tamara),现在我们就一起分享她的家教经验吧。  相似文献   

7.
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李铭老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他相伴整整20年了。入职之初,《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是他的"唯一之选":在教育教学中有了困惑,找杂志;研究课题缺材料,找杂志。如今,阅读杂志已经成为他的"专业动作",他也从一名心理兼职教师成长为心理教研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杂志也成为他所在的课题组推荐给团队成员学习的必备参考资料。他的成长经验是:系统的专业学习是一名教师保持持久的教学生命力、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男友的"节能"令我惊叹到澳洲留学的第三年,我恋爱了,对象是澳洲的"土著居民",名叫麦德潘·琼斯,与我在悉尼同一所大学就读商贸专业,年龄大我一岁半。据他自己标榜,他的家族是贵族血统,祖辈的祖辈是从英国迁徙到澳洲的,因查无凭据,只好将信将疑。但有一点是真的,琼斯的父母都在悉尼的政要部门供职,家庭背景显然属于上流社会。与琼斯恋爱两个月后,我猛然发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现代教育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中文专业作为"万能专业",人才培养决定本专业教育的成败,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手段探究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大家好,我是王林,我来自埃及,我爱说爱笑爱唱爱跳,请记住我!"这是王林喜欢用的自我介绍。他正准备申请攻读北大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继续深造,一口标准流利的京腔普通话,可随时冒充老北京。别看王林现在中文这么溜,他踏上北京的土地时汉语水平还等于零。跟很多留学生不同的是,他在没有提前进行语言学习的情况下,就申请了自费留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制约,南京市第九中学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实践中创建了多种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分享交流、互助合作、共同成长,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注重从个人需要出发培养"内升型"教师,变"他我"为"自我"。所谓"内升型",就是鼓励教师自我剖析,建立自信,主动提升,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的内在专业精神生长。  相似文献   

13.
芭蕾舞的"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八大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形成了"相互联系,互相并存"的有机结合体.在教学实践中将芭蕾舞的八大特征融入非艺术专业舞蹈教学训练及运用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雕刻讲究的是"刀法",作文注重的是"笔法",两者之间却有相通之处——一、先要有"灵感"我有一个会做雕刻的朋友,我想向他学习一点儿雕刻技艺,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他答应我,说是有时机就让我"见识"一下做雕刻的过程。"立即就刻给我看嘛,为什  相似文献   

15.
正我15岁就来中国了。为什么这么小就来中国呢?首先当然是学习语言。我的父母在蒙古的铁路公司工作,来中国之前,我已经会英语、俄语,我非常喜欢学习语言。我的父母跟我说,你接下来一定要学习中文,蒙古的铁路公司还没有会中文的铁路运输专业的人才。因此,我就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本科学习铁路运输。因为我还  相似文献   

16.
里程 《师道》2013,(6):55-55
在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经常被强调并使用的方法是"对译",比如中文译成英文,英文译成中文;中文译成日文,日文译成中文等等,但在进行中国的文言文学习时,却很少有人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听老师"串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毋  相似文献   

17.
项目教学法的提出近年,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逐年增多,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普遍对专业理论课、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完全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对此,我校的领导、教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于是"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项目教学法由此就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郭声健  喻娟 《湖南教育》2008,(12):12-13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外语系中文研究专任教授林慧博士,向我介绍了她的一位助教在中文教学中推广中国文化的有关情况。林博士告诉我,作为一位音乐教育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在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为推广中国文化,特别是让美国的青少年走进中国文化,做出那样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贡献,的确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上看幽默的产生、演变与发展最清楚了.婴儿出生是不会说话的.他学习语言开始第一课是"妈妈".这可说是世界语,中国和许多外国都一样,是母亲教的.第二课是"奶奶",或别的两个"音",是吃奶的意思,然后是"嘘嘘"之类表明撒尿的意思.以后课程多了,会说:"我饿了"、"我要撒尿"、"要拉屎"、"我还要"……都直言无隐,想什么就说什么.  相似文献   

20.
《当代职校生》2009,(7):88-91
你的心事我愿意听 GOGO姐: 你好! 我很喜欢我选择的专业——文秘专业。为了学好心仪的专业,我看了很多专业课书本,也在图书馆借阅和我的专业相关的书籍。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可是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花了很多时间看的内容,眨眼又会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