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祝愿与期望     
最近看到贵刊1996年第1期,感到内容丰富,文章形式多样,均涉及当前编辑、出版、发行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一份刊物,无论对湖北省或全国出版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大家得到交流经验、增加知识的机会。 在这一期中,我特别感到兴趣的,是蒋曙晨同志写的《吕叔湘同志谈出版工作》一文。吕先生一向是我们编辑工作者敬佩的一位长者和学者。但他负担的工作很多,即使在北京,也很少能见到他,听到他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出版工作,不仅自己从事出版工作的实践,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出版工作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理论。 早在1924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担任《赤光》杂志的编辑。《赤光》是中共旅欧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合办的机关刊物。他不仅担任编辑工作,还亲自撰写稿件,并负责刻蜡版和油印。他的文章是用希贤本名和化名发表的,用化名发表的文章已难以辨认,以希贤本名发表的文章有《请看反革命的青年党之大肆其捏造》、《请看国际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评刊摘登     
评刊摘登编辑同志:我认为在全国众多的图情刊物中,贵刊和《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办得最优秀、最具特色。……贵刊……从选题策划到稿件选取,从编辑加工到版式设计都体现出编辑的深厚功底。所刊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学术性又具实用性。贵刊改组的95年...  相似文献   

4.
为交流出版研究刊物的编辑指导思想,更好地探讨当前出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进一步推动出版改革,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于今年3月召开了出版研究刊物负责同志座谈会,北京、上海、山西、天津、辽宁、浙江、河北、湖南、云南等省市的11个刊物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所长边春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他指出,出版研究刊物的任务是宣传出版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传播出版工作的业务知识,研究出版工作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以帮助出版战线的同志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办好出版研究的刊物,有许多问题需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研究出版方面理论问题的人,多起来了。有人探讨出版历史,有人总结出版经验,有人摸索编辑、发行、印刷等工作的规律,也有人研究出版工作的科学管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连续召开了几次出版理论问题研讨会,广大出版工作者热心探讨,写出了不少论文。这些论文已经编辑成书或在刊物上发表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有些同志认为,出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可以探讨的。但是,对出版工作是否有学术问题,是否有理论问题,则抱有疑问。大家应该进一步研究,并遵循党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编辑科学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学成为讨论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有关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有100多篇,以出版编辑工作研究和经验交流为主的公开发行和内部交流的刊物也达十几种。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了研究机构或组织,举办了科学论文研讨会,出版了文集。随着出版事业的改革、开放,出版科研已进入了一个活  相似文献   

7.
《出版工作》开展“编校合一”问题的讨论,不少编辑、校对和出版管理工作者发表了许多见仁见智之议,这对改进编辑工作,提高书刊质量,培养专业人才,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在已发表的许多文章中,大家从实际工作经验、出版管理体制、编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对编校合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拟从研究校对工作本身的一些客观规律出发,对编校合一的几个问题,提出看法。一、校对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校对工作是所谓“编辑六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对原稿负责,改正清样中的差错。但是,我们决不能就事论事,把校  相似文献   

8.
刘杲先生的《出版笔记》中有两篇文章专门论述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问题,提纲挈领、内容丰富。本文以编辑史为中心,以这两篇文章为依据,从编辑史研究与编辑学科建设的关系,编辑史与出版史的关系,编辑史与多种学科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梳理了刘杲先生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理论研究在我国比较有规模地开展,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年来,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和组织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相关的理论刊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表的论文日益深刻,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而且全国已有许多著名大学开设了编辑专业课程,从国家到省市大都已建立了编辑学的学会组织,并且定期举办的编辑学学术研讨会参加者也日益增多,而青年人的比例也在增长,这一切无疑都客观地反映了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这个选目是为编辑工作的研究、学习、参考而编制的。收集了一九八六年全国主要报刊和各出版单位业务交流刊物上发表的主要文章篇目;分类以篇名、作者、发表报刊为序做出索引。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出版的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研究和书刊评介的刊物有十五种,公开出版的专业报纸五种,各出版单位的业务内刊十九种;连同主要报纸的专文和读书副刊,发表的有关文章总计四百多篇。这里仅选辑二百五十篇,可能有所未见或遗漏,希望提出补正。  相似文献   

11.
告读者     
根据本刊的办刊宗旨和方针,明年将继续保留以下主要栏目:理论研究 发表有关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文章。编辑工作研究 就编辑具体工作作理论上的探讨,力求对现实工作有所启发。期刊研究 对期刊工作或某一期刊进行系统的或某方面专门的研究。出版史研究 从宏观或中观、微观的角度对中外出版史进行专题性研究,尤欢迎对现当代的研究。出版史料 对中外出版史料的发掘、搜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12.
告读者     
根据本刊的办刊宗旨和方针,明年将继续保留以下主要栏目:理论研究 发表有关编辑学的理论研究文章。编辑工作研究 就编辑具体工作作理论上的探讨,力求对现实工作有所启发。期刊研究 对期刊工作或某一期刊进行系统的或某方面专门的研究。出版史研究 从宏观或中观、微观的角度对中外出版史进行专题性研究,尤欢迎对现当代的研究。出版史料 对中外出版史料的发掘、搜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史与出版史当前,由于学术界对编辑概念理解不一致,因此,反映在编辑史研究中,便是在对象和范围问题上出现混乱,主要是把书籍史特别是把编纂史、校雠史与编辑史混为一谈。从历史上看,编辑是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编辑与出版的关系,从古至今,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密切。有出版才有编  相似文献   

14.
如何建立中国的编辑学,需要广大编辑同仁及出版科学研究工作者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本期“编辑学讨论”专栏发表的《全面理解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篇争鸣文章。该文对曾发表于本刊的某一论点提出质疑,并对当前编辑理论探讨中的某些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5.
陈锋  陈江 《出版科学》1999,(4):42-44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和学术研究蓬勃开展的新时期,出版史、编辑史的研究园地也一片新绿,新各出版类期刊辟出专栏刊登出版史料和专题论.上海还出现了专门刊物《出版史料》。商务印书馆作为建国前最大的.历史悠久的出版社,被学们当作个案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很自然的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馆史及其主要创建人夏粹芳.张元济的章和专不断涌现出来.国外(日、法.新西兰等)和港台地区也有学倾心于此.发表、出版了他们的成果,其中包括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等书。  相似文献   

16.
我举双手赞成加强编辑史、出版史的研究。好处很多。一是有助于以史为鉴,为当前出版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二是有助于编辑学、出版学的研究,以及出版业的理论建设。三是有助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四是有助于扩大和推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因为...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出版专业刊物正热烈展开的有关“编辑力”的讨论中,有不少文章认定,首先提出“编辑力”概念的是日本著名出版人、讲谈社顾问鹫尾贤也。他的《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已经成为许多文章重要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8.
《雕虫集》易孟醇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易孟醇是湖南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辑、知名学者,学兼文史哲,编辑过许多有分量的书籍,自己也写过相当数量的文章和著作。离休后仍治学不已,笔耕不辍,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已至。不久前他将自己多年来写作发表的论文筛选了近60篇,结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谦虚地取名为《雕虫集》。细读该书,感到该书的最大特点是“求真”,一文一字,皆以求真为宗旨。“求真”是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科技出版编辑在选题方面要充分注重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编辑的选题需要树立创新的思维,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思路,才能真正在选题的质量上得以控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互联网+"环境下科技出版编辑选题的重要性以及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科技出版编辑选题的思路实施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为科技出版编辑选题的理论研究,能够为实际工作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吉少甫先生的《书林初探》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作者在1980年后13年中发表过的25篇有关研究出版史问题文章的结集。一部分是对中国出版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如论述中国古代出版事业的特点,近现代著作物的版权、编辑、专业作家、稿酬、版税的由来,《圣经》的翻译和出版,马列著作在我国的传播等,还有专文论及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田中庆太郎、内山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