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湖北襄阳岘山有一块石碑 ,叫做“堕泪碑” ,据传 ,是襄阳百姓为纪念羊祜 (h敶)而立的。襄阳因岘山出名 ,岘山因羊祜称誉。历史上 ,许多名人如陈子昂、孟浩然、张九龄、宋之问、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等等都登过岘山 ,并留下了讴歌羊祜的诗篇。羊祜 (公元 2 2 0~ 2 78年 ) ,字叔子 ,泰山南城 (今山东平邑魏庄乡 )人 ,出身名门世家 ,为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外甥 ,景献皇后 (司马师之妻 )之胞弟。他学识渊博 ,善于谈论 ,多智谋 ,深得晋武帝的信任 ,有“智囊”之称 ,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魏末年 ,羊祜被封为…  相似文献   

2.
岘山在湖州城南2.2公里。岘山一名的来历,据《乌程县志》载:本名显山,晋吴兴太守殷康曾筑亭于其上,名曰显亭。唐避庙讳改为岘山亭。又《寰宇记》云:“山傍郡城,若襄阳大岘,故名。”《释文》“岘者,见也。山之首见曰岘,一出安定门,即见此山,故名。” 山顶旧有灵慧塔,又有三贤堂,祀太守颜真卿、苏轼、王十朋;有浮碧亭、逸老堂碑。往日榭亭森列,突兀于碧浪湖滨,今均废。现存雄跨亭,元赵子昴(孟頫)书额。唐别驾李适之洼石樽,古迹仍存。今山麓有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墓,1985年国家拨款重新修建,巍峨屹立,更使湖山增色。  相似文献   

3.
羊明朝曾流传过一副对联,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毡”。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孙子朱允一起戏对。朱元璋的出句警策,入情入理;然朱允的答对,平仄、对仗都没毛病,但思想性太差。朱元璋断言他成不了“大器”。后来他虽登过基,确实是一个混虫,没过多久就倒了台。清代湖广总督毕秋帆去世时,有一个叫赵瓯北的文人,为他写了一副挽联:“羊祜惠犹岘首;马援功未竟壶头。”对联中的“羊祜”、“马援”均是两人名。羊祜,晋朝人,镇守襄阳,有惠政,死后老百姓为他在襄阳岘首立碑建庙;马援,东汉人,建武七年任伏…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襄阳是魏蜀吴三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先是曹操夺取襄阳,后来关羽又进攻樊城,再后就是孙吴多次北伐襄阳,最后羊祜、杜预经营襄阳数年,将襄阳打造成灭吴战争的前沿阵地.魏蜀吴襄阳争战对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影响,诠释了襄阳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提升了襄阳的行政地位,造就了襄阳“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万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白铜鞮》是古代盛传于襄阳的民间歌曲,虽然现在我们无从知道这首乐曲的音调节奏了,但从李白的描述中却可以想见当时襄阳人民是多么地喜欢歌唱它.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早年在家乡岘山(在襄阳南、汉水东)下的涧南国读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冬天,他到长安谋求功名,但没有成功.于是,他只得抛弃“忠欲事明主”(《仲夏归南园寄  相似文献   

7.
岘山之北,汉水之阳,坐落着一所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始建于1897年,历经鸿文书院、鸿文中学、岘北中学三个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岘山、汉水、孟浩然、习家池等大批代表襄阳文化的注入,使唐城独具岘山文化、汉水文化、诗歌文化、史学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底蕴。穿上一套美美的汉服,去中国唐城,跟我一起穿梭大唐,领略“一枕春梦,浪漫唐城”。  相似文献   

9.
襄阳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襄阳历史,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历史问题,襄阳市社科联(社科院)日前举办了以“襄阳,难忘的历史记忆”为主题的隆中论坛,正式发布襄阳市社科界2011年研究的十项重点课题(即:襄阳历史沿革和变迁问题、襄阳城变迁问题、樊城变迁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人物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事件问题、襄阳著名军事战役问题、襄阳著名文学作品问题、襄阳著名艺术作品问题、襄阳历史遗迹问题、襄阳历史文化海内外传承与影响问题),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襄阳若干重要历史问题,展示了一幅幅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对于推动“四个襄阳”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襄阳更名一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将论坛成果予以摘编,以飧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西晋襄阳贤牧刘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晋时期驻守襄阳,被<襄阳耆旧传>列为贤牧的,除羊祜、杜预、山简之外,还有刘弘.刘弘,字季和,沛国相(今安徽睢溪西北)人.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303)任荆州刺史,为平定张昌之乱而进据襄阳,大概在永兴三年(306)病逝襄阳.  相似文献   

11.
史料和历史遗存显示,襄阳习池园林景观“大陂”、“小点池”的布局位置分别位于现在的闫家冲内和闫家冲外以东的汉江边.习池历史建筑奉行“顺应自然,倡导俭约”的文化精神.应引进“整体性保护和复原”、“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保护开发好裹阳习池、谷隐寺与凤林关,形成风林关景观廊道和荆襄古道旅游线上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2.
三亚古称崖州,由于建市时间短,长期讹传着“三亚市的历史不过才十五、六年”及三亚是由“三丫”转来的说法。针对这些说法和三亚的历史与名称尚属空白的状况,文章通过对历朝历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亚历史沿革与名称演变的考证,说明三亚的名称早在明嘉靖年代就已经出现,在清康熙年代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清晰地描绘出三亚塘和三亚港的具体位置。而且,从古“崖州”与现代“三亚市”隶属及演化的清晰脉路,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来看,其名称变化,不过是历史的演化延续而已。由此,我们发现三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3.
早在先秦时期,婚仪"六礼"便基本确立并被后代所延续,即指"纳采""纳吉""纳征""请期""问名""亲迎"。在这其中,"问名"是颇为重要的环节,多指询问女子父亲的姓氏和血统。在宋代之前,"问名"礼基本被传承下来,宋元时在士庶婚礼中并入了"纳采",明清时期则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婚俗礼仪。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那达慕"的产生、传承、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由研究可知,"那达慕"在汉语中为盛会、喜庆之意,它源于蒙古族原始的游牧生活。从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到元代的"诈马宴"、清朝时的"乃日",再到今天的"那达慕",本质上都是以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集会。第一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的举行,标志着"那达慕"大会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随着国际化、商业化发展趋势的推进,"那达慕"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渐渐流失。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实力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历史文脉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从襄樊"南城北市"的传统格局来看,发展明显不平衡。代表经济繁荣、现代化水平的"北市"——樊城的发展成就卓著、日新月异,而体现襄樊悠久历史文化、深厚人文底蕴的"南城"——襄阳,发展却相对缓慢,这与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魅力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用人文景观的形式保存襄樊城市的部分文化记忆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紧迫的。襄樊在人文景观设计中应对城市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再认识,人文景观设计的布局应以襄阳古城为中心,分三个景观带展开,以再现、重构和使用标识的方式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盐铁论》包含有大夫与贤良文学关于为官哲学的辩论,反映了西汉中期政治中兴利活动导致的官本位哲学,以及西汉士人以儒学为基础的廉政思想。  相似文献   

17.
宛”和“南阳”在东汉末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地域概念。“宛”,是县名,即南阳郡治宛县,“南阳”,是郡名,即指南阳郡。陈寿在《三国志》各纪传记载中对“宛”和“南阳”这两个概念是分得很清楚的。同样在裴松之所注引的书中,对“南阳”和“宛”的区别也是很鲜明的。后世治史者继承了这一传统观点,在所有史籍记载中都持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明代初期的乐府诗创作,既受元末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乐府诗派"的影响,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从乐府诗的类别而言,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势,主要是集中在"古乐府"、宫词类乐府、旧题乐府三个方面,并因此而形成了三股创作潮流。明初的"古乐府",主要是指"杨维桢式"的古乐府诗,其中既包含着旧题乐府,更多的则是一些"自创新题"的新题"古乐府"。因"宫词事件"而兴盛于皇族的大型连章体《宫词》,成为了明初乐府诗创作中的一道奇观。从复古的角度进行旧题乐府的创作,并使之具有即事性、讽喻性等特点,是明初乐府诗创作的又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对《庄子》杂篇进行分析,将杂篇十篇分成四类。其中只有《庚桑楚》篇表现老子的政治思想;《寓言》篇阐述庄子的文章特色;《徐无鬼》、《则阳》、《外物》、《列御寇》四篇系杂凑成篇,内容庞杂,其中只有批判仁义、反对战争等内容与道家思想一致,大多与道家无涉;《让王》、《盗跖》、《说剑》、《渔父》更与道家毫不相干,其中夹有一些内容貌似道家概念,实质上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祖籍襄平曾被定论为东北辽阳。这里根据种种典籍史料推断出其祖籍应为湖北襄阳。其主要理由有:辽阳只在秦汉时被称襄平,而清朝时襄平则指中原襄阳;其祖宋初曹彬迁居河北———客族先民北徙,语言风俗随之流传于迁入地;曹氏宗谱旁注从无辽东房之标记;“辽阳三碑”中有二碑刻有曹振邦之名,非其墓碑,实惟记录塔、庙落成或改修时的参与人员;按文人惯例,曹寅诗文集署名“千山”并非地名;早期《红楼梦》手抄本保留诸多客家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