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行宪法的几次修改主要是围绕着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展开的,尽管宪法对于保护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宪法赋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宪法中一些经济政策性规定也影响了宪法的稳定,因此,有必要通过修改宪法,删除宪法中经济政策性规定和对不同所有制经济采取不平等对待的规定,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行宪法的几次修改主要是围绕着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展开的,尽管宪法对于保护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宪法赋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宪法中一些经济政策性规定也影响了宪法的稳定,因此,有必要通过修改宪法。删除宪法中经济政策性规定和对不同所有制经济采取不平等对待的规定,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非公经济权利保障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有企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有制经济起到制衡的作用。文章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护的现有缺陷,从宪法、法律以及政策层面分析其症结所在,多方面建立保障非公话语权制度,有利于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制经济的合宪性是其宪法地位确立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非公有制经济合宪性的基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1982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两次修改后,逐步确立起来的,而随后的1999年、2004年两次修宪则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制经济的合宪性是其宪法地位确立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是非公有制经济合宪性的基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1982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两次修改后,逐步确立起来的,而随后的1999年、2004年两次修宪则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刑罚学界大力呼吁对公有和非公有经济的平等保护,主要理由是:非公有制的宪法地位日益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主体资格平等和获得法律的平等保护;现实中对非公有经济保护不力;国外的立法例多为平等保护。在此基础上,文章用不同的解释方法,分析了《宪法》对于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态度是区别保护,探讨了《刑法》区别对待公有和非公有经济的合理因素,包括公有和非公有经济的不同社会现实,指出了平等保护与区别保护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社会主义概念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的抵牾,并通过合理解释《宪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对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进行平等保护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体现了刑法对正义价值的追求,有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协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修正我国刑法的相关法条,以实现形式平等。  相似文献   

8.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现行宪法已从根本法的高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由于其他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在主体地位、利益分配等方面仍不能与公有制经济享受平等的待遇,其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保障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宪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立法精神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作为宪法权利主体,其享有一定的宪法权利,一国宪法应根据一般文明标准、合理差别待遇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保障外国人的宪法权利。通过对中美德三国外国人宪法权利的考察,可知各国对外国人的宪法权利的规定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10.
外国人作为宪法权利主体,其享有一定的宪法权利,一国宪法应根据一般文明标准、合理差别待遇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保障外国人的宪法权利.通过对中美德三国外国人宪法权利的考察,可知各国对外国人的宪法权利的规定既存在差异,又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理论、思想、法律、政策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从宪法层次明确对整个国民财产实行统一保护,逐渐淡化“公”与“非公”的差别,强调“合法”与“非法”的不同;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非功能领域”中的作用;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和以个人持股为主的混合经济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着力优化非公制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突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形式只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手段,没有高级、低级之分,评价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只有“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处于过渡状态的“混合经济”,要从质与量统一的观点把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不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经济,要辩证地看待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力发展的要求,决定了现实社会经济运行需要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共存于同一社会形态中,各种所有制形式和产权制度的并存,为多种产权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耦合提供了现实基础,若人为地限制或取消某种所有制经济及各种所有制之间的联系,将且阻碍产权制度的发展,限制各种产权制度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窒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二动态的发展关系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微观的财产组织制度创新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出现了由这些企业工人自主建立的工会组织,并且实行了工会组织负责人的直接选举,这是继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之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又一个新动向。案例分析表明,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工会直选,是工人维护自身利益的客观需要,是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的发展和工会直选对我国工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昭示了未来我国工会组织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共产主义要消灭私有制,但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实践证明,在经济不发达国家通过很快实行所有制完全公有化来建立社会主义,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改革上取得的突破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福利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中,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法治保障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很有限的,而层次较多且复杂的政策制度供给,其规制和激励的功能远不如法律法规那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其调整的不稳定性、非长期性、非规范性、弱约束性以及无归责性往往导致具体政策缺乏约束力而无法落地实施。就我国现状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应该从增强法治意识、营造法治环境、完善法治规则、规范法治行为等方面去进行系统性构建。  相似文献   

17.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建设好这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需要从理论和政策两方面下功夫,在理论上要通过正确处理所有制改革中的制度因素与体制因素,生产力因素与生产关系因素,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与我种所有制形式方面的关系,深化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在政策上,要从传统上对公有制经济的计划与行政调节转到运用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在内的经济手段调节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8.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面对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人担心非公有制经济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实际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在多方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