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型学视野下的首词重复构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里的首词重复构式的基本格式是"X是X",另外还有两种格式"X是X,Y是Y"和"X是X,……",可以看成基本格式的变体形式。这种格式是一个家族,内部成员的意思和句法特征并不一样。这些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异既不能从语义解释的一般规则推测出来,也不能从交际语用学的规则推测出来。多种语言的相关情况表明,首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与特定语言有关(language-specific),每一个此类构式都有特定的意义,这一意义不能根据普遍语用准则(maxims)全部预测出来。因此首词重复是基于个性的现象。然而,多语言的首词重复构式都有句法限制,都有一定程度的非范畴化倾向,因此该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现代俄语语法范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范畴问题至今仍然是理论语法中颇为困难的问题.现代俄语语法的许多论著对语法范畴所下的各种定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一九五三年出版的苏联科学院《俄语语法》写道:“一般的语法概念,凡能确定语言结构的性质或类型,并在词形变化和用词造句中获得反映的,通常称为语法范畴.”同年出版的莫斯科大学《现代俄语》写道:“所谓语法范畴,可理解为一些词和词在句中的组合所具有的但却是从这些词的具体意义抽象出来的概括性意义,也就是各种关系(在句子中这个词同另一些词的关系、同说话人的关系、所述内容同时间和现实的关系)的意义,这些关系意义又是以语言外部手段表现出来的,也即表现在词的变化中和句子内词的组合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俄语学习的深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俄语口语水平是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俄语学生口语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就不能提高俄语口语水平。一、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口语对话是提高学生俄语口语水平的必要前提。一堂课45分钟,时间短,任务重。我们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以对话形式展现的,我们在课堂上要创设情境,用俄语进行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6):18-19
俄语语法分为两部分——词法和句法。俄语中的无人称句属于句法的范畴。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俄语单部句中的无人称句的意义和用法。俄语中无人称句的意义和用法很多,作者采用《新编俄语语法》对于无人称句的阐述,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几篇短篇小说为语料,借助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对俄语无人称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俄语语气词在俄语语法中属于虚词,在口语中使用普遍,具有丰富的交际功能,赋予语言表现力,能够准确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意图和情感。由于语气词缺少词汇意义,熟练掌握和运用成为一大难点。通过对俄语语气词与汉语语气词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指出两者在语音、形态、句法和语用层面的异同,有利于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有助于俄语语气词的学习,也有助于两者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6.
对话是口语语篇最基本的形式,口语语篇中的情境省略句主要体现在对话中。情境省略句是为适应语言交际的经济原则以及会话的礼貌原则而产生的,其标志是有空位存在,具体表现为句法空位和语义空位,笔者拟以语用学的关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对话中因句法空位和语义空位而隐含的会话意义。  相似文献   

7.
《荀子》中“譬(辟)”相关比方指称词及“譬(辟)之犹/若”“譬(辟)之是犹”等比方句的用法均具有独特性,集中体现了《荀子》“学者之文”的特色。“譬(辟)称”丰富了汉语比方指称复合词的集合,“譬谕”奠定了“比方”义范畴重要指称词“譬喻”的构词基础。“譬(辟)之犹/若”句式引起两个或三个比方成分,延展了“譬(辟)”式比方句的句式内容,又通过重复“犹/若”将多个比方成分与“譬”关联;“譬(辟)之是犹”具有独创性,是“譬之犹”句式的强化形式,句法严密,堪称汉语“比方”义范畴“最完美格式”。《荀子》独特的“譬(辟)”式比方句式,兼顾说理的透彻与句法形式的完美。《荀子》“譬(辟)”的用法,从言谈理论及论说实践两方面推进了汉语“比方”义范畴的发展,提升了先秦论说文的修辞性与论辩性。  相似文献   

8.
重复现象是对话中普遍存在的语言手段之一。俄罗斯对话分析学者将重复话语看作是听话人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反应话轮,他们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其本质和使用规律。文章在俄语对话理论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俄语对话中重复话轮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并概括了它的分类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信箱     
韩全会 《中学俄语》2006,(10):56-57
答:1.应选B项。这是一个常用的口语句型,俄语口语有其不同于书面语的使用规范和句法形式。俄罗斯人在口语交际中一般要遵循这些规范和句法形式。根据本题所设计的语境,应该选B项。  相似文献   

10.
重复是口语中常用的赢得时间策略。本研究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自发对话中的重复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借助Kormos(2006)的二语口语产出模型对重复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学习者重复策略的运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且单词重复显著多于其他重复;2)音节和短语重复中,实词多于功能词,以名词、动词为主;单词重复功能词多于实词,代词显著多于其他词类;多词重复以主谓结构为主;3)功能上主要为填充性重复,一次重复最多,重复与停顿以多种模式伴随出现;4)男女重复频数上未见显著差异。基于上述结果,本文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一)李经纬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心理活动)的一类词叫动词。动词是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词。动词具有语态、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这些语法范畴通过综合或分析形式来表示。一、动词的词态动词...  相似文献   

12.
比较语法不仅在语言学上和翻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外语教学中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俄汉语句法比较在俄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更为突出。因为俄语和汉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俄语属于曲折语,主要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达语法关系),所以它们不仅在句法构造上不同,而且在表达习惯上也各异。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它们的相异之点和不同之处找出来  相似文献   

13.
这里选题属于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范畴。中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对俄语词汇中较为活跃的语气词kak(其中kak即可作为简单语气词,又可作为结构要素参与构成复合语气词)进行功能-语义上的分析和研究。这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kak在具体的上下和言语环境中所表达的情态意义加以论述:1.加强疑问语义;2.主观情态语义;3.特征描述语义。对kak的功能-语义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也许对俄语教学和实践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俄语专业口语课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或偏离了这一目标,或达不到教学要求。本文在总结了当前俄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条提高俄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丰富俄语口语教学形式,促进俄语口语教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名词性、数范畴的语法本质 性是俄语名词最典型的语法特征。除只用复数形式的名词以及共性名词外,任何一个名词都归属一定的性,或是阳性(如:    )或阴性(如:    ),或中性(如: )。名词的性是每一个名词所固有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非词形变化范畴,是名词的词汇形式。动物名词的“性”决定于它所表示的人的男女之分,动物的雄雌之别,不决定于名词的结尾形式。动物名词的性与词的词汇意义(即实际所指)有关,属于半语法抽象。非动物名词的“性”决定于名词的结尾形式,与词的词汇意义(即实际所指)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现象在语言中司空见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多义”词的义项延伸是人们主观认知和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使该种现象的解释更具说服力。俄语前置词“в”的意义较为丰富和复杂,许多学者对此的认知还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为使其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将俄语空间前置词“в”的原型范畴切分为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借助意象图式确定前置词“в”的原型意义,运用隐喻机制深入分析其边缘意义的衍生过程,加深俄语空间前置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口语中.当对话的一方说了一句话.另一方需要了解更多情况时,有时可用省略疑问句,把对方话中已用的词省掉。这些省略句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了固定的形式,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俄语中存在的一些无否定词,却具有否定意义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具有主观情态意义,具有反问或反语的修辞特点,与带有否定词的否定句构成句法同义现象,是一种规约性隐性否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探讨造成现代汉语句法歧义现象中更高层次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揭示了研究词的次范畴小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题属于词法学、句法学范畴。文中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 ,对俄语词汇中较为活跃的简单语气词как进行功能——语义上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 как在具体的上下文和言语环境中所表达的情态意义加以论述 :1) как作为疑问语气词 ;2 ) как作为情态语气词 ;3) как作为特征描述语气词 ;4) как作为构形语气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