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问题、社会支持网络质量、非正式支持网络欠缺等问题入手,对当下高职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专职资助人员紧张、不同的个性特征、家庭关系、存在缺漏的资助后教育等因素会影响高职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正常构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概述了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在支持来源、支持类型、对支持的利用度等方面的现状特点。文章还总结了贫困大学生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存在的困境,如相对剥夺感、自我认同的危机以及在以资源交换为前提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不具备优势、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最后文章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提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贫困群体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解决城市贫困群体问题必须在经济上解困济贫的同时,注重积极采取措施为这一社会群体提供心理支持。当前,要针对我国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现状,通过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社区保障体系和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城市贫困群体获得心理支持的正确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最多的社会支持来自于父母,其次是同学、朋友和老师,其中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有: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其中来自于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自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为贫困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其生活、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学校、社会、贫困生的家庭等已经作出诸多努力,初步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和情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支持力度不足、忽视负功能、网络之间缺乏联系等问题。为了科学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必须构建新的主体多元化、内容系统化、机构专门化、方法专业化的高校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构建新网络的过程中,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态度,采取维持、强化、放弃、改革、创新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的缺失是造成女性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的特点是社会网络规模相对狭小、社会网络差异小、社会资本存量匮乏、初始位置低。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对贫困女性的反贫困治理需从三方面着手,即:提高贫困女性的社会地位;扩大贫困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加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贫困大学生自尊状况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15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中的一些因子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且贫困大学生自尊的构建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选择应用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相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更加突出,其就业难的现状不应该被单一地看待,而应综合地对社会支持主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促进贫困大学生充分顺利就业有赖于构建一个合作与增权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基础性支持、企业配合性支持、高校主导性支持,家庭情感性支持和贫困大学生自主性支持五个主体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5年“红凤工程”贫困大学生调查数据(N=135),使用2-mode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贫困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结构特征,旨在为改进现有社会支持的供给与利用情况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利用情况不好,不仅规模小,而且还存在大量隔离人群;她们对不同种类的社会支持需求程度显著不同,对工具性支持的需求高于精神性支持;社会支持以强关系和非正式支持为主,弱关系和正式支持发挥作用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基本的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应给予他们心理及精神方面的帮助和支持。目前高职院校助困工作的社会支持网还需要不断完善。采用访谈法,了解和调查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现状,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助困工作社会支持网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支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传统的以血缘为核心、家庭为纽带呈"差序格局"分布的私人性支持和以"单位制"为载体的国家支持体系相结合的支持系统在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式微。中国出现了贫困女性化现象,而就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最终手段。再就业培训是城市贫困女性接受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应将培训视为积极的社会政策,将贫困女性视为一种人力资本,培训是提升贫困女性社会资本的投资。目前培训中存在着机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培训达不到预期目的等问题。为此,应建立就业培训信息网络,提高培训质量,形成社会化的培训网络,使城市贫困女性从被动接受社会保障津贴者转变为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社会参与者。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对抽取的414名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社会支持、自尊与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和自尊均负向预测农村贫困大学生孤独感;自尊在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高社会支持和自尊可以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的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困难的问题。它包括贫困生面临的物质资源的关系、知识技术信息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些社会机构间的关系以及自身能力的缺乏。教育是提升高职贫困生社会网络资本、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在大学里,高职贫困生可以对自己的社会网络进行重构,改善社会网络的结构,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个人发展平台。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这一工具运用到对贫困生的研究中,并试图通过这一新的视角描述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全面、深入地研究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的依靠国家政府的支持无法解决贫困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一个以国家政府支持为主渠道,以社会支持为重要的辅助形式,以学校支持为基本途径和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在校贫困生的规模日益扩大,并演变成为影响学校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贫困生不仅物质生活窘迫、心理压力沉重,而且缺乏社会网络的支持,生活在经济、精神和社会资本的三重贫困之中。我们要从拓宽渠道、加强预防、树立自信、优化环境四个方面构建起高校贫困生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测量360名大学生。结果: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自我和谐的影响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结论:经济状况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丽  程毅 《文教资料》2008,(6):207-208,174
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要求出发,从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支持体系构架,为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变化,他们需要适应新环境,转变生活观念,面对新的伙伴关系,这一切决定了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区别于一般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个体支持网络和团体支持网络,需要构建“双赢互动”式社会支持网络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9.
《莆田学院学报》2017,(4):27-32
回顾相关文献,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对13名福州农村地区失母儿童的强关系支持网络及弱关系支持网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失母儿童以家庭为主体的强关系支持网络结构破裂,缺乏支持力度;以政府、社会机构、学校等为主体的弱关系支持网络面大而广,缺乏支持深度。提出强化家庭成员内部联结有助于失母儿童强关系支持网络的构建,拓宽和加深社会救助参与面及参与度将有助于失母儿童弱关系支持网络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及良好情感品质的发展为目的,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方法,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贫困、是否恋爱以及不同专业上的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差异显著;孤独感与各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中高得分组、低得分组的各社会支持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从而证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应该引导大学生构建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从社会支持与情感品质角度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