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博客,做教研--海南省网络教研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校本教研。近年来,教研系统重心下移,力促教研走向校本,但囿于专业支持力量杯水车薪,各级教研室有三个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教研走向校本要求教研队伍迅速做大做强,教研室做不到;教研走向校本必须使教研与教学同步,长流水不断线,教研室做不到;教研走向校本必须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教研室想做但做不到。教研吸纳全体教师参与和介入教学全过程是教研走向校本的标志,同时也是教研走向校本的瓶颈。在常规技术条件下,教研全面走向校本的困难难以逾越。上博客,做教研,我省开始了数字化教研新探索。2004年秋,我院在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指导下,始“建成长博客”网站(http://blog.cersp.com)。一年多来,全省教研系统、广大教研员和学校师生组成的大批博客群组,活跃在网站上“。成长博客”会员发展到2.5万余人,文章7.5万篇,评论近12.3万个,访问量达2400万次。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从课程理念到课堂实践的落差,出现了许多困惑和不安,但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必须探索前行,实施校本教研。具体做法如下。一、实施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1.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载体,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需要专业支持,教师的自身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使专家倡导的理论真正成为教师可采用的理论。教师通过学习、“充电”,自觉由“苦力型、经验型”向“研究型、智能型”转变;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策略,树立正确的目标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和评价观,促进教师专业…  相似文献   

3.
徐梅芳 《现代教学》2008,(12):73-73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传统点对点、面对面小规模的教研方式以及专业支持力量的不足等,影响着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的情景再现、多重交互促使我们反思传统教研活动的方式。因此,有效运用普陀区网上教研平台,改造现有教研模式,构建“资源共享、多元对话、合作共营”的教研文化成为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4.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包含三层含义:“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支持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力量。不断学习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基本前提;宽松和谐的教师文化是教师集体同伴互助的基础;建立平等、对等的对话体系是专业引领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方面使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弊端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另一方面课程改革难以突破的瓶颈也凸显出来。身处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着评价制度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提高三个瓶颈。面对这样的挑战,教师的专业提高至为关键,而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必要途径就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校本教研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可贵的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内大学诸多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美学因其理论的艰深抽象而愈益边缘化,美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在于其学科设置与专业属性之间的脱节。整合美学学科自身的专业属性,对传统“一锅烩”的美学教学实行细化,改变大一统的理论教化模式,针对具体专业因材施教,从而构建多元化、时代性以及社会化的教学模式,这才是美学教学重新获取旺盛生命力的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如燎原之火蓬勃开展。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既为基础教育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实践方向,也为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教研室作为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撑力量,国家要求“教学研究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  相似文献   

8.
宋慧琳 《江苏教育》2022,(78):12-15
骨干教师要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努力绘出自己专业生命成长的“第二曲线”。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以“三力提升行动”为抓手,开辟出一条高校支持项目与智库专家引领计划协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一批骨干教师在信仰力、教学力、研究力方面的质性跨越,实现了“在成事中成‘人’”的二次成长。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网络手段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及时、有效、便捷的专业支持,推进校本教研,9月28-2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项目第二次工作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相关领导、项目组各子网站负责人及部分省(自治区)教研部门负责人、网络教研的相关合作伙伴以及部分一线教师、媒体记者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0.
郝岩松 《辽宁教育》2022,(16):49-52
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迫在眉睫,教研部门应丰富教研模式,通过“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构建科学的教研”“以专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发挥优质园所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发展”“丰富园本教研内容,提高园本教研工作质量”“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提升培训者专业水平,确保教研工作落实”等途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教研共同体是一个由具有共同愿景的组织或个体构成的教研团体,一般由学科专家、教研员、学科教师(或专业教研机构、基地学校、学科组)三方面的力量构成。学科专家是课程改革中教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发挥理论研究和学术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主动参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帮助地方和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员是课程专家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纽带,协调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双师型”高水平师资力量缺乏,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学科是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之中,我们需要寻求一种与“校本教研内容”适切的“校本教研方式”,使研讨的内容得以扎实、有效地落实;使我们的研讨参与者——教师得以专业化地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学科教研组专业敏感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区域教研是指由教研机构在省、市、县等一定范围内开展的、以课程和教学为对象的研究实践。区域教研对推进区域课程改革,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和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对区域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区域教研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新课程推进四年来,于今年下半年终于有了专门的网络教研平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w w w.cersp.com)。这个网站以深入推进新课程为己任,全力构建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共建的教研文化,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记者从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项目第二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网站已分专业网站、区域教研联盟、成长博客三个领域构建了内容全面的网络群。其中,专业网站包括学科(语文、数学等11个)、专题(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等17个)两部分,目前共有28个子网。前期建设的子…  相似文献   

16.
“联片教研”是实施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联合区域内各校力量共同研究解决校本教研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教研工作机制。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为区域内各校的校本活动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其内容涉及校本研修、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儿童立场不突出、课程实施不科学、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北京市朝阳区提出小学入学适应期学科教学转型思路,从结构重组、教学融入、标准赋能、个性支持、机制保障五个方面全面促进转型,同时充分发挥区域教研的力量,促进“幼小衔接”逐渐向“小幼衔接”深化,积极推进构建“小幼衔接”新生态。  相似文献   

18.
<正>道德与法治是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是让思政课释放强大育人力量的关键。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和重要的专业推动力量,通过教研活动让教师获得成长和进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这是教师教研永恒的价值追求。201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教研工作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教研室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研究组织,在新中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曾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次课程改革中,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基层教研室和教研员推进到每所学校、每位老师的每一堂课的。由于教研室的教研员是离广大一线教师最近的“专家”和“权威”,所以一线教师对教研室和教研员“情”有独钟,这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法律课程如何定位,成为对外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瓶颈”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准确地对法律课程进行定位是关键。法律课程与英语课程同样属于对外贸易专业的工具课程,根据现行法律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构建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法律课程子系,并按照行动导向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整合法律课程的内容,开发简洁高效的法律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匹配,是突破高职对外贸易专业“法律瓶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