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维  刘萍  周正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1):130-132
双关语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具有丰富语言表达、强化语言效果的功能,在日常生活、语言交际、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本文探讨了双关语在《红楼梦》中的运用及英译,并结合实例及杨宪益、霍克斯的英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双关语的英译需从语义、语用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既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又达意确切。  相似文献   

2.
双关能折射出语言的文学传统和意识形态。《红楼梦》中大量双关暗含小说的主题与背景,隐喻人物的遭遇及命运,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该文从批评话语分析(CD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视角对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谐音双关语的英译研究进行探讨,通过对比和分析两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译本对同一双关语的不同翻译,探讨话语与社会、意识、权势的关系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俄语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在文学作品、商业广告、日常交际中,具有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色彩,它巧妙地利用词的多义、词的谐音,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意味深长.如何正确解读俄语双关语是俄语学习和交际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俄语双关语的构成形式,语用功能,翻译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奈达的"等效论"作为双关翻译的评判标准,可增加译者的创作自由度。霍克斯借助音译、直译、意译、加注、转换等多种手法,灵活处理《红楼梦》中的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取得近乎等效的表达效果。这表明就双关翻译而言,等效原则比形式对等原则更具优势,体现了双关的等效翻译具有可行性、读者导向性和策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赛文娟 《文教资料》2014,(17):28-29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修辞格,它通过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或多层含义,具有暗示、揭露和嘲讽、幽默、含蓄和避讳、抱怨等多种功能。由于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谐音双关语所包含的内容很难通过翻译精准、完美地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和维译本的对比,分析其中的谐音双关及其维吾尔语翻译。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大量的双关语是翻译的难题,两全译本的译者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杨译倾向于直译加注的方法,力求忠实于原文;霍译倾向于读者,将原语的双关语译成了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双关语,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两译本翻译活动的策动者不同,翻译目的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谐音双关修辞格的大量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音效和释义两个层面分析<红楼梦>中地名、人名以及诗词中谐音双关修辞的英译,通过表格量化对比,最后论证了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学巨中,作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四字句,给这部作品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四字句是一种特殊的短语,在汉语中特别发达,也最能体现汉语的民族特色。对《红楼梦》中运用双项数词的结构、意义及其英译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语言精炼、生动、形象、含蓄,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还能展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产生联想。英语双关语的翻译主要有对等直译法、意译法翻译、注释法以及代换法。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古典名著之一,英译本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片段翻译,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出现全译本,而以“杨译本”、“霍译本”最为完整和详实。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红楼梦>的全英译本有霍克斯译本和杨献益夫妇译本.在有关文化因素翻译的处理上,霍译本主要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而杨译本则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认为,尽管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却实现了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红楼梦》中的双关,探索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指出汉字符号的能指,所指,以及它们的关联——意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文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最权威的英译本出自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前人多认为杨先生的异化策略优于霍克斯的归化策略,也有人认为归化异化应当并重。笔者认为,归化策略更有助于英美读者对这一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鸿篇巨著的理解,相比之下,归化策略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胡适生前面对罕觏之涉红资料——永忠"吊雪芹三绝句"秘而不宣为切入口,重考《红楼梦》在早期传播史上即存在版本"二元论"现象,即初期流布已有《红》系本和《石》系本两种本子:前者为雪芹家传本,题签曰《红楼梦》,以甲辰本、程本为代表;后者为脂砚们圈内传阅本,题签曰《石头记》,以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等脂本为代表。现存《石》系本即所谓脂本,因传播频繁、燕石莫辨、残阙不一而讹误衍夺甚夥,亦有因脂砚们不甚了解《红楼梦》主旨和雪芹命意而自以为是的篡改和歪曲。有鉴于此,以第五回"悲金悼玉"、第二十二回宝黛钗谜诗为中心,以第十八回、二十一回、二十八回等异文为佐证,考辨《红》系本乃雪芹家藏原本,许多异文并非源自脂本,而是自成系统,进而揭橥两系本隔如参商,在钗黛形象塑造方面爱憎迥别,右钗右黛亦轩格不入,论辩雪芹笔锋含蓄蕴藉,虽以一字之褒贬而春秋大义在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评述了《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指出她们虽然一个是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孀妇,一个是“宿孽总因情”的风流女子,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是<红楼梦>的三个最为重要的版本,俗称红楼三脂本.1927年胡适在上海得到甲戌本,1933年胡适在北京得到庚辰本,解放后北京图书馆又收得己卯本.诸本发现之后,胡适、俞平伯、陈仲艺、冯其庸、应必诚等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发现与研究大大地加强了红学的基础,拓展了红学的研究范围.是红学成为20世纪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评述了《红楼梦》里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李纨和秦可卿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指出她们虽然一个是心如“槁木死灰”的年轻孀妇 ,一个是“宿孽总因情”的风流女子 ,但她们却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9.
从叙述学的角度出发,在措辞和视角两方面考察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在体现原作"丰姿"上的特点与得失.通过比较发现,霍译中存在严重扭曲原作叙事角度,无视原作者文体风格的现象;杨译对原作文本亦步亦趋,基本体现了原作的文学特性,但也不乏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其核心是"目的论"。对目的论的评价有褒有贬,在批评的声音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功能派理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通过比较分析《红楼梦》中"护官符"的两种译文对此批评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文学翻译中运用目的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