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去年9月中旬,全国成千上万的读者以希冀的目光,期待着人类第一次征服长江上游的“宽鬼大峡”——虎跳峡的喜讯。全国几十家报刊的记者云集在虎跳峡,手拿照相机,等待着长漂船只闯过“魔鬼大峡”的一瞬。可是,预料中的新闻未发生,预料外的新闻却纷至沓来。——9月12日,洛阳探险队副队长郎宝洛和队员孙志岭乘坐的密封船在漂过中虎跳后,被暗礁恶浪划破打翻,孙志岭葬身江中,郎宝洛被冲到对岸崖缝间,头上是千仞绝壁,能否脱险上岸,尚难预料。9月13日,在营救郎宝洛现场采访的四川《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万明,晚上返回驻地途中不幸被山上的飞石击中,光荣牺牲。他胸前还挂着摔烂的照相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纪事     
中华勇士征服天险60名记者采访“长漂”由工人、干部、科学工作者组成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和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1986年6月在长江源头沱沱河下水。他们历时5个多月,历经千难万险,搏风击浪,闯过250多个险滩,战胜包括地球上最深的“魔鬼大峡”虎跳峡,于11月12日、25日分别到达长江入海口,完成了科学考察,漂流探险任务,征服了这条长6300公里、落差5400米、未被人类征服过的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我们新闻界,有60名记者采访了这一英雄壮  相似文献   

3.
《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新闻照片,获得了1986年全国新闻摄影评选最佳新闻照片奖。照片反映了如下新闻事实:1986年9月10日,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队员雷建生、李勤建首漂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长江金沙江段虎跳峡的主要险关——“上虎跳”获得成功,完成了漂流史上的壮举。去年8月下旬,当我得知中国长江漂流探险健儿已从长江源头漂到虎跳峡时,便和本报的一位文字记  相似文献   

4.
3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解放军报摄影记者江志顺拍摄的《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获1986年全国新闻摄影评选最佳新闻照片奖。同时推出了画面:巍峨的虎跳石矗立江心,狂吼的惊涛拍击礁石,击起冲天巨浪,小轮胎似的密封船载着二名漂流队员,悠悠荡荡,回旋而下,岸边的摄影记者们举着照相机,追盯那眼看要被惊涛吞没的小黑点……,这一惊险壮观的历史画面,把观众带回到了半年多前漂越虎跳峡的脱场。人们或许会问:最佳新闻照片奖的获得者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兴冲冲地闯进了江志顺的家。他中等个儿,油黑的脸膛,略显消瘦的身体。“请客哟,请客哟!”他微微一笑:“不过年不过节,请什么客啊!”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1日开始,三峡水库开始蓄水,现蓄水已达135米的预期高度,人们梦寐以求的“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现端倪。此时,展读《千古三峡》一书,别有一番心情,且浮想连翩。 世界上很多大的峡谷,比如我国的虎跳峡、雅鲁藏布江大峡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大地上,抗击“非典”被作为最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新闻传媒连续地追踪着“非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每一微小变动。面对“非典”——人类前所未闻的疾病难题,自然,医务工作者成为抗击“非典”的先锋。  相似文献   

7.
翟健 《新闻与写作》2005,(11):28-28
《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近日.正式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1986年9月12日,解放军报一版突出位置登载了一幅大型照片《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这幅照片展示的是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队员雷健生、李勤建首漂世界最深的峡谷——长江金沙江段虎跳峡的主要险关——“上虎跳”的动人情景。去年8月下旬,当我得知中国长江漂流探险健儿从长江源头漂到虎跳峡时,便和一名文字记者匆匆从北京日夜兼程赶往虎跳峡。9月7日到达了虎跳峡起点所在地——云南中甸县下桥头区。翌日一早。就钻进了虎跳峡谷,攀援三个多小时的险路,到了“上虎跳”。只见峡岸绝壁峭立,峡里巨石林立,江中惊涛  相似文献   

9.
国际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时代不断调整媒介在新闻生产中的定位,经历了“新闻把关人”——“新闻看门人”——“新闻策展人”三个阶段.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国际主流传统媒体主导的新闻传播方式正逐渐被瓦解,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新闻业从新闻生产过程到新闻内容呈现、受众消费方式,甚至新闻工作者角色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似乎是改革的大潮,推出了一个与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相并列的新品类——深度报道。它被悉心倾听改革“潮声”的广大读者所关注;它被新闻界推举到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上,做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品种,首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接受审议和授奖. 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深度报道已经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人民日报》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连续报道《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答大学生问》引起各界共鸣之后,又推出了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大型报道姊妹篇《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  相似文献   

11.
业内资讯     
简讯《新闻与写作》被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本刊讯(实习生原小瑛)《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继2005年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后,日前,本刊又被正式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是中文期刊文献检索的权威工具之一。该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中现有光线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萨洛蒙博士于1928年创建了“小相机+现有光+不干涉对象”的现代新闻摄影技法。该技法揭示了新闻摄影的本质内涵——新闻摄影是摄影记者运用摄影技术记录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形象进行报道的形象新闻,即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以“第三只眼睛”的姿态在现场抓取“决定性”瞬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3.
“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征服虎跳峡的采访!”尽管这次采访活动已经过去了很久,这样羡慕的语言,仍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刚刚进入新闻队伍,能够采访这一壮举,确实感到幸运,很可能这是我们整个新闻生涯中一段最值得回味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3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解放军报摄影记者江志顺拍摄的《中华健儿勇闯虎跳峡》,获1986年全国新闻摄影评选最佳新闻照片奖,同时推出了画面:巍峨的虎跳石矗立江心,狂吼的惊涛拍击礁石,击起冲天巨浪,小轮胎似的密封船载着二名漂流队员,悠悠荡荡,回旋而下,岸边的摄影记者们举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军事记者》2005,(10):62-62
在我厚厚的剪报本的扉页,贴着一篇被“枪毙”的稿子,稿子上是政委覃汉科用红笔写下的批语——“新闻,用事实说话”。就是这篇被“枪毙”的稿子和那句批语时刻提醒着我,才会有我后来的稿件变成铅字见诸报端,没有一篇虚假新闻。是那篇被“枪毙”的稿子鞭策我走上了我挚爱的新闻路,并将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6.
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传出一个信号:“图文并重,比翼齐飞”这个口号,在深化报纸新闻改革中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会形成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强大冲击波。“图文并重,比翼齐飞”八个字,形象地昭示办报人,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形式,应当象文字报道一样,独立地发挥作用,克服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重文轻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内地最早公开发行的广播电视理论学术期刊之一,该刊20年来发表论文近3000篇,总字数近1600万字,其中大量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和引用。该刊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被誉为新闻传播界“仅威学术期刊”之二,最近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百强文科学报”。1999年9月3日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纪念座谈会,当天一些业界同行,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专家、教授以及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真实反映客观存在,坚持真实报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传播实践提出的思想上的基本规范。但在如今的新闻宣传报道中,却时常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失实新闻,正如梁衡所说:“假新闻年年有,常常有,有的还过关斩将,被推到评奖桌上,甚至有的还在全国新闻评比中获奖。”  相似文献   

19.
孙媛颖 《青年记者》2009,(20):30-31
在新闻叙事中,新闻叙事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的身份以及在新闻叙事中所表达的方式和参与程度,决定着叙事文本的基本特征。对新闻叙事人的研究,即是对“声音”的研究。新闻就是说话——告知信息、发表意见、引导舆论,说什么和怎么说都取决于说话的主体——新闻叙事人。赵毅衡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一文中提到: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5,(4):F002-F002
江志顺,1963年入伍,1971年初调入解放军报社当摄影记,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班.1986年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摄影记”称号.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1991年获得“抗洪救灾优秀摄膨记”称号,同年获首届全国新闻工作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1993年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998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术活动突出贡献奖”.2003年获中宣部授予的“抗非典优秀记”称号。2001年经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批准授予专业技术少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