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分月扇舟蛾是杨树的一种灾害性食叶害虫.经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该虫在松嫩平原地区1年发生3代,以2龄幼虫作白色薄茧在枯枝落叶层或树皮缝内过冬。幼虫4月末5月上旬为害,第1代成虫期在6月中旬;第2氏成虫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第3代成虫期在9月上旬,10月工资上旬幼虫下树在落叶层、树皮缝中过冬。可采用人工灭杀、毒笔阻杀、化学药剂灭杀、释放赤眼蜂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冬天是虫,夏天是萆。它是冬天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里、到夏天长出来的一种真菌。冬天的时候,这种菌钻到蝙蝠蛾幼虫体内,吸收幼虫的营养,萌发菌丝体;到了夏天,幼虫只剩下一层皮,菌丝体开始生长,从虫体内长出一根棒。所以,冬虫夏草的下部像个昆虫,上部像一株小草。也就是说,它外壳是一条虫,里面是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3.
1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我国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几十种增加到几百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境外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国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松瘿小卷蛾在我区普遍发生,其幼虫对落叶松危害极其严重,它主要危害落叶松当年生主梢和主杆新生枝基部的皮层及韧皮部。  相似文献   

5.
柏木白肤小蠹蛾是林业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在成虫的补充营养期危害枝梢,往往将枝梢蛀空,导致柏树的枝梢容易被风吹折;在幼虫期会危害枝、干,从而造成其死亡。柏树的树皮和木质部表面遭受破坏,能够破坏疏导功能,白肤小蠹蛾对全县的柏木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加速柏树的死亡。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必须及时发现林中早期发现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尽快的控制白肤小蠹蛾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ubner),是一种食叶害虫,主要危害落叶松人工林,以幼虫取食叶肉,大发生时,林分呈一片灰白,渐变黄褐色,尤如火烧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带着筒巢在树干、树枝、芽苞附近或叶层下越冬,在此介绍了该虫在佳木斯地区的发生分布、生物学特性以及无公害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7.
青海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1.1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特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是蝙蝠蛾多毛孢(Hirsutellahapial:chenetShen,SP.nov)侵染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ar-moricanusOberthlür)幼虫之后,发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  相似文献   

8.
寻找合理有效防治小菜蛾的方法,试验结果得出: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使用100g/L虫螨晴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防效达到90%以上且无药害现象,防效期在7天以上,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文献资料的89块生物量样地以及在桂中的6块不同龄级样地实测数据,对南方人工林的代表树种--杉木、马尾松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林分树干、地上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枝条、根系生物量在马尾松林分中也随林龄显著增加,但在杉木林中则随林龄的增加逐渐趋向稳定,2种林分叶生物量与林龄的关系不密切.林分生物量的根冠比在杉木林中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马尾松林中二者关系不密切.林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差异表明林龄对于森林植被碳蓄积的准确估算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境激素壬基酚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壬基酚(NP)是一种新确认的环境激素(EH)。为探讨EH对鳞翅目昆虫的性激素作用,用添加N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NP对生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刚孵化家蚕幼虫添毒72 h和120 h的LC50分别为1.1392、1.0695 mmol/kg。添毒NP1.000 mmol/kg以上浓度,家蚕在幼虫期死亡而不能完成世代。从生殖腺系数看,0.500 mmol/kg以下浓度的NP,对家蚕幼虫和蛹的睾丸生长无不良影响(P>0.05);大于0.250 mmol/kg的NP,能显著抑制雄蛾的睾丸生长(P<0.05);小于0.500 mmol/kg的NP,5龄幼虫和24 h龄蛹精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高于0.125 mmol/kg的NP,168h龄蛹和24h龄蛾的精子数量显著少于对照(P<0.01)。高于0.125 mmol/kg的NP,5龄幼虫和蛹的卵细胞生长和发育被抑制(P<0.05),雌蛾造卵数和产出卵数减少(P<0.05),受精率降低(P<0.05)。NP通过抑制家蚕生殖腺的生长和生殖细胞的发育表现雌激素效应。  相似文献   

11.
石岩  边栋 《中国科技信息》2014,(12):150-151
冬虫夏草属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为虫草菌的子座与其寄主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物,是一种名贵的强壮滋补中药。正交试验对其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三个因素对指标影响依次为ACB,即豆粕对指标的影响最大,葡萄糖对指标的影响次之,酵母粉对指标的影响最小,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A2 B4 C4,即豆粕2.0%、酵母粉1.5%、葡萄糖4.0%、KH2PO4 0.3%、MgSO4 0.15%。  相似文献   

12.
柑桔潜叶蛾又称为桔网潜蛾,潜叶虫,分布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危害苗木、幼树的嫩茎、嫩叶,以秋梢受害最重。如不对这一虫害进行防治将会严重影响柑桔的产量,给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柑桔潜叶蛾的习性、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对柑桔潜叶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危害进行阐述,并提出一定防治措施,为业界人士以及桔农的防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22,(23):47-48
<正>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奔赴太空。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地天快递”仅用2小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交会对接历时最短的新纪录。天舟团队自信地表示:“在未来,让航天员们吃上现做的热乎饺子也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14.
吕仲贤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4,10(6):373-376
通过人工接虫、室内试验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取食位置.结果表明幼虫在分散前集中在未抽出的雄穗上取食,分散后主要取食玉米中部的茎和雌穗;喇叭口期以前的幼虫为害虽然造成花叶,但其成活率很低,对玉米影响不大。建议在玉米抗螟性鉴定时应考虑玉米茎和雌、雄穗对幼虫的作用,在防治时采用喇叭口末期集中施药和抽雄期适当去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桂跃 《科技通报》1998,14(2):143-146
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转移规律及防治适期的研究,明确了在心叶末期前90%的幼虫集中在雄穗中,抽穗后才分散转移,大多数幼虫分散到中部和穗部,占总虫数的60%左右.经不同时期防治试验表明,在春、夏、秋玉米连续种植,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在心叶末期防治的基础上,在吐丝期再防治一次,才能有效地减少虫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李梅  罗祥福 《内江科技》2014,35(9):66-66
本文在分析资中县松褐天牛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从幼虫防治、成虫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供水系统摇蚊孳生严重影响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通过观察分析摇蚊的生长生活习性及其在供水系统的迁移与消长特点,揭示了供水系统摇蚊孳生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为预防控制摇蚊孳生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太空育种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开发了高效专一的蚊幼虫微生物杀虫剂,并应用于供水系统摇蚊幼虫的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比较系统地研究开发了多种摇蚊控制应用关键技术,为解决困扰我国供水企业摇蚊孳生的难题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冬虫夏草人工技术措施下的恢复性增长,对确定禁采区、限采区、采集区等提供依据,也对实现其持续开发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本项目建立了冬虫夏草孕育工程技术示范基地1500亩,开展了青海蝙蝠蛾昆虫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蝙蝠蛾昆虫优良品系的选育;筛选出可控释且具有高侵染活性及广谱性的青海冬虫夏草菌菌剂,有效地提升了蝠蛾属昆虫的染菌率和促进蝠蛾幼虫形成虫菌复合体及生长速率;将青海冬虫夏草孕育工程技术体系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集成,促进了青海不同区域冬虫夏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立青海冬虫夏草资源保育及原生态保护示范区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9.
舞毒蛾是世界性重要食叶害虫,主要危害阔叶树和针叶树。此害虫在黑龙江省每年均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舞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防治上分析了5种农药的毒杀幼虫效果,筛选出了2种农药作为防治常用药剂。  相似文献   

20.
天牛是多种林木、果树的重要害虫,由于它的卵、幼虫、蛹都隐蔽在树干内,成虫羽化不整齐,因此防治起来非常困难。驰名中外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因遭受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危害,20世纪90年代仅宁夏就被迫砍伐受害杨树8000多万株,内蒙古2000多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成为当前杨树生产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