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乡愁四韵     
文誚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趣味链接][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余光中诗选…  相似文献   

2.
乡愁     
余光中爷爷是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他的家乡是福建永春。1928年,敬爱的余光中爷爷在南京出生,1949年他随父母迁到香港,第二年到台湾大学外文系学习。1953年,他与覃子豪、钟鼎文等作家创立了“蓝星”诗社。后来他又到美国留学,回到台湾以后先后担任多家大学的教授,现在是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的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等十多种。余光中爷爷常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倾注于他的诗作之中,《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  相似文献   

3.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词,泪透纸背。又有多少游子离人羁旅他乡,梦归故里。那份深沉浓郁,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不绝。且不说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显雏形的《诗经》中的乡愁诗,也不说汉代得到长足发展、唐宋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乡愁诗,单说今天台湾诗人笔下的乡愁诗。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已半个多世纪,两岸同胞至今仍只能隔海相望,咫尺天涯,两地相思,“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乡愁也就成了台湾诗人情有独钟的创作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当我死时》《舟子的悲歌…  相似文献   

4.
冯至是中国现代诗坛上早期重要的抒情诗人,虽然他创作的诗歌数量不多,但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抒情短诗《我是一条小河》就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其意蕴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成名作有《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他一生画过很多自画像,从这些画法和色调迥异的自画像中,可以窥见毕加索画作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毕加索的画作可被分为几个时期: 一、蓝色时期(1901-1904)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这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一种说法认为毕加索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  相似文献   

6.
何唤江 《学语文》2007,(3):34-34
罗门(1928——),原名韩存仁,海南文昌人,曾担任过空军飞行员,台湾现代诗社和蓝星诗社的重要诗人。他在创作和理论方面双管齐下,著有诗集《曙光》、《日月集》、《隐形的椅子》;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等,曾获196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科斯金牌奖”和菲律宾总统“大绶勋章”。他与诗人蓉子被并称为“中国杰出的文学伉俪”。  相似文献   

7.
刘建琼 《湖南教育》2001,(17):48-48
新版初中语文第三册选入的《乡愁》是余光中先生的代表诗作。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位“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然而由于放逐漂泊,使其诗歌常常神游于牵魂梦绕的故园,吟唱出了一首首“岛屿悲歌”。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曾经涌现过一大批诗人,但是从事过十四行诗创作的人却寥若晨星,其中就有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虽然他创作的十四行诗只有二十七首,一个诗集(《十四行集》),但却是冯至先生诗歌创作“第三时期”的主要收获。在思想内容上,它摒弃了诗人早期诗歌抒写“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的低沉情调,表达了注视现实、修炼品行的心愿;在艺术上,诗人较熟练地运用了十四行诗这种西方古老的律诗形式,显示了杰出的艺术才华。探讨冯至先生的十四行诗,不仅对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人们重视的诗人及其作品是必要的,对研究中国现代作家和新诗所受到的西方文学的影响,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小说中糅进了诗的特质,形成小说的诗化倾向,这是小说艺术力量最重要的表现因素,是小说形态的文体特征之一。从小说作者来说,小说无疑是他们表意抒情的凭借。司各特说:“成功的小说家都得是诗人,哪怕他一行诗也没写过。”(司各特:《罗比亚斯·斯摩莱评传》,肖洛霍夫不是诗人,但《静静的顿河》这洋洋洒洒的四部八卷却构成了诗意的艺术世界。诗化倾向构成了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的多重现代性。在叙述基调上与悲歌相呼应,在传神描写上与幻化的象征世界应答。下文将分别论述。 一、命运的悲歌 原南斯拉夫著名的文艺学家米特罗潘认为,契诃夫的诗化小说《草原》带有哀歌的基调。而《静静的顿河》从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悲的世界。肖洛霍夫在“国内战争默示录中……为哥萨克苦艾般的命运痛哭伤神。”因此,悲歌是这部小说总的抒情基调。B·古拉在《〈静静的顿河〉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一书中指出:“作者叙述的调子在许多方面都由小说的卷首  相似文献   

10.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著名诗人,被称为二、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雨巷》使他在诗坛上声名大震,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美称。本文试就《雨巷》所表现的内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可能会有助于对“现代派”诗的认识和理解。从《雨巷》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手法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作为“现代派”的一些重要主张。诗人曾说:“新的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现这情绪的形式”,“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论诗零札》)这反映了诗人的一种倾向和追求。《雨巷》主要表现的是一种情绪、情调。我们知道,诗人曾怀  相似文献   

11.
台湾诗人郑愁予,本名郑文韬.这位被诗人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方.他自幼喜诗,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后,出版三本诗集,特别是在1954年,他曾以“美丽的错误”(即《错误》一诗)名扬台岛.1968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转赴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在美其间又在台湾出版了三部诗集.但他并不因此而随波逐流,1977年他坦然拒绝参加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使人刮目相看.而在五年以后,《阳光诗集》杂志秋季号以读者投票形式重新评出台湾十大诗人,结果十人中有八人与《选集》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选自《余光中诗选》)余光中,台湾诗坛著述最丰的一位学者型诗人,生于南京。1948年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开始发表诗作,次年转入台湾大学外文系,逐渐成为台湾诗坛的重要诗人。著有《舟子的悲歌》(处女作)《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紫荆赋》等十几部诗集。作为一个在台湾成熟的诗人,余光中本来是一…  相似文献   

13.
俞平伯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早在“五四”时期,他就和郭沫若、鲁迅、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一起,积极地投入了新待运动,成为我国新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春水》.他于1922年5月出版的《冬夜》是新诗史上继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之后的第三部新诗集.此后,他于1924年、1925年又先后出版了新诗集《西还》和《忆》.他又是新诗集《雪朝》的八位作者之一.他是新潮社的发起人之一,并担任过该社第一任职员中的书记.他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俞平伯对“五四”文学革命、对现代文学的繁荣、滋长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14.
郑愁予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有人说他的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并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是的,郑愁予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中国现代诗派某些诗人食洋不化的缺点,而能够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从而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而正是其名作《错误》(见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人奠定了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因而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相似文献   

15.
《错误》是台湾“流浪诗人”郑愁予藉以成名的一首爱情诗,意境优美,具有清新淡雅的婉约风格。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带领我们走进他精心营造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先来赏读一下:  相似文献   

16.
<正>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①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总是以卓绝的艺术形式,充满革命的激情,深刻地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的和艺术的轰动效应.受到社会和人民的独钟.在他“献给现实的蟠桃”中,最为鲜亮和厚重的是他的史剧创作.郭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杰出代表.他是以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诗人式的浪漫主义、主情性地表现自我贯穿在他的全部文学创作之中.他说;“广义地来说吧.我写的好些剧本或小说或论述,倒有些确实是诗的.”②他还认为剧是诗的分化.是诗的一个分支.所以他总是以诗写戏,戏也便成了诗.他把早期几个剧本称为“诗剧”并收入诗集,人们把他前期写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和中期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也往在当作诗歌来读,都说明了他始终是以浪漫主义诗人的激情和手法来营造他的历史剧金字塔的.郭老在1946年的一次关于历史剧的讲演中,借《诗经》的赋比兴,把历史剧分为三类.一是准确地再现历史的事实(赋),二是以以历史比喻今天的事实(比),三是依据对历史的兴趣.按照自己的理想、个人的感情进行再创作(兴),并说:“我的《孔雀胆》与《屈原》二剧,就  相似文献   

17.
王统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诗人。他一生抨击黑暗,渴望光明,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是他的思想基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是他所遵循的创作原则。在新文学的园地上,王统照是一个辛勤的园丁。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是“五四”新诗开拓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长诗《毁灭》.在诗坛上发生过重大影响。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在创作上逐渐转向散文。由于他在新文学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先后写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代初,正当“现代派”诗歌风靡一时之际,诗人臧克家带着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登上了诗坛。他的诗主要取材于他所熟悉和热爱的农村生活,刻划了被压迫被奴役的贫苦农民的形象,对他们悲惨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对黑暗的旧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他的诗在内容上具有丰富的血肉,充满真情实感;在艺术上具有朴素严谨的风格。坚持从生活出发写诗,写出“具有一种顶真的生活的意义”的诗,这种特点在选自《烙印》的短诗《老马》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此后,诗人紧跟时代的步伐,置身民族革命战争的激流,生活的视野更加扩大,他的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日益深化,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向“博大雄健”境地前进。写于抗战期间的《春鸟》就是这一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现代派“诗坛首领”的戴望舒,在中国新诗创作的漫长征途上,用他自己和民族所遭受到的重重灾难树立了一座座极富历史意义的里程碑。现代派兴起于30年代,戴望舒的《我底记忆》的发表,成为现代派的起点,在1937-1938年间达到创作的顶峰。戴望舒的新诗创作历程,无论从他的艺术手法,还是思想主题的发掘,抑或创作主张与原则的贯彻,都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探究空间。诗人所经受的苦难人生更对其在新诗发展史上所起到的伟大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情的“天花”,多情的《雨巷》——第一块里程碑的树立灾难既可以吞食一个怨天尤人的弱者,又可以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