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版《辞海》1919页对“食”的注释是: (一)shí①吃。②食物。③俸禄。④吞没。⑤接受。⑥通“蚀”。(二)sì通“饲”,给人吃。(三)yì用于人名。 4325页“箪”字条的复词词目注: 箪食壶浆(食sì)《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箪食瓢饮(食sì)《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对照一下《辞海》两处的注释,就会  相似文献   

2.
“三·一八”烈士墓北京“三·一八”惨案后,为了纪念牺牲的同学,各大学、中学都陆续建立烈士纪念碑,如北京大学的张仲超、黄克仁、李家珍烈士纪念碑;清华大学的韦杰三烈士纪念碑等。然而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坐落在圆明园的“三·一八”烈士墓。这座“三·一八...  相似文献   

3.
短文译注     
曹植①十余岁,善属文②,武帝③谓植日:“汝倩④人耶?”植曰:“言⑤出为论,下笔成章⑥,願当面试,奈何⑦倩人?”——《三国志·魏志》[注释]①曹植:三国魏诗人,宇子建,曹操第三子。②属文:写文章。属:读 zhǔ连缀。③武帝:即魏武帝,也就是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④倩 qiàn:请人  相似文献   

4.
经典解读     
◆注释:①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纤维可以织布。②萧:蒿类植物,即艾蒿。③三秋:三个季度的时间。④艾:多年生草本植物。推荐理由:一读《采葛》,就会让我们想起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或“一日三秋”)。我们在咀嚼成语蕴含的无尽的相思的同时,还可以在诗歌的反复吟咏中去回味那真情的浓郁。当然,这首诗歌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早期的“流行歌曲”的特点。推荐指数:★★★★☆选自《诗经·王风》(一)采葛彼采葛①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②兮一日不见如三秋③兮彼采艾④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①。时李元…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句中“或”为…()(户语气词,不译②副词,“或许”之意③无定代词,译作“有人”①通“惑”,与“欺”同义“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句中“而”为···……()(D而且②如果③你④因而“数署不入2夸池,则负鳖不可胜食也”句中“数”读为··········································……()①sh。②shu。③e。④sh。“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句中“业”意为…()①将②已经③正在④职业“昭工南征而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的修辞方式为 ①用典②夸张③委婉④代称6…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关于《过秦论》一文“而倔起阡陌之中”的“阡陌”和“即关而攻秦”的“叩关”的注释,我总以为欠妥。现提出几点看法,愿与同行们商榷。“教材”对“阡陌”的注释:“本是田间小道,这里指田野”。我认为还是把“阡陌”译为“道路”或“路途”更准确。理由是: 1.《辞源》3257页“阡陌”一词的三个义项分别为:“①田界,也作千百”、“仟伯”。②田间小路。③犹言途径”。174页“仟伯”的义项①则为:“田间小路”。这样看来,“阡陌”的三条义项,都没有离开“路”,而没有“田野”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②云影共徘徊。问渠③那得④清如许⑤,为⑥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①鉴:镜子。②天光:天空的光景。③渠:此处指方塘。④那(na)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⑤如许:如此,这样。⑥为:因为。  相似文献   

8.
子曰:“不患①无位②,患所以立③。不患莫④己知⑤,求⑥为可知也。”[注释]①患:担心。②位:职位。③立:这里指胜任。④莫:没有人。⑤己知:宾语前置,即知己,了解自己。⑥求:谋求。  相似文献   

9.
创业与守成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②曰:“草昧之初③,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徵④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房玄龄:时任丞相。③草昧之初:创业开始阶段。④魏徵:时任谏议大夫。【文言知识】名词带宾语的现象。上文“角力而后臣之”中的“臣之”,就…  相似文献   

10.
一、单项选择胭 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论是() ①美是关系②美是理念 ③美是生活①美是艺术 2.提出“充实之谓美”的是() ①孔子②孟子③老子·④荀子 3.“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提出人是() ①黑格尔②苛勒 ⑧克莱夫·贝尔④荷逛兹 4.下列事物中.属于既经过实践改造.又作为生活环  相似文献   

11.
沧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出处】麻姑①自说云:接待②以来,已见东海③三为桑田④。向⑤到蓬莱⑥,又水浅于往昔约半耳⑦,岂⑧将复为陵陆⑨乎·(晋.葛洪《神仙传.王远》⑩)注释:①麻姑:传说中的神仙。②接待以来: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③东海:古代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第15页有个注释说:“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索绪尔果真是法国人吗?我们先看看几段文字: ①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 “差别创造价值和单位”。(姚殿芬、潘兆明《实用汉语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54页。) ②《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F.de Saussure)王振昆、谢文庆、刘振译《语言学基础》。中央电大出版社。1983年。443页。) ③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刘玲、黄智显、陈秀珠:《<语言学概要>(修订本)使用说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0月。42页。〕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与孔子“仁”学相近理论的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2.中国古代统一的王朝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有()①秦朝②汉朝③北朝④隋朝⑤元朝⑥明朝⑦清朝A.①④⑥B.⑤⑦C.③⑤⑦D.②③④⑤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A.建立政权B.平均分配土地C.男女平等D.发展资本主义4.最早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沙皇俄国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镇压反内战运动制造的惨案有()①“二·七”惨案②“五卅…  相似文献   

14.
迪斯科操     
预备: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第一节头部运动一八:①~④两臂交叉,胸前平屈,埋头,双脚起踵4次。⑤~⑧两臂侧斜下举,五指张开,手心向前,抬头平视,双脚起踵4次。二八、三八、四八同一八。第二节伸展运动一八:①右臂叉腰,左臂肩侧屈、握拳,向左扭胯;②左臂侧平举,五指张开,向右扭胯;③同①;④同②;  相似文献   

15.
〔原文〕余尝①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②,心眼既不专一③,却漫浪④诵读,决⑤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⑥。心既⑦到矣,眼、口岂⑧能不到乎?(选自朱熹《训古学斋规》)〔注释〕①尝:曾经。②子:子通“仔”。③专一:专心一意。④漫  相似文献   

16.
送孟浩然①之②广陵③李白故人④西辞黄鹤楼⑤,烟花⑥三月下扬州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⑧长江天际⑨流。注释:①孟浩然——见《春晓》的作者简介(本刊81年第3期第29页)。②之——去、往。③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④故人——老朋友。⑤西辞黄鹤楼——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兴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楼已拆除,楼前的塔迁至附近的高观山。西辞黄鹤楼,就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133页),将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无为在歧路”写成了“岐路”,笔者认为是排版、校对失误。其理由有3点:一、课本注释“岐路”:岔路,是指分手的路口。查《辞海》《语词分册》岐,读音为qí,释义有4条:①古邑名。②同“歧”。③见“岐疑”。④姓。歧,读qí,释义为叉开。如歧路。引申为歧异,不相同。显然,课本的注释“岔路,是指  相似文献   

18.
卫人嫁子     
卫人嫁其子~①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②,常也;其成居,幸也~③。”其子因私积聚,其姑~④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⑤者倍其所以嫁~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子:这里指女儿。②出:指休弃,被婆家逐回娘家。④成:犹终也。幸:指侥幸。④姑: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⑤反:向返,被赶回来。⑥嫁:指嫁妆。  相似文献   

19.
一、“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挑”应读“tiǎo”。为什么?翻阅《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可查到:挑tiāo:①挑选,挑剔;②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用肩膀支起来搬运;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挑tiǎo:①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②用细长的东西拨;③一种刺绣的方法;④挑拨;挑动。根据课文的注释——“挑”即是“捉”的意思。从这个注释看,选“挑tiāo”这个读音是讲不通的;只有“挑tiǎo”中的“用细长的东西拨”这个注释与“捉”意思相近。二“、用细长的东西拨”就是“捉”吗?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有这样一段捉织的文字“: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  相似文献   

20.
一孔之见     
【拼音】yīkǒngzhījiàn【出处】"持①规②而非矩③,执准④而非绳⑤,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⑥。"(汉·桓宽《盐铁论·相刺》)"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礼记·中庸》)【注释】①持:拿着。②规:圆规。③非矩:否定曲尺。④准:水平仪。⑤非绳:否定墨线。⑥权衡:全面地比较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