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之中的"意念"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意念"训练是一种心理活动,"意念"练习引起并加快生理变化,表现为身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机能能力的变化,这是"意念"的目的所在.它能促进身体健康,通过"意念"练习使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提高,以技巧制敌取胜的应变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
谢远基 《武当》2013,(9):40-42
调息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的太极拳,研究调息与太极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太极拳中使用意念,对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二、调息的本质调息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概念。调息与调身和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调身是调节身体的基本动作使其符合太极拳术的规范,即调准太极拳的拳架。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人静人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那什么叫调  相似文献   

3.
练太极拳套路,从断续到一气呵成无有断续,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动作准确规范熟练,势势之间连接圆活后,一气呵成就要提到练习日程上来了. 生活中一气呵成的事例比比皆是.书法家写一个字是一气呵成,画家构思一幅画图是一气呵成,音乐家弹奏一支乐曲是一气呵成,激烈的百米冲刺是一气呵成,投掷标枪、铁饼是一气呵成,等等.一气呵成有意念上的...  相似文献   

4.
“神意不同处”是印诚大师王培生先生从几十年教练太极拳的丰富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太极要诀,是学好太极拳的指南。何谓“神意不同处”呢?在这里,神是指眼神,意是指意念活动,就是说在太极拳运动中,眼神和意念活动不能同时集中在身体的同一部位上。运动中眼神与意念在身...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武术项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太极拳劲力主要受放松、身体姿势、意念和呼吸等因素的影响。练习太极拳应以劲力为核心,从而提高太极拳的技击对抗、竞技观赏、健身养生等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项目,在新时期传承和发展太极拳的传统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极拳吸收中医整体观念思想,强调意念、呼吸、动作导引相联系,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养生观进行研究,论述中医经络基础理论及相关理论,阐述太极拳运动中的意念、呼吸、动作肌肉变化与中医经络联系,指出太极拳练习中"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以体导气",三者相互联系,密切配合,通过意念的调控,气的吐纳及调息、肌肉运动和动作导引来达到疏通经络,养生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笔者数十年对太极拳的习练探究,要做到周身俱能轻灵,必须掌握这样三点:即,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用守窍之法,拿住丹田练;以喉头发劲,进行呼吸。首先,四肢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人的四肢,在习惯上是自动、直动的。太极拳用的是意,不在外面。这里的意.非意念之谓.乃专指太极的一种特殊打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来自道家,道教哲学和内丹术贯穿其中.从哲学高境界来看,太极拳是德拳(武德高尚),寿拳(延年益寿),谦拳(谦让、谦虚),意拳(意念指导);从武技功夫来看,太极拳是松拳(心松体松),柔拳(柔中寓刚),缓拳(连续缓慢),粘拳(粘住不能脱身).  相似文献   

9.
意念对体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人的意念可以影响人的体能,在我国过去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太极拳”中的“用意不用力”,“寄意于用力”,就是要把意念寄于身体活动之中,而且要用意指挥体能——“以意领气”。近代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训练,不论结合哪种身体活动或哪种身体姿势进行,都必然的要以“意念影响体能”这一根本道理为基点。运动员在激烈运动之后,处于体能恢复阶段时,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一项动静结合的体育运动。习练太极拳必须时刻牢记其要领。初学者先重形后重意,先练好架子,后用意念,为以后进行连贯复杂的动作打好基础,只有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张全亮 《武当》2013,(12):18-21
吴式太极拳的推手(含技击)理论,与其他流派太极拳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1主要理论吴式太极拳的推手理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阴阳相助的理论。太极拳以易理为拳理,以阴阳变化为灵魂。天地间一切事物的生存与变化,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这两方面因素既对立又统一,无阳不生,无阴不长,万事万物都是以阴助阳,以阳助阴,阴阳互助。吴式太极拳的推手或技击,要求式势处处都要体现阴阳相助的理论。诸如前进为阳,但意念要放在后面,以阴助之;后退为阴,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阳助之;左右上下皆然。进攻或化解的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太极拳起式是引导太极拳练习进入意境和状态、由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对于统领太极拳整套套路、保证太极拳质量至关重要。起式动作不准确,套路练习的标准就会降低,质量就会下降,意念的走向和动作的规范性等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象思维"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谈讨太极拳心法的概念、构建模式、构成要素、原理作用以及运用要点,从而挖掘太极拳心理修炼的内涵及方法。主要结论:作为内家拳之一的太极拳,尤其讲究"心法"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体系;心法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心法的构建模式是"意念造型";主要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太极拳心法的原理是"象思维"理论,运用要点是"得意忘形""以意导势""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4.
意:就是在演练时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进行。首先用意念指导全身肌肉骨节自然放松,沉肩垂肘,头顶悬。其次用意念指导意静,聚精会神,不能想别的,更不能开小差。再次用意念指导套路,动作、呼吸协调。只要意念和呼吸协调了,动作就自然协调了。只有把意念放在首要地位,才能练出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劲来。  相似文献   

15.
师平 《健身科学》2012,(12):38-39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运动,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项目的根本区别,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打太极拳时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张开,周身通经活络、血气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打太极拳时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梳理现传各式太极拳的传承沿革指出:太极拳吴式、李式源自杨式,杨式溯源至陈家沟陈长兴;郝式、孙式源自武式,武式溯源至赵堡镇陈清平和源于陈家沟的杨式.陈家沟和赵堡镇相邻,同属河南温县辖地.因此,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随后,凭籍早期太极拳文献说明了:把明代内家拳传人尊奉为始祖的宋之张三峰(丰)说成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属于附会.被视为在张三峰(丰)与后世太极拳传系间,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山右王宗岳,没有实际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周家和 《中华武术》2007,(12):30-31
一、善于用意,合理用力"善于用意,合理用力"是太极拳推手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首要前提,也是太极拳的最大特点。人的动作是由"意"来支配的,意念指导动作,"意动形随"就是这个意思。用意就是注意和练意。在推手过程中,既要始终精神贯注,又要时时注意,思想要放松,"松而不懈",用意适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成都市开展太极拳的状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太极蓉城"2016年成都市第十三届太极拳锦标赛报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太极拳活动开展状况良好,但各地区开展状况成效不一;参赛的主力军是各地区的社区辅导站,代表学校的参赛队伍相对较少;中老年人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女性,青少年参赛人数相对较少;成都市太极拳练习者健身欲望强烈,太极拳习练者选择练习24式和42式太极拳的明显多于其他拳种,随着对太极拳的不断了解和习练,对于太极拳的编排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集体自选太极.针对本次太极拳锦标赛报名情况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今后成都市太极拳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立足于"天人合一"思想,从太极拳的"道"、"德"、"技击"、"养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的统摄.指出"天人合一"思想使太极拳具有了浓厚的哲学内涵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并以"国学"的视角进一步梳理太极拳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复兴中追寻民族文化闪光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太极拳最显著和最引以为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