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藏印是鉴赏印和收藏印的合称。在古籍版本的鉴定中,鉴藏印是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对鉴藏印的研究,古籍的流传情况得到清晰的把握,版本得到准确的鉴定。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的制作和镌刻而发展成为艺术的,因此,"篆刻"和"印章"这两个概念常常在广义上互相包容。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出于章法的需要,会将文字作各种特殊处理,其结果可能和楷字形体相距甚远,这就带来了印文释读上的困难。文章用一些极具典型性的实例,对篆刻用字中的繁体、异体、简化、变体、合文等种种情况分别进行阐释说明,并论述了鉴藏印释文辨析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对目前开展的古籍普查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书、画、印的结合,为中国绘画艺术所独有。在书画上用印,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创造,在东方艺术中颇具特色。印章与书画的结合约发端于唐代,标志着印章从单一的信用凭证实用功能而转向艺术化。后经宋、元两代发展创新,到明清时期,印章艺术已达到了流派崛起的鼎盛时期。 书画鉴藏印在书画上不仅具有持信功用,而且在书画领域里也具有另一种表现形式。鉴藏印的开始使用并无什么目的,但不久人们就发现了这种用印方式对书画作品具有完整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鉴藏家汪启淑所编印谱《安拙窝印寄》海内外仅存3部,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对象,从编者传略、书名来由、文献形态、体例内容、版本著录、序文考录、递藏源流、版本特色、文献价值、印学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证。  相似文献   

4.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溪山雨意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早期重要代表作品,画作体现了黄氏画风及师承,上有多处题跋及多方收藏印。然而长久以来,对于这一馆藏重要作品,缺乏专门、系统的论述,尤其是画卷上某些收藏印及其归属问题尚不明确,著录问题也有混淆之处。本文从全面释读画卷的题跋、铃印、著录等原始资料入手,结合文献考察了此卷的材料且详细梳理了画作的创作、流传及收藏过程,考辨与此画相关的画家、收藏者、鉴赏家,在考证他们之间关系的同时,揭示画作流传顺序;比对真迹与摹本画法、题跋、著录等历史信息,揭示黄公望真迹时代及个人风格,阐述其文物价值,并尝试对摹本画卷进行断代,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再现画卷背后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5.
光绪朝中期,围绕权臣孙毓汶,形成了由张荫桓等朝中要员构成的京师官员书画鉴藏群体.民国时期,《艺林月刊》所连载的孙毓汶与张荫桓"商榷书画"的五十通书信——《孙莱山遗札》,是研究孙毓汶书画鉴藏活动及观念的重要文献.通过考证系年可知,这批信札写于1895年11月至1896年4月间,因甲午战败而引咎致仕的孙毓汶,居于北京城南丞...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无锡博物院(原无锡市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的指导下,从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商店收购了一幅元代大画家倪瓒的山水画《苔痕树影图》。根据作品中的画面诗文,始知该画是倪瓒为其友人江西贵溪正一道徒安素居士汪大椿而作。该绘画内容与笔墨均甚简洁,鉴藏印章较多,但并不见诸明清以来的书画著录。本文在对画面图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相关文献和鉴藏印玺的考辨,认为这些流传有绪的鉴藏印章是抬升该作品价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电脑彩色印前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脑彩色印前技术综述王缉志从电脑字处理、排版到彩色印前处理十几年前,国外的电脑字处理(WordProcessing)技术传入我国,引起一场办公自动化的革命。其实,“办公自动化”一词的含义甚广,现在常常被狭义地理解为字处理。现在,我们写一封公函或二篇文...  相似文献   

8.
清代皇室书画活动在乾隆时臻于鼎盛,乾隆本人博雅崇文、身体力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大型书画著录的编纂,到宫廷画院名家云集、佳作频出,无不显示宫廷内部书画鉴藏、创作活动繁荣昌盛的局面。对此,今人研究成果丰硕,然而对于宫廷之外皇族成员书画创作与鉴藏活动的研究却显得异常薄弱。活跃于乾隆时期的鉴藏家辅国公永璥,即是清代书画史、鉴藏史研究中长期被忽略的人物。本文从考索永璥交游入手,以文献与作品结合,梳理出永璥的交游轮廓与收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永璥的收藏活动和鉴赏水平进行初步探讨。这对研究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皇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焦桂美 《图书馆杂志》2011,(12):92-96,111
孙星衍的善本书目《平津馆鉴藏记书籍》在洪颐煊的帮助下最终完成,然于文中明确标出的洪氏成果仅有27条小注,大部分成果未作标注。洪颐煊为《鉴藏记》所作工作在其《读书丛录》中尚有部分保存。考察发现,《鉴藏记》著录的338部书中至少有91部是经洪氏之手写录而成,洪氏贡献应予肯定。但洪颐煊作为孙星衍的幕僚,受聘于孙星衍,受其委托撰写该书,虽出力颇多,但该书应是按孙星衍的要求编写,体现了孙星衍的学术思想,著作权应该归属孙星衍。  相似文献   

10.
藏书印是篆刻艺术与古籍鉴定收藏流传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藏书印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开发,有助于弘扬我国的藏书文化和汉字文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毛扆校跋本《盐铁论》,是现存各《盐铁论》版本中最善者。该书所钤藏书印都来自藏书大家,如冯知十冯武父子、毛扆、袁又恺等,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对藏书印主的考证还有助于理顺递藏源流,丰富藏书史料,增加图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藏书印蕴藏于浩如烟海的传世藏书当中,是未经发掘的宝贵学术资源,具有版本目录、历史文献、语言文字、篆刻图画等学科价值.广东藏书印是研究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从古籍、古籍图录、古籍影印本、印谱及网络资源对广东藏书印进行搜集.藏书印的整理包括印文释读、材料筛选、数字处理、编写传略、分类编目5个环节.编辑《广东藏书印谱》、出版《广东藏书印书影》和建设广东藏书印数据库是利用广东藏书印的3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宋刻本《古今合璧事类备要》钤有丰富的藏书印,是考察该书递藏源流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南宋以来藏书文化的展现。经对全书藏印进行识别,分类统计藏印共22方,钤印431次,可考证的藏主有四人,分别为曹淇、郑原、汪綖、张元济。从“正统丁巳印”发现汪綖其人及递藏信息,并对曹淇生平进行考证,进而厘清该书的递藏轨迹。通过曹淇与清末藏书家杨继振藏书印的对比,可以彰显曹淇更为开明的藏书理念,在藏书史上理应拥有一席之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15至2016年间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收藏大展"中有一卷传元代钱选《蹴鞠图》,然该图存在颇多疑点。第一,吴湖帆在其所藏《蹴鞠图》拖尾上抄录了明代文徵明的题识,其中人物的特征与画面完全不能吻合。第二,该《蹴鞠图》上收藏印最早为明人,且钱选自题书法和款印均有许多疑点。第三,《蹴鞠图》是否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文化涵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探索历史情境与人物服饰、相貌和活动特征的方法,从宋人较为可信的文献史料出发,结合正史载录,重新还原了画中六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人物关系背后的政治隐喻。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君臣蹴鞠图"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视觉母题之一,历代有不少文人曾为该母题作过题跋和诠释,文中解释了宋代后人对"六人蹴鞠"图式的认识与原作之意的差别。最后,本文对吴湖帆先生收藏该画并加以题识的原意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南开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籍中很多来源于历代著名藏书家,在这些古籍的书页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古代藏书印的内容类型可分为私人藏书印和机构藏书印两大类,其中私人藏书印又可分为记人、记事、记言等三种类型,每类以若干小类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古籍藏书印在版本鉴定和考察古籍递藏源流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全宋诗》第1册所收刘兼《初至郡界》七律诗,前四句为"嘉陵江畔接荣川,两岸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其中"郡印"一词,在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全唐诗》点校排字本第22册上也作"郡印"(见该书第8699页)。按:"郡印"误,应是"郡卬"。"卬"音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出版的《全唐诗》下册上即是"郡卬"。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匕部"卬"字的解释是:"望.欲有所庶及也。""郡卬"即是"郡望"。这诗句中当"郡望"讲的"郡印"不是一般辞书上所说的"郡  相似文献   

16.
杨芬 《图书与情报》2012,(2):141-145,1
古代雕版刻书,书版流传经多次刷印,不同印本间往往会出现文字内容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甚至超过不同版本间的差异。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青邱高季迪先生诗集》为例,考订此书的版印渊源,辨析不同版印各自的版本特征,从而阐发古籍版刻之"同版不同印"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对收藏的爱好数千年从未间断,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收藏盛世的局面一度受挫,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也得到巨大的改善,为人们从事收藏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也顺应潮流而开办鉴藏类节目.除了中央电视台二套<艺术品投资>、<鉴宝>和<寻宝>栏目以外,地方电视台也纷纷举办此类节目.鉴藏类电视节目是在当代收藏热的背景下产生,所以鉴藏活动影响并决定该类电视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18.
2020年,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有了明确指引,但是如何紧扣"加快"二字,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行之有效的策略.本文从"一云多厨房"整体设计的角度,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学习强国")为例,结...  相似文献   

19.
《芝仙书屋图》是清康熙时期众多名士为徐兰所作的一幅在历史上很有影响的画作,参与绘画及题诗者包括王翚、王原祁、岳端、孔尚任等90人,人数之多,画史罕见。此图虽然史有所载,但由于久隐于世,所记错漏颇多,以致对了解作品造成困难。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本文对此图进行全面考证,纠正了史料上的谬误,勾勒出此图的流传鉴藏脉络,梳理出画主徐兰的生平事迹、交游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成图动因与创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考察参与绘制和题诗者,发现徐兰的交游主要以岳端、博尔都、孔尚任等人为中心展开,这对了解和研究清初文人交游、宗室文学兴盛等文化现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16年4月,故宫博物院购藏《旧拓萧思亮墓志》一件,剪裱册,蝴蝶装,凡九开半,每开八行,行九字。半开纵18.9厘米,横8.3厘米。孟昭臣题外签,柯昌泗题内签。李东琪、赵魏、朱铸禹题跋三段,赵楫观款一则。钤"同龢获观""谨庭珍秘""成亲王""赵氏凡夫""妙鉴斋"等鉴藏印十七方。该拓本纸墨沉古,拓工细致,为各期清拓所不及。在《校碑随笔》《增补校碑随笔》《善本碑帖录》《碑帖鉴定》等书中所记该墓志原有考据的基础上,另选"县""惟""君""谍""写""封""材""第""性""屺""古""逾"等字进行比校,大多存字完好,与清拓泐损可谓天壤之别。结合清初《金石文字记》《金石录补》《铁函斋书跋》《大瓢偶笔》等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分析,《旧拓萧思亮墓志》当为明末拓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该墓志出土则在晚明时期,从而验证了朱铸禹先生1979年题跋中委婉提出的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