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碗     
胡宗祥 《收藏》2006,(4):72-72
龙碗以装饰龙的图案而得名。在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少家庭中总会有些龙碗,而藏、蒙民族主要用龙碗拦酥油炒面与喝奶茶。  相似文献   

2.
炮龙节是宾阳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宾阳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宾阳炮龙节形成的原因及历史、炮龙节活动内容、炮龙节事象的文化、炮龙节的功能及意义、炮龙节的当代变迁与保护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湖南省汝城县客家“香火龙”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汝城“香火龙”的文化起源、制作工艺、传承方式、组织形式、仪式过程、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汝城“香火龙”是一种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的民间信仰仪式,仪式所用的主要道具的制作就地取材、工艺精致独特,仪式主要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村落宗族内部传承;龙灯理事会是汝城“香火龙”的组织机构,仪式过程主要包括:起龙、接龙、化龙;汝城“香火龙”具有农耕性、宗族性、规约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板凳龙”是一项具有浙西南当地民族与民俗特点的典型体育活动,起源甚早。每次活动的开展,少则一两百人多则5_~-ffZ,.参与,是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活动典范。文章通过分析背景、追溯历史、研究发展,发掘和整理浙西南民俗体育板凳龙文化,以全面了解“板凳龙”的文化内涵,从而为探索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从历史渊源、炮龙的制作工艺、表演方式和功能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揭示出广西宾阳炮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宾阳炮龙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相应建设性意见,促进宾阳炮龙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考察法等方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广西宾阳芦圩镇舞炮龙制作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舞炮龙文化内涵丰富,制作技术环境温润,舞炮龙制作技术有地方性、传承性、时代发展性和变异性的特点,体现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展现民族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龙舟活动的发展及“龙”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龙舟的“龙”文化特征关于龙舟运动的起源 ,虽然有多种传说和记载 ,各有各的道理 ,但都存在着一个基本问题 ,不管以何种方式起源 ,最后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比赛”而不赛其他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从中华民族原始的图腾崇拜、龙的基本神性说起 ,龙有喜水、好飞、善变 ,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即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 ,被生活在江渎回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祭神 ,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 ,并伴之以香火 ,让其款款享用 ;娱神 ,…  相似文献   

8.
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舞龙运动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造型、舞法、举行节日等都蕴涵着龙文化的象征底蕴。文章结合考古资料、史书记载和实地考察,探究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认为舞龙是龙的传人对龙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宾阳舞炮龙活动与当地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西宾阳以"炮龙节"作为宣传品牌,对当地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炮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动力和平台。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12,(12):122-123
龙黔石,姓龙、属龙、画龙、刻龙和书龙,被称为"五龙先生"。国家一级画家,曾被授予"功勋国画艺术家"称号。现为北京华夏神龙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国际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书画交流中心画家以及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2002年4月5日,  相似文献   

11.
所谓跨境结缘的生肖龙极限片,大体有两种模式:以中国大陆龙图案明信片配港、澳、台发行的生肖龙邮票制成的极限片;或以中国龙图案明信片配外国发行的生肖龙邮票制成的极限片。港、澳、台生肖邮票与大陆生肖邮票同根,均属中华生肖邮票;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作为龙的故乡,大陆则有非常广阔的龙文化图案明信片源,可作生肖龙极限片载体。港、澳、台生肖龙极限片的载源相对要少一些,我们能够购到的港、澳、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而龙文化是我国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内容丰富,底蕴浓厚.舞龙运动作为龙文化传播的物资载体,文章通过建议城市大力开展舞龙运动,弘扬龙文化,把龙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将龙文化和现代文明合理的交融,来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提升城市文化的竞争力,扩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这对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馥君  李峻 《武当》2012,(5):45
古老的武当山有不少龙的神话传说,还有地名图像与艺术装饰。由于历代皇帝尊崇,武当数百石碑和建筑构件上的龙,成为元明清三朝百代石雕龙纹大全。据《均州志》和《太和山志》(即丹江口市和武当山旧志)《道藏》记载,古老的神话《玄帝圣纪》文中说:真武大帝(玄帝)继神农之后"龙变"下降人间净乐园,入武当山修道42年,成功后由五龙(东方青龙、西方白龙、南方赤龙、北方黑龙,中央黄龙)捧托上紫霄峰(即天柱峰)顶,脱下松萝之衣,换好衣冠,乘五龙车驾参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的龙文化进行阐述,并对我国的舞龙运动从民间的祭神、娱神、娱己发展到今天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嬗变历程进行分析。提出龙文化对舞龙运动的深远影响及竞技舞龙运动对龙文化发展的机遇和冲击,并提出舞龙运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之发展及其文化空间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长兴县百叶龙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分析,阐述了长兴百叶龙的起源、技术工艺与表演方法。在传承过程中,由于环境对文化的作用,会使传承和保护工作出现盲区,因此对百叶龙的文化"生境"和"文化价值"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梳理"舞草龙"文化记忆与失忆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失忆的原因,并结合上海松江城镇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推动"舞草龙"文化记忆重构;以"文化失忆与记忆理论"为分析视角,采用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对上海民俗体育"舞草龙"进行个案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舞草龙"文化失忆的原因有异质文化的冲击;都市化、城镇化侵占了"舞草龙"文化的生态空间;"时尚娱乐主义"和"科技产品"占据着市民的休闲时间;教育失范带来的挑战等方面的原因。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学校教育、城镇文化建设以及地区生态建设都将是促成"舞草龙"文化记忆重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运河 《收藏》2001,(1):72-72
在我的众多梳篦藏品中,有一种以龙为素材设计制作的梳子,我称其为“龙梳”。今年适逢千禧龙年,当把这些材质不同、大小各异的“龙梳”归放在一块仔细观赏把玩时,别有一番妙趣。  相似文献   

18.
张丽 《收藏》2015,(5):66-73
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誉。较完好的大型龙壁,就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和九龙壁共15座之多。其中,一龙壁10座,三龙壁1座,五龙壁3座,九龙壁1座。它们分别建于王公府邸、寺观与文庙门前,一是在视线和声音上起到屏障院落的作用,二是用来烘托整个建筑群的华贵、威严和神圣的气概。龙壁也是影壁的一种,门内为"隐"、门外为"避",因此又称影墙或照壁。大同龙壁展示了大同独特的龙壁文化。  相似文献   

19.
刍议龙文化与舞龙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文化和舞龙运动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通过对龙文化和舞龙活动的文化解析,为现代舞龙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耕生 《收藏》2012,(1):16-19
正龙年即至,公历2012年在中国农历纪年中为壬辰年。龙年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年份。很多家庭希望在龙年能添子增孙,足见国人对龙的特殊情感。自古以来,龙乃中华民族崇拜的神异灵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又是吉祥的象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并非现实生活及自然界中具体的动物形象,而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