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毫不客气地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好坏又直接受到生活习惯好坏的制约。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一生受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把小事、琐事做好做细,养成自己事自己完成,该我做的事认真去做的好行为、好习惯。1.1从“玩…  相似文献   

2.
曹阳 《中国德育》2005,(4):19-20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发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  相似文献   

3.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一、循序渐进中力求学校全面育人《小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应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本文归纳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吴军民 《教育艺术》2009,(12):59-59
教育实际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把这两种习惯培养好了,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里我想作为学校领导也应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反思就应该成为我们领导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就是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幸福中心学校设在黑河市内.生源既有幸福乡各村的孩子.又有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我校养成教育突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 :“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 ,诸如热爱国家 ,关心他人的习惯 ,勤劳操作的习惯 ,求实研索的习惯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对于适应竞争的社会、法治的社会、高科技的社会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提高认识 ,掌握规律 ,提高养成教育的科学性1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说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又曰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  相似文献   

1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习惯的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体现。多年来,山西省盂县第二实验小学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入手,立足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小习惯,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知行合一的大文章,一步一步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推向深入,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1.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习惯的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体现。多年来,山西省盂县第二实验小学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入手,立足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等小习惯,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知行合一的大文章,一步一步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推向深入,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习惯,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经过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最终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习惯。〈br〉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单设初级中学,地理位置偏僻,学生中有半数为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失依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生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教育较少,行为习惯较差。近年来,我校借力重庆市“领雁工程”,在专家的引领下,致力于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显著改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人生是一本书,文明是第一页,养成是第一行。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其特点是从小事着眼,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学习态度抓起,达到矫正行为,塑造思想,养成良好品行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的养成教育就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背景下,幼儿园管理教育改革工作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上。而幼儿时期,绝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期。因此,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对养成教育提高重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其意义、原则和方法,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养成教育的意义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探索的习惯等等”, “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也强调过,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家庭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开学伊始,威海市千山路小学开展系列始业教育,即:"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节俭习惯"的培养为主的养成教育。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在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讲道理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  相似文献   

20.
试谈小语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淮北市吴山口小学张诚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听说习惯、写字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写作习惯等。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决定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不仅对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