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家庭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日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体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家庭和谐为中心、追求公平和公正、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等理念极好地顺应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家庭体育与和谐社会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它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家庭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追求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公平观的建立.其教育利于社会安定有序局面的控制,其文化倡导社会的诚信友爱.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的社会公正观包括权利公正观、发展共享观、文化公平观、社会均衡观、外交公正观等丰富内容。它符合中外历史公正观的逻辑发展,与社会制度发展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继承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个方面中体现出来的公正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凸显,是化解社会发展失衡的需要,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驱动,是"圆梦"中华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抓住现实的重点与难点,不断寻找助推社会公正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建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是在建构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和学生观的基础上,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建构的,而非客观存在;学生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而非本质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以"关系"为中心,在积极的"关系"中建构积极的意义,而非以"问题"为中心;积极的人格与积极的环境,是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让学生积极认知自我,积极认知环境,积极适应环境,积极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4.
香港中文大学教师周保松在《走进生命的学问》里强调教育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教导学生活出丰盛幸福的人生;二是教导学生共同建设公正社会。在大学教育中,依托品牌化文化活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真正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宗旨,是医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公正观是人们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其表现形式是人们用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来衡量社会的公平正义。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维角度,梳理和剖析老子思想中的社会公正观,可以得出老子的社会公正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道"为实现社会公正的本体依据;以"自然"为社会公正的客观标准;以"无为"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方法;以"天下将自正"为社会公正的价值取向,最终以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的公正观教育很有必要。大学生公正观教育需要多方面齐抓共管,要形成社会、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的合力。社会应该努力营造公正的氛围,学校要发挥在公正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应通过自我教育确立正确的公正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残疾人教育公平与公正是社会公正中的应有之义,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社会公正观视域下实现对残疾人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应进一步提高对残疾人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实质性地实现对残疾人教育的增权、有效地平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政治观.即指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政治观教育是指特定的政治系统(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认知,从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品德和政治行为。政治观教育又叫政治社会化。政治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政治观教育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还是对于推动社会的政治改革和政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高职教育有借鉴之处.通过简要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现的主要观点,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师生平等关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古今中外的教育都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信息和教育技术四个要素构成,现代教育的要素并没有增加,而是各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微观上看,现代教学结构中"人技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处于主导地位,以"人技关系"为依据划分教学结构,可以分为以教育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育技术为中心三种;现代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技术环境,其"主要矛盾"是"人机关系",以技术环境为依据可分为视听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四种。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群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新、建设现代文化;重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树立培养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统一的政策执行理念,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几百年来,笛卡尔理性主义知识观塑造了一种离身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在教育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数字时代正在催生一种具身的学习文化,试图修正"笛卡尔的错误"。本文基于既有文献,在对具身型学习文化之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这种具身型学习文化的创建,需要把以"概念化"、"重置"和"构造"为关键词的认知的具身观点作为心理学基础,以具身的技术构造双向建构的学习环境,并确立具身的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唯有如此,才能打造一个人与技术和谐共处的数字时代之诗意栖居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变革与哲学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要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哲学理念,受哲学观的引导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观的变迁体现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哲学精神的向往、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为此,应追溯哲学与课程的历史渊源,探讨哲学对课程生存与发展之意义与价值;阐释学科中心课程观、儿童中心课程观以及社会中心课程观三种有代表性的课程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哲学理念,使哲学思想在具体课程领域的体现得以明晰化。  相似文献   

14.
周小李 《教育研究》2021,42(6):149-159
互联网作为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对当今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影响.苏格拉底文字观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早有关媒介的教育哲思,相关研究为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梳理国内外有关苏格拉底文字观的教育学解释,发现同时存在认同与批判两种观点.以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为方法论指引,"初始视域"中的苏格拉底文字观可以被理解为"好的书写",其所表达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文字书写之道德目标而非科学远景的关切;而在"当前视域"中,"好的书写"则可被理解为教育技术伦理,蕴含着苏格拉底对于教育技术与人、教育技术与社会之关系的伦理追问.基于上述理解,针对当今时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进一步阐释包括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界线、对逐利资本的警惕以及对学习者利益的坚守.受苏格拉底"爱智者"的启发,培育数字公民,实现教育与网络信息社会的良性互动是网络时代教育应对技术变迁社会各种伦理问题的有益之举,也是新时代教育引领社会良性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主流治理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没有政府的治理",还是以国家为中心的"回归国家学派",都无法有效解释并回应"中国之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中国之治"是由系列问题导向的治理实践所构成,治理贫困的过程凸显了作为领导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弱势群体的关照,"双减"新政则是中央顶层设计在节制资本中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脱贫"和教育"双减"新政的治理实践表明,中国之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这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没有政府的治理"和"回归国家学派"在实践中都难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以人民为中心善治 目标的实现只能依赖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型政党,而领导型政党的治理智慧和治理能力与中华优秀政治文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与价值观,教育适应社会、引领社会与改造社会,教育的传承、创新与超越,教育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与"授人养鱼"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社会的首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促进社会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而且是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同时,教育又是培育公民的公平意识和正义毒,实现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文化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育公正是朝向社会公正迈进的不可缺少的"王牌".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招生优先保障工农子女受教育权利,强调对考生的政治质量的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高校招生强调效率优先、择优录取,高考政策的公平性更多体现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程序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公平公正成为我国高校招生的首要价值导向,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基础上多渠道促进实质公平,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偿。高考政策公平性的价值变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党和国家的政治策略和政治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新时期的高考改革应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共享发展为导向促进学生入学机会的城乡、区域公平,构建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保障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19.
观念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职业院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教育理念是观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教师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教师践行新型教育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观、创新创业的教育价值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竞争力;树立以生立教的教学观、以身立教的教师观和职业本位的课程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文化力;树立创新驱动、引领教学的科研观,着力提升教师文化的创新力,进而实现社会发展需求国际竞争要求和社会对人才渴求。  相似文献   

20.
更新高等教育的五个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即将步入新的世纪,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智力资本要素的高等教育,要面向21世纪,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以适应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教育观念是对教育观象的认识,即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它包括了发展观、价值观、人才观、学习观及功能观等方面。高等教育观念,既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关系的反映,也是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即培养人才规律的认识和体现。高等教育观念内蕴着人们对教育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