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问题的缘起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从技术操作层面的改革到价值观念领域的省思 ,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等单项教学改革到整体性的教学实验 ,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 ,综观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 ,事实又使我们不得不承认 ,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在整体上仍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性的转换 ,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实质上的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行为仍具有一种超常的稳定性 ,学生的学习缺乏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面对这一略显尴尬的困惑与现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学…  相似文献   

2.
悟道明心,转识成智,善待生命,普渡众生,这是佛家的智慧;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这是道家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而思,则智如江河不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儒家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转识成智"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知识进行转化生成教学智慧的过程。教师的"转识成智"有其内在、理论和现实上的必要性。"转识成智"理论为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即理论之识转为选择之智,实践之识转为化雨之智,借鉴之识转为创造之智。  相似文献   

4.
深掘了庞朴先生《重新评价公孙龙》一文背后隐含的智慧基础。展示出庞朴先生的国学大师风貌。作者认为,从生活实际出发,是庞朴先生哲学思维不断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转识成智"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取向,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转识成智"的有效路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智慧范型的教育,引导未来教师在建构式学习中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培育其理论智慧;二是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时空与有效的实践指导,努力将他们置身于未来将要面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进行实际操练,培育其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竞争作为现代性观念内涵的揭示,进而把竞争分为社会层面和个体的层面来进行分析。竞争作而一个逐渐形成的具有传统意味的观念,对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深掘了庞朴先生<重新评价公孙龙>一文背后隐含的智慧基础.展示出庞朴先生的国学大师风貌.作者认为,从生活实际出发,是庞朴先生哲学思维不断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当下,智慧教育是一个热词,但对何谓智慧教育并未形成共识。实际上,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至少包含着目的、过程与方式三个维度。而从这三维来看,智慧教育就会呈现出多个面向与内涵:从目的来看,智慧教育是培育人的智慧的教育;从过程来看,智慧教育是转识成智的教育;从方式来看,智慧教育是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融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明要发展,哲学需先行。量子力学的进步,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哲学家的思考。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从“知识就是力量”走向“思维就是力量”。在这个“转识成智”的时代,给我们带来力量的思维首先是量子思维。科技越发展,伦理越重要;包括科技伦理学在内的应用伦理学,不应是现成的现代道德原则在具体领域的推广应用,而应是与当代生活世界巨大变迁相应的新的伦理学。在科技时代做伦理学,除了日常经验之外,科学实验也是重要的源头。应用伦理学及一般的伦理学思考有必要正视科学实验的成果,而虚拟现实、大数据、合成生物、计算机建模、知识图谱,甚至元宇宙,都已经或可能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或新视角。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关注人,思考人类如何在超越自身局限和地球局限的同时,成为拥有无限关怀的宇宙物种,这正是面向未来的科技伦理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
“综合探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学科大概念的知识增效是“综”字的基本意蕴,基于学科逻辑的情境使用是“合”字的内在要求,基于生活关切的活动开展是“探”字的行动方略,基于课程目标的素养培育是“究”字的实践旨归。思政课教师需要在“综”“合”“探”“究”四个方面着力,更好发挥《逻辑与思维》教材“综合探究”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转识成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的道德教育中,"转识成智"成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构成了道德教育的第一层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智慧须向现实生活回归,指导人生存在的不同境界,才能克服其抽象的形而上学性,"由智化境"构成道德教育的第二层面。由此,道德教育的价值趋向呈现为"转识成智"与"由智化境"的二维镜像,把形而上的超越性与主体存在的现实性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知行合一、智慧与境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以智慧型创新人才为主流的社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智慧。因此,"转识成智"成了课程与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实现"知识人"到"智慧人"的转变;释放人的天性,实现个体精神自由;是当代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实现课程与教学中的"转识成智",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的个体认知经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斌  张林海 《教学月刊》2022,(11):13-18
转识成智是超越了知识表象,经由知识的运用、贯通和创新后生长的智慧。转识成智教育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鲜活的生活、生产实践,用大单元思维统整知识结构,构建“问题·体悟·想象”的三维立体路径,引领学生进行充满好奇、追本溯源的探索学习。简谐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和谐的机械振动,当师生以大单元串链的方式去揭秘其间的奥妙时,将看到其晶莹剔透的光华,彻悟其美轮美奂的结构,实现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转识成智的教育是超越知识本位、培育智慧主体的教育,“减负·增效·提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在模型建构、科学推理中,由表及里溯源追问、由浅入深探究挖掘、由点到面拓宽展开,让学生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深度学习中,不断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而在突出重点、巧释疑点、破解难点中化知为能、转识成智.  相似文献   

16.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地球,我们们共有的唯一家园。请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吧!  相似文献   

17.
知识的哲理化教学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知识教学手段,即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借用诗意的语言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获得人生智慧的启迪。人们之所以能够对知识进行哲理化教学,乃是因为很多知识本身就内蕴着丰富的哲理;此外,师生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地赋予知识相应的哲理意涵。对学科知识进行适时、适量的哲理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推动哲学教育在我国的及早普及,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意义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教师应精选典例知识,萃取哲理精华;营造哲思气氛,释放童心童慧;巧用哲理元素,润泽教学环节;慧化学科测试,落实以考促学。  相似文献   

18.
"转识成智"在哲学领域集中了知识与智慧的探讨,但仅有知识的传授已不能充分诠释教育的本质.养成智慧,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转识成智"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对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也是如此.唯有在道德知识的基础上生成道德智慧,才能实现德育提升人格魅力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朱熹理学及其喻象与转识成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理学玄奥之至 ,却能“化民成俗”且历代不衰 ,影响久远 ,皆得益于他善于借“物指”和“意象”去宣示哲理。本文仅以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物喻”和“诗象”为例 ,以凸现和表征“转识成智”即化理性和经验为智慧、“化性起伪”、化理性为德性和德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