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对名词的空间义与其他意义类型进行区分这个立足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汉语名词在主宾语位置上表达属性义时的形式与语义上的特点。文章认为,此时指"个"接近指"类"用法的个体量词,正是实体名词不指称实体而指称实体的"属性"事物的形式标记。并认为现代汉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存在一个从主宾语位置,再到定语位置、谓语位置、再到"‘很’类副词+N"格式、状语位置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中的每一步,名词的指称功能在逐步消弱,名词的空间义在逐步消失,与形容词、区别词逐步接近,但名词表属性义时一定程度上还残留些空间义与弱指称功能,同时还具有主观性与模糊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逻辑学、分析哲学和现代语言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认为:动词、形容词等谓词与名词一样,都是既有内涵义又有外延义的,在具体的话语中都可以有指称义,指称外界的事件或事态;在具体话语中有指称义的成分必然同时也具有内涵义。对于谓词的指称特性本文进行必要的论证与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对名词的空间义与其他意义类型进行区分的立足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汉语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讨论了名词在定语位置、谓语位置、“‘很’类副词+N”格式时,所分别陈述或指称属性意义时的各自形式与语义上的特点。认为现代汉名词对属性义的表达,存在一个从定语位置到谓语位置、然后再到“‘很’类副词+N”格式、状语位置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与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4.
修辞构式中,名词的复现属于非常规性复现。前位名词与后位名词同形异质。名词之所以能够复现是因为构式和语境为其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根本原因是在于构式中提取使用了名词的属性义。名词复现可以突出表述重点,表达主观评价,也可以强化关联,补偿表义。修辞构式中的名词复现体现了名词的自足性。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随着话语学的兴起,语义研究的范围扩大了,涉猎了话语义或语用义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话语义同语言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方面的讨论好像还不多。修辞活动是从语言系统中选取词语、句子,因此必须首先就语言层面弄清有关词语的词义,有关句子的句义,修辞活动又是在话语中进行的,离开话语就无所谓修辞,而话语显现的是话语义。因此,修辞研究必须要思考话语义和语言义的关系问题。本文就语言义的一般性和话语义的具体性、语言义的稳固(固定)性和话语义的临时性这两个方面,从对比中说明话语义同语言义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学习或欣赏艺术性的语言,除了词的逻辑概念义、语法义外,还要注意词的修辞义,研 究修辞也必然要分析到词的修辞义。语言的艺术性越强,词义的色彩越浓,修辞义越丰 富。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汉语名词加数量词的角度,分析名词在进入句子层面以后所表达的指称信息变化,认为汉语的名词在个指亭物方面,有一类总不能以光杆形式存在,而必加数量信息词语的名词,它们总是专门表达对事物的个体指称.这种指称形式的出现,形成了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个新类别“个体化事物”名词,它们总表示“个体化”的事物意义,总指称个体化的事物.这样在名词内部,形成了对事物指称的三种分工;这种分工,形成了现代汉语名词的三大范畴:普通名词、类别义名词、个体化事物名词.其中类别义名词与个体化事物名词构成了现代汉语名词的一对对立的语义语法范畴,而普通名词居于其中.  相似文献   

8.
修辞中,很多辞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提取使用了词语的属性义。构式压制和句法规约、社会群体成员的共识、认知加工上的突显与抑制机制等为词语属性义的提取使用提供了条件。语义和句法相互作用,属性义在使用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属性义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为修辞的深层合法性提供了解释。修辞研究中应加强知识本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现代汉语名词加数量词的角度。分析了名词进入句子层面以后所表达的指称信息变化,认为现代汉语里有一类不能直接加数量词的名词存在.它们直接以词汇形式出现来类指事物;这种指称手段的出现。形成了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个新类别:类别义名词。表示对事物的类指与用于对事物的分类是它的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名词的语义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修辞性质的副名组合中影响名词裂变为形容词的相关因素——使用频率、名词活用的自由度及名词性状义的类型,目的是探求在特定语法格式的诱发下名形词类转变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1.
词性作为词的语法属性,是由词的词汇意义决定的,或者说词性蕴涵在词汇意义之中,是词汇意义的语法属性蕴涵义。从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角度来看,一个句子的句法结构是由句中谓词的意义决定的,谓词的意义决定谓词论元的句法表现,也就是说,谓词的词汇意义蕴涵着该词的配价功能等句法个性,而句法个性实质上是谓词词汇意义的语法功能蕴涵义,因为配价的实质是语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中的3500个字的理据属性测查结果,对现代汉字的表义构件的表义性进行分析归类。将现代汉字表义构件的表义度分为:相同、相类、相关3类。认为,现代汉字仍然存在大量的表义构件,但它们的表义性却相当复杂。因此,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对汉字表意性的讲解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一般评价活动真义多元性内涵的规定不适合个体自我评价活动,具体到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多元性应该另有其内涵: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而非不同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同一属性所产生真义的多元性。个体自我评价活动中真义的双重性质和时间性质使真义呈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词义发展的转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词义发展的原因,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转喻、隐喻)由一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发展现象进行转喻解释,并讨论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同语句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压缩而成的判断句。同语句以其特定的格式将同一词语反复使用,以强调这一词语的指称义和附加属性义;语义重心偏移,是同语句语用功能实现的根本机制。同语句有着丰富的语用含义。量原则的逆用、语境的制约、信息焦点的变化构成同语句语用含义生成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16.
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产生了与原生态相异的"衍生态"并依此重获了生命力。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态"衍生之源,与其公共文化属性传播不无相关。以公共文化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传播后源生的意义由解码过程决定,由于该解码环节发生于接受者对文化原义部分认同、部分对抗的协商立场中,最终产生的将是一种经过修整的意义。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传播后发生意义变迁进而产生"衍生态"成为了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7.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型范畴理论审视词义的扩大与缩小,词义的扩大与缩小,单个词例的纵向发展以及整体现象的横向扩充,都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语义范畴;模糊性是它的客观属性。  相似文献   

18.
《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史记》为语料,采取统计出现频率的办法,对动词作状语作定量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能充当状语的动词有不及物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及物动作动词、及物性质动词四类;动词作状语其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原因、时间等;其语义指向主要是指向主语或兼语,极少指向谓语和宾语;动词状语与谓语以直接结合为主,以用连词"而"或"以"连接为辅;动词作状语与动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双音复合词作为词汇研究的重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母下的双音复合词为研究材料,以偏正式和联合式双音复合词作为研究重点,比较两种构词方式的特点。把"名+名"形式的偏正式双音复合词分为表领属和属性两种语义关系,并对双音复合词的语素义和词义进行分析,得出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