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关,原是文学上的一种修辞方法。即借用语音或语义具有双重意义,起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用。例如,刘禹锡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借言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小小说时,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件常见的平淡普通的事,经过作家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面目往往为之一新,能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有时看了前半部分,作品还是一潭平静的湖水,快到结尾时,忽然奇峰突起,犹如一颗石子投进湖里,掀起读者感情的狂澜,这其中就是运用了突变手法。所谓突变,是指情节和人物发展过程中突然转折和变化。在小小说创作中,许多高明的作者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常常用突变手法作为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泥活》(《小说界》1983.1.)写  相似文献   

3.
双关语在写文章用词造句中是常用的。这种双关语表面上说的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读起来幽默、风趣、生动。最近我去了一趟四川奉节的白帝城,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竹枝词碑廊中,重读了他流放巴楚间写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这是一首情歌,第三四句写的是天气的阴晴,说它没“晴”吧,还有“晴”,而实际是表达人的情感,说他没“情”还有“情”,真是一语双关,妙趣横生。 从这首竹枝词我想到了漫画的创作。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发挥电视纪实传播的特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出了一批客观性、思想性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的纪实风格新闻专题节目。本文拟从选题和同期声运用两方面,简单谈谈新闻专题片纪实的手法运用中的得与失。就选题而言,纪实风格的新闻专题片集中报道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5.
李佳仁  徐颖 《记者摇篮》2005,(10):45-46
先解释定义不如先举实例:《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位女硕士毕业后丈夫自愿去西藏工作。这条简短的消息末尾.还报道了女硕士说的一句话:“或许我们在那里干不了一辈子,但是我希望那里有我们流动的生命。”这是说女硕士要去西藏工作,但不一定干得很长。最后这句话,使女硕士的行为更加可信,也给她将来可能自西藏返回留有回旋的余地(避免了新闻报道常常加在先进人物身上的压力),实际上也是报纸给自己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6.
丁章霞 《大观周刊》2012,(13):121-121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在陆军航空兵2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对陆军航空兵组建2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进行了深入宣传。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的半个多月里,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体均在报刊显著位置、广播电视黄金时段、网页重要栏目连续刊播各类新闻1230余篇,总发稿量超过了130余万字,形成了宣传强势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对照互相比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用强烈的对比描述了过去社会的不公。文字报道用翔实的事实与数字作古今、新旧对比,不但使人看到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而且还增强可信性。新闻摄影是通过可视形象报道新闻,它具有鲜明、生动、眼见为实的特点,因此,对比手法在新闻摄影中运用能增强感染力、可读性,有时还能发挥动员社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特写作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新闻形式,它通过抓拍生动的形象,利用现场高潮迭起的真实情景来展现新闻事件,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采写电视新闻特写,使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形式得到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11.
电视画面作为一种镜头语言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因此,适用于文字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同样适用于镜头语言。在一些电视专题节目中,排比式、比喻式镜头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电视新闻作为对具体新闻事件的报道,其画面语言的表达应该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实际样态作直观展现,似乎与语言的修辞手法无法搭界,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付岩 《声屏世界》2007,(6):46-47
电视语言是由“声画字”共同构成其表意系统的,是整体传达“视听读”的平面思维。电视纪录片就是根据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法来纪录一段生活流程,来展示生活的原貌,让受众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又以另样的角度来审视生活。因此,电视纪录片必须遵循纪实的叙事原则,同时不排除艺术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即景手法是记者对眼前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人物、事物、景物场面进行细致的拍摄、现场采访、描绘和刻画的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组合成篇的一种新闻报道手法,称即景新闻。初步划分为特写式即景新闻、速写式即景新闻和谈话式即景新闻。运用这些手法,能使新闻报道更生动、更活泼、更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新闻要吸引人,善于借鉴和运用一些文学创作手法非常有效,如悬念的运用。 一、巧设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一篇好新闻,不仅要善于选择事实,而且要善于排列事实。作者把有一定异常性的事实在报道的节骨眼处,先来个提示或暗示,而将原因、详情暂时隐藏起来,在读者中设下疑团——即我们说的悬念,诱发读者的探求欲望,直到缘由、实情一一抖出,不但能使读者产生阅读快感,同时也可生发作品的深刻意蕴和弦外之音。这样做,显然是符合读者的心理诉求的,也能更好地发挥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半年多以来,杭州日报遵照市委的指示,连续报道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里扶正祛邪的生动事例,指名道姓地揭露、批评了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歪风邪气,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报敢于碰硬,对制止建房分房歪风、制止违章建筑和拔“钉子户”、制止乱涨价乱摊派歪  相似文献   

16.
漫画是具有哲理性、幽默性及讽刺性的绘画方式,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学生对它特别感兴趣。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地理课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就如何运用漫画,发挥其在地理课堂上的教学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河南省夏邑县谭老汉的两个儿子家里,不断发生投毒、纵火案件,弄得坐卧不宁,终日惶惶不安.经侦破,原来是有嫉妒心的三儿媳作的案.而她的作案手段,竟是从一本杂志上学来的.那本杂志在报道一个案件时,把投毒、纵火的作案方法写得很具体,三儿媳原原本本地学来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说明,新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钉是钉,铆是铆,对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减小,否则与新闻是相悖相克的。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能不能运用夸张手法呢? 这,也是当前新闻工作者在探讨新闻写作技巧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但,事实胜于雄辨。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有过这样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对比在文学刨作、电影艺术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比如,电影《人生》巧珍“结婚”这场戏,表面欢乐的气氛越是渲染得厉害,越是衬托出人物的悲痛心情。《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能调动起人们心中的激情,其中不少也得力于那些今昔、明暗、悲喜交错的对比镜头。新闻写作是否也可借鉴呢?应该说是可以的。请看:合众国际社记者迈克尔·罗斯,去年3月发的一篇有关上海业余作曲者金苗岭的报道,全文不长,只有几百字,然而,记者始终在正反两面不同的文字色彩中来揭示人物的思想、作风与品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