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们在充满颜色的环境中生存,对色彩有着极其敏锐的感觉。仅对色调人们凭肉眼就可以分辨出一万七千多种。而色彩对人们的感觉又有特殊的影响作用,与人民的思想、性格、爱好、食欲乃至健康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色的感觉与人们的内心观念、情绪、想象、习惯连在一起,能发生种种不同意味的感情(即色彩具有表情象征),例如白色,使人感到高雅、神圣、朴素、善良……;而黑色,却象征黑暗、阴森、寂寞、恐怖、严肃。由于以上原因,文学家也同画家画画一样,在自己创作的描写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中,都十分注意色彩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体现着作者的精巧构思,对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通过自然景物描写,烘托气氛。《药》的开头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代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一方面暗示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结尾坟场荒凉、死寂的景象,造成一种悲凉氛围,烘托出革命者死后的寂寞凄凉。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写小说是"玩"语言,其实写作文同样是"玩"语言。美术家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画盘中的7色颜料;音乐象塑造人物形象,靠的是键盘上的7个音符;作家则是靠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叙事文章写得生动形象不容易,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细节描写。本文论述了细节的内涵、特点、种类和作用,通过许多例子说明细节描写对于叙事作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在写作教学中,应精要地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欣赏、体味,启发学生悟出这些各具风格的细节描写的要领并指导学生描写细节。一般来说,文章细节的特征可归纳为“三性”,即真实性、特异性和可感性。真实是细节的生命,是细节描写的前提,但这细节的真实又取决于整个文章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细节时,要体味作者从此角度此方位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如《梁生  相似文献   

7.
“至情乃至美”是当下应当引为重视的文艺理论命题.本文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剖析了情在层面性上的三种形态:浅情、至情、矫情.同时就至情的重要性、矫情的危害性以及至情产生的条件等问题做了较为概括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细节描写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教学内容或重要的教学存在。孙绍振教授曾说过,“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已经使短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整个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作为文学教师就应该具备一种分析关键细节蕴含的潜在意味的能力。对细节麻木不仁,是不称职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细节描写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教学内容。孙绍振说:“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已经使短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整个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具备一种分析关键细节蕴涵的潜在意味的能力。对细节麻木不仁,  相似文献   

10.
本从细节描写与学作品感染力的关系入题,论述了细节的内涵,细节与学作品特征的联系,并结合分析一些典型,新颖的学作品,着重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有效地增强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适用年级】四年级。【教学思路】本次教学以习作片段《刘老师的茶杯》导入,通过对习作范例的深入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习作往往都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的。继而结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讲述,通过具体的情节再现,引导学生在观察、品读、感受、体验、模仿表达、反思评议等教学环节中感受细节、捕捉细节、再现细节,从而认识到"关注细节"的一般方法要领,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一、品读片段,走近老师1.师: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  相似文献   

12.
所谓"暗示",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间接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文学作品中的暗示,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时间暗示;二.环境暗示;三.心理暗示;四.人名暗示;五.修辞暗示。了解暗示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大凡语文教师都能发现,小学生习作内容不具体的根源在于缺乏细节描写。在习作指导课特别是习作公开课上,教师的着力点往往放在拓宽学生选材思路、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上,而对如何写具体方面的指导则如蜻蜓点水,因此学生笔下流出的常常是一些概括性的、笼统的表达。学生的作文缺乏细节描写,这是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文清 《成才之路》2011,(36):29-29
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能给人以智慧、创造和成功。灵感又是捉摸不透的。作家如果能掌握灵感产生的常规,往往就能抓住突闪的灵光,不断取得写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一部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多种多样,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性格化的语言,往往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人物的口语化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文学作品往往注重口语的提炼。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并非把生活中的口语原封原样地照抄进文学作品中来。老舍在《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一文中说:“学习群众的语言不是照抄,我们要根  相似文献   

16.
田富中  张梅红 《广东教育》2008,(2):11-11,57
记叙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有赖于“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许多同学也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一到写作文时,还是“想到写不来”。“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也决不简单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等。  相似文献   

17.
李白坚 《初中生》2016,(17):10-12
一尊石膏像放在面前,写生水平高的人,能画得与之一模一样,无论比例、形状、质地,还是阴暗等.水平低的,则画得不是高了,就是矮了,不是轻了,就是重了,反正不像、不美. 训练细节描写,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放一样东西给学生“写生”,只是不用铅笔、画纸,而用文字、稿纸. 细节描写是一切描写的基础,就好像素描是西方画的基础一样.学会了细节描写,则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描写,都不在话下,就好像素描底子深厚的学生,再学习水粉画和油画就不难了一样.  相似文献   

18.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语)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它往往是人物思想、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作文教学背景,本文尝试通过教师下水作文展示的方式来进行人物细节描写教学,以创作者的身份揭示细节描写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比重。如何依据感知——理解——想象——反思感受的过程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指导教学,有茅塞顿开之感。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揭示了文学艺术构思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指出作家的神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