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犯罪心理学家。他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以“人之性恶”为核心的犯罪原因论和以“化性起伪”为主要内容的犯罪预防论两大部分构成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疏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师生关系构成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层面:人——人关系层面(人际关系)与教师——学生关系层面(角色际关系)。前者是最基本的层面,后者基于前者而构筑。现代教育恰恰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固定”下来,这虽然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秩序,但却使得这种关系变得“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它同样导致了师生关系中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博仔 《湖南教育》2004,(3):12-13
名家小档案: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生卒年大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因其得孔子思想之嫡传,对孔学贡献最大,故在历史上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教育思想关键词:性本善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上,载明春秋时期是自公元前七二二年开始至公元前四八一年止的二四二年,战国时代是自公元前四○三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止的一百八十多年,那麽春秋止的公元前四八一年至公元前四○三年(战国开始)中间七十八年将叫什么时代呢?为什么不连接呢?同时课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与许立群著的“中国史话”中所载的战国时代开始为公元前四五三年(即周贞定王十六年)又相矛盾了,到底是谁对呢!(福建永春锦斗中心小学徐其勋)答:“春秋”时代这个名辞,是由孔子“春秋”一书得名的。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春秋”一书,始於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终於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四八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一般人称此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这就是小学五年级历史课本所载春秋时期起迄的根据。“战国”这个名辞,或以为源於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但“战国策”中载苏代说燕王噲云:“凡天下之战国七”。可见当时已有“战国”这个名辞。战国时期以韩、赵、魏三冢列为诸侯为起端,最早记载见於“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5.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重要的犯罪心理学家。他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以“人之性恶”为核心的犯罪原因论和以“化性起伪”为主要内容的犯罪预防论两大部分构成的。  相似文献   

6.
“人民办教育,教育为人民”,这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四十年的努力仍未能有效地建立起这种良性循环机制。原因何在呢?关键在于提高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和社会对教育的关切程度,其中。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是矛盾的主要方向。从教育获得满足的人民,是会主动支  相似文献   

7.
(一)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后迁家至金城郡令居县(今甘肃永登县西北)。他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年),殁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世,终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军事家。汉武帝时,充国以六郡“良家子”身份,充当骑士。“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天汉二年(公元前九九年)五月,以假军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是教育实践的基础,是教育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国外研究学校教育中人际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谈谈个人认识。一、学生的自我生成人,生下来就偶然地被投入到某一时空中,在那里生存与发展。这种人,是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占据特定时空的“我自我”、“你自我”或“他自我”。人被抛入到世界之后,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自我创造”、“自我设计”、“自我超越”。这种自我生成,对教育而言至关重  相似文献   

9.
你是哪一型?     
心理学认为,人的气质无好坏之分,以气质为其底色的人际关系反应型,当然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对其做事效率有所影响。社会心理学家霍尼依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反应类型分为三类:一是谦让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无论遇到何人,必先想到“他喜欢我吗?”二是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想知道别人力量的大小,或别人对他有无用处。三是分离型。其特征是“疏离他人”。这种类型的人,常想到的是别人是否会干扰他或影响他。另一个社会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的反应类  相似文献   

10.
从汉元帝施行全面的儒生政治,导致西汉王朝进入衰亡阶段之后,再经成、哀、平三帝共37年(公元前32—公元5年)的统治,刘氏王朝使为王莽所取代。成、哀之际,“天人”之间,险象环生,危机四伏,面对这种世纪末日的严峻形势,儒生们在政治倾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这里就生活着“元谋人”。但云南不是文明的发祥处,没有文字、没有教育,人民长期生活在漫漫黑夜之中。公元前2700多年,中原地区已有了学校,云南仍处在结绳、刻木记事的年代。汉代,边疆与内地的交往日益增多。云南各族人民对中原文化由了解到向往,于是一个个不甘愚昧的人负笈千里,前往内地求学。从公元前121年到公元80年,先后有数十人出外投师。其中著名的如揲榆(今大理)人张叔、盘览,牂(月可)(今云南与贵州接壤一带)人尹珍,昆明人许叔等。行旅之苦,磨不灭先哲们向往光明的热情。以上传说虽不完全可  相似文献   

12.
谈西汉“巫蛊之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发生一起震骇全国的大冤狱。这起冤狱共持续了两年的时间,从京师、三辅到郡国,株连所及,上至王储、公主,下至兵丁、百姓,“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汉书·江充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所谓“巫蛊”,其实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诅咒人的巫术,它采用的方法,是取桐术制成偶人,埋在地下,女巫声称,只要用这种偶人对谁进行诅咒,谁就得死于非命。这种在今天看来纯属荒诞不经的鬼把戏,何以能在当时“演绎”成一场刀光剑影、人头落地、充满血腥气味的轩然大波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仲舒,广州(今河北省景县)人,约生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他是汉代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董仲舒生活在一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藏书万卷,诗书断世的大地主家庭里。他一生学习十分刻苦,全部注意力都为经书所吸引,简直达到如痴若愚的程度。由于他一心一意钻研儒家经典,学识渊博,被时人推为“群儒之冠”,有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春秋、战国的起迄(?)代是怎样确定的?(文登六中于雷等)答:新编的中学课本“中国历史”和小学课本“历史”,关于春秋战国的起迄年代是这样说的: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5年是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的221年是战国时期。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作“春秋”,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把“春秋”,所叙述的这一时期叫作春秋时期,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是鲁隐公元年上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还有四十多年。课本的年代按西周、春秋、战国这样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一向被看作“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审诸历史,这种说法未必准确.在人们的印象中,春秋时代的齐是大国、强国,鲁是小国、弱国.这种想当然的看法并不合乎齐、鲁建国以来直至长勺战役时的史实.说长勺之战系“弱军战胜强军”,是把后来的历史观念(鲁弱齐强)误移于前了.首先,在齐、鲁立国之初,两者都是雄踞山东半岛的大国.且鲁优于齐.因为周初封建诸侯是周公主持的.周公之封建,“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其厚于姬姓近亲是显然的.何况鲁的始封者乃  相似文献   

16.
“春风里,荡秋千”。多少年来,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健身运动。 荡秋千,自古有之。古人荡秋千的历史,有文字记载至少已有二千五百年了。据说,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公元前六四三年在位)伐山戎把秋千带回了中原地区。至于那时的山戎,他们荡秋千的历史当然会更久一些。现在还有人推测,秋千起源于原始人攀着树藤飞谷越崖采集野果。这种推测是  相似文献   

17.
学校不同于其它部门的显著特点是:它投入的是人,培养的是人,输出的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生产者”,又是“产品”;人是学校工作的基本要素,第一要素。因此,调适学校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就成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教育学院的人(教育人者或受教育者),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职业的同质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目标的同一性(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带来了人际之间感情的相融、语  相似文献   

18.
干支纪年是我国纪年的一种古法。它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即“六十甲子一轮回”来纪年的方法。这种纪年法,我国至少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就已经很普遍了。有人说干支纪年始于东汉,这是不对的。周考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27年)创制并已施行的“四分历”(即保存在史迁《史记》中的《历术甲子篇》)通篇纪年(从太初元年至77年)全是用的干支别名。“天正  相似文献   

19.
名词解释     
太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创设“太学”,来进行思想上的统治,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太学培养了大批的各级官吏,为地主阶级广泛地参加政治开辟了途径。“太学”相当于直属中央的高等学校。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设置五经博士。那时候,“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还没有一个学校的规制。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依丞相公孙弘等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博士弟子”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评价。所谓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从广义讲,师生关系泛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关系。从狭义讲,师生关系特指在学校教育机构中存在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讲的师生关系是就狭义而言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