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昭君的故事是无数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乃至成为一个文学母题。王昭君艺术形象的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有关王昭君的诗歌中,由于思想观念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不同作者对这一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评价诠释,这使得不同时代诗歌中王昭君的形象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曹禺笔下的痛苦人生--兼论曹禺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她们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画廊里的经典人物,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曹禺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充满同情与欣赏?相反,我们在他的笔下却找不出真正完美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都是赢弱、无能、痛苦、不能自救的男人,是在人类的进化链条中被否定的人物。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痛苦的哀叹。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喧赫一时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无声无息了。而有些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激励着人们,教育着人们,或促使人们去思考。读曹禹的作品,就有这种感觉。1934年话剧剧本《雷雨》的问世,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最“雷雨的”人物形象——蔡满,她不仅吸引了评论者的注意,也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此后的几十年间,曹禹又陆续塑造了十余位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陈白露、金子、丁大夫、曾思效、瑞贞、钱梅芬、瑞班、像方、王昭君……,其中几位突出的女性更是成为曹吕剧作中的灵魂,吸引…  相似文献   

4.
曹禺以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广厚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生动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女性形象,使剧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在戏剧家曹禺的笔下,大致有以下三类女性形象:一是受到新思想的感召,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开始觉醒,开始具有反叛意识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如繁漪、陈白露、愫方、瑞贞等.二是旧中国受侮辱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如侍萍、四凤、小东西、翠喜、花金子等.三是凶悍、奸诈、自私的旧家庭中妒妇形象,如曾思懿.这些女性都在无奈的现实中苦苦挣扎,或妥协、或灭亡、或反抗.在这些女性身上,作者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借之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控诉.  相似文献   

6.
曹禺剧作中塑造了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包括繁漪、陈白露、花金子在内的抗争者与愫方、瑞珏、王昭君代表的牺牲者,反映出作者不同人生阶段的生命体验及艺术取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曹禺的戏剧创作,分析了曾禺戏剧的讽刺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旧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被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统治着。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依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仍然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人身自由仍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曹禺是个旧社会的反抗者和暴露者,是个悲剧感很强的作家,他给文坛带来繁漪、陈白露、金子三个典型的光辉女性形象。他不仅把妇女问题放置于封建传统中去讨论,更深化了五四时期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从他的作品中的这些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妇女解放要获得成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曹禺在他们的创作中都通过奴才形象的塑造对现代社会中的奴性心理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鲁迅多从传统文化的惰性视角入手,通过对奴才群像的类型塑造,来剖析产生奴才的病态社会根源,并对奴性的病态心理进行无情的鞭挞和嘲讽。而曹禺则从东西文化撞击的切合处着墨,塑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类型性奴才形象,揭示金钱至上观念对奴化心灵的腐蚀和扭曲  相似文献   

10.
曹禺是中国的戏剧史上泰山北斗级人物,其一生创作的众多戏剧作品中,《日出》《原野》《雷雨》被称作“生命三部曲”.探究曹禺的童年生活及其早期戏剧创作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结合他一生的爱情生活历程及女性形象的转变,论证了这些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正是曹禺心路历程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1.
《汉书》对昭君出塞事件的简单记载,给这一题材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的可塑空间,以至于《后汉书》在记载这一史迹时受当时传闻与创作的影响也具有了文学性质与传奇色彩。而当昭君故事初步定型后,诗人们尽管寄予了不同的理想与情感,但各类主题的作品又几乎都流露着失意与悲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昭君》的创作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充满了复杂的两难选择。主要表现为悲剧题材转为喜剧题材的悖论和两难,以及孙芙人、姜夫人的人生追求所形成的主体追求的悖论与两难。导致两难选择的原因是这部作品既要体现历史性,又要体现现代性;既要体现政治意图。又要体现作者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昭君和亲出塞成为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本文从历史传说、古今诗文、民间歌谣、人文景观四个方面论述了昭君出塞的影响,从而演绎流传的观念形态、精神的物化产品和一定生活方式与综合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昭君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典型。作为“历史昭君”,其和亲壮举被传为佳话;作为文学典型,其形象丰富而复杂:历代文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驰骋想象,大胆构思,从各自不同的人文视角,以设身处地的感受与体悟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文化昭君”,从而使王昭君从单一的历史人物发展为多元复合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学形象,并成为一种文化意象。在众多“文化昭君”形象中,尤以“昭君怨”、“昭君辱”、“昭君刺”、“昭君幸”、“昭君赞”五类为多,其中蕴涵着不同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情感心态以及文学发展状况等多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意象。王昌龄诗中月亮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实体 ,而是有了不同思想内蕴 ,在规定的语境中被赋予生命、情感与灵性 ,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流程与鲜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他们的文化意义却可以不断地与时俱进。自晚明以来,学界曾将王徵前后诠释为"忠臣义士"、"科学家"、"天主教徒"等几种不同的历史形象,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似乎更应被诠释为"跨文化传播者",因为其跨文化传播的活动对于当今文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评价的转变和王徵历史形象的再次变更,也说明了史学研究反映时代精神,并随时代发展而深入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论王夫之词中的 “梦”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很早便进入了文人的视野,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重要题材。明末清初,文人王夫之(船山)的词作中,就出现了大量的“梦”意象。他的写梦词生动地记录了他最真实的思想感情,映射着船山的坎坷人生,并具有丰富的内涵:既表达了船山的爱国之情,又抒发了思乡情怀,还寄予了他报国无门的孤寂悲愤情绪。  相似文献   

18.
王元化认为艺术形象是形象与方法的统一。王元化由对古典文论的抉发并以经典理论加以论说的这一观点 ,与 2 0世纪基于认知哲学的当代叙事理论的有关命题殊途同归 ;而其真理性还可从更广泛思维背景上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上,从晋代到清代以王昭君题材创作的部分诗、词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20.
南社社友王葆桢的相关诗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社会风貌,也为考订王氏生平若干问题提供了材料。其《南洋劝业会杂咏》以诗存史,以杂咏加注的形式,全面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第一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的各项成果,对于考察南社在近代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具有典型意义,应该引起地方文化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