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是文学史中争议颇多的复杂典型。本文从创作主体意识的角度,发掘这一形象内蕴及其对于肖洛霍夫创作发展的重要意义。葛利高里形象在作者创作史上是新的审美理想的体现,作者从表现“人的魅力”这一主旨出发,展示了主人公不断为自身设立矛盾、追求自我实现的伟大生命运动。在作者笔下,主人公性格中的动摇、迷惘并不是其悲剧命运中否定的因素,而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真实而不可忽略的精神现象,是一种可贵的觉悟和进步。作者站在人类学美学的高度,肯定了葛利高里积极追求的精神和人格的崇高美,因为这种追求是人向命运的挑战,它体现了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 葛利高里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作者深刻的悲剧意识的产物,他为肖洛霍夫创作开辟了一条以“表现人的魅力”为主旨的新的创作轨道,标志着作者创作主体意识的成熟和深化,表现出作者对人类历史命运进行哲学概括的价值论思想,为作者树立了一座悲剧史诗的丰碑。  相似文献   

2.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本文通过对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分析,挖掘出其悲剧意识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3.
陈云 《文教资料》2008,(24):25-26
从作品实际看,造成葛利高里悲剧命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人公天性中存在的复杂性格是造成葛利高里悲剧的主要因素.葛利高里具有正直、仁爱、反抗的一面(追求人性) 可当外部压力与之发生冲突时,又表现出屈从、凶残、背叛的一面(失去人性).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人性,决定了这样一个有着正确人性标准的哥萨克青年陷入了现实选择的痛苦泥潭中,导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相似文献   

4.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从顿河草原写到彼得堡、莫斯科直到国境的广阔时空,对俄奥之战、十月革命乃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均有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具有史诗的质素。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表明,他不独是苏俄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而且体现着历史变革中恶的形式与人的内心世界中善的本性的二律背反,具有全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也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揭露了日本明治社会的专制和黑暗,表现了明治维新以后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功塑造了以苦沙弥为代表的一群极具典型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日本近代多余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从顿河草原写到彼得堡,莫斯科直到国境的广阔时空,对俄奥之战、十月革命乃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均有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具有史诗的质素,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表表明,他不独是苏俄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而且体现着历史变革中恶的形式与人的内心世界中善的本性的二律背反,具有安全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倪吾诚是一个“多余人”的典型形象。中西化的撞击冲突是使其成为“多余人”的历史原因,倪吾诚在现实生活中的迷惘,挣扎,无力,失败,符合典型的“多余人”特征,倪吾诚与其他“多余人”比较,同中有异,个性鲜明。倪吾诚的是性格的悲剧,是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他写的《前夜》和《猎人笔记》闻名世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他的自传性小说《春潮》中的萨宁形象。  相似文献   

9.
<理念人>阐述了近代以来西方知识分子产生、发展的制度化环境及其变迁,并对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各种变化进行辨析,为考察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和独特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谢德林通过《波谢洪尼耶遗风》中的瓦连亭·布尔马,塑造了与其它同类作品中"多余人"式人物有所不同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其对沙俄农奴制度及其代表的旧时代的虽不十分积极却依然绝决的弃绝态度。  相似文献   

11.
涂怀章教授的长篇力作———“大学的青史”首卷《人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 2 0 0 3年 8月出版。该作品以某师范学院为背景 ,以中年讲师喻唯山的人生遭际为情节主线 ,采用历史与现实交叉闪回的复式叙事方式 ,生动地反映了三代教师的人生悲喜剧 ,深刻批判了极左路线的严重危害 ,由衷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品发表后 ,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特以笔谈形式选发这组文章 ,以读者。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以西方的想象视野为出发点,构筑了中国西藏的香格里拉这一神秘梦幻的乌托邦世界。但即使在理想世界的香格里拉也不可避免地充斥了世俗与丑恶。面对社会环境的诸多矛盾,小说人物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痛苦地徘徊,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13.
高云光长篇小说《长安城里水车巷》中的杨秀才,一以贯之地坚守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起初表现于不同的侧面,后来则凸显出它的核心:富正义感,勇于担当,坚守良知,嫉恶如仇。杨秀才与其他知识分子特别是犬儒主义有着本质区别,在今天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了上海弄堂女儿——王琦瑶的一生。王琦瑶的一生固然和历史的沧桑变化有关,但作为历史的个体又体现了上海文化土壤独有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她身上所体现的日常生活的精细与务实,对政治态度的淡漠与刻意回避,处世观的精明却有分寸,以及爱情观的功利,体现了上世纪40至80年代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的精神风貌。《长恨歌》写一个女人命运的同时,也完成了作家对一段特殊的上海历史的阐释,因而触及城市生活的本原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卡尔梅克共和国人文科学研究所的访问是令我惊讶和激动的。首先是所长尼娜将所有的研究人员都集中到了会议室,这是她头一天就通知下去的,说是有中国学者来访。他们中有卡尔梅克共和国著名的史学家桑切罗夫主任研究员、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马克西夫教授、米季罗夫研究员、巴特马耶夫研究员等。尼娜对我说:“您是到我们所的第一位中国学者。这是我们的荣幸!您从远方来,让我们像亲戚朋友那样交谈、交流。”其次是,在场的3 0多位研究人员,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告诉我:“我们都是土尔扈特人的后裔!”在这样的问候和见面之后…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是"两头真"的杰出代表,极富个性和价值,集中表现在自我定位、心灵解剖和身份认同上。早年赴俄时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晚年被俘后所写的《多余的话》,就是他献身革命历程一头一尾的真实的内心记录,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散文珍品,而且为研究现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政治、革命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更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和人格修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道德资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革命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上,他都是一个"多余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渡时代英雄——的光辉典型。  相似文献   

17.
"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他们对于艰难生活和社会复杂性地体验要更为深刻."边缘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群体的分化而变化.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夹缝和底层,生存状态以苦难为底色,但他们并没有被苦难打败,而是苦涩不乏智慧地超越着自我生存状态.新时期的作家毕飞宇、刘醒龙,将文...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的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聚焦于居美印裔移民,以其深刻的情感体验娓娓道出了两代流散者在异质文化中所经受的心灵煎熬,而小说中阿西玛所体验的离根之后的疼痛、文化传承的负累以及最后难以回归的困惑则体现出远离故土的第一代印度裔移民在异质文化氛围中深切的情感疼痛。  相似文献   

19.
杨瑾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13-115
明人汪道昆出身于徽州商人世家,又出入官场与文坛,其独特的经历和敏锐的眼光,使他在《太函集》中为徽人作传时特别突出了"儒侠"精神。"儒侠"这种受传统影响又能够勇于突破、求新求变的特质成为明代中晚期处于上升时期徽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徽州文化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简·爱》是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评论家认为《简·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女性人物形象为中心,反抗父权统治的小说。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塑造了在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努力追求与男性平等,并且自尊,自爱的经典的女家庭教师简·爱的丰满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简·爱所遭受的磨难及她成长的心路历程。自作品问世以来,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该作进行了剖析。本文作者将以桑菲尔德庄园里经常在夜半时分出现的"疯女人"伯莎·梅森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男权社会下她孤独的内心世界并分析她在父权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如何成为男权的牺牲品,以及在象征罗切斯特男权统治的桑菲尔德庄园里艰难的生存状态,并且深入探析缺乏话语权的伯莎如何以不同于简·爱的方式向男权发起挑战,并最终毁灭自己,寻求精神重生的悲壮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