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统计案例是课程标准中新添加的内容,包括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两大知识点,其重点和难点是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的方法及其应用.下面谈一谈统计案例中的基本方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统计案例内容主要包括同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它们是统计中的两种重要方法,也是各类考试中常涉及的知识点,下面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归类、解析,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验(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题型一相关关系概念辨析  相似文献   

3.
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是常见的统计方法,这部分内容多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更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此部分知识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统计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试题难度为中等偏上.ZHONGDIAN NANDIAN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步骤.难点:回归分析中残差变量的解释与分析,相关系数、指标R2的理解;独立性检验中随机变量K2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的第一章“统计案例”中,编者通过严密的理论分析及对典型案例的细致剖析,向读者介绍了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初步应用,教材在编排上图文并茂,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许多例题不仅紧扣主题、贴近生活,而且也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例题的教材的处理方式就变得丰富多彩.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部分内容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主要考点是线性回归和独立性检验的统计方法. 该部分内容以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近年在解答题中也开始出现,要引起重视.本部分内容是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主要考点是线性回归和独立性检验的统计方法.高考考查以中、低档题为主,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综合考查学习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①会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②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
层级回归方法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因果关系的追寻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弥补非实验研究方法的不足并获得因果结论?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旨在获得因果推论的统计方法——层级回归分析的特点、功能、使用注意事项、基本思想、计算机分析思路,并通过案例描述了这种方法的具体使用和结果解释办法。  相似文献   

7.
统计案例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由于其具有很好的现实背景和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的应用将是今后高考内容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命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其简单应用,但也不能排除解答题的可能性,如2007年广东卷理17题就是有关线性回归运算的计算题.下面我们对其考点和有关题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2011年高考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分层抽样、样本估计总体、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古典概型,分布列和期望,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等重点问题构成高考试题的主体;几何概型、条件概率、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新增内容有所体现.同时,将统计和概率有机结合是试题中的一大亮点.鉴于此,新一年的高考要立足大纲和教材,强化基础,关注创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是在概率与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材设计思路,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历数学实验过程是沟通教材文本内容与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渠道,是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据,其核心是数据分析,概率为统计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独立性检验"是新课标全面实施后教科书中增加的有关统计知识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比较两项或多项频数,利用随机变量来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是否相互独立)的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背景和实践意义.高中数学引入这部分内容,有其多层面的价值需求:(1)使学生掌握解决变量问题的基本方法,对变量关系的判断方法有新的认识;(2)提高高中生的数据处理能力;(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1]学会用数据分析的眼光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目前,独立性检验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内容,新、美、澳、芬等国家都将其选入高中数学教科书,我国把独立性检验作为选修内容,安排在选修1-2和选修2-3中,与回归分析共同构成一章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统计案例”属教材中的“冷门”内容,容易“食之无味”.站在“数学教育目的”的高度,基于统计学的特点,精心研究教学案例,灵活设计探究素材,拓展学习方式,不仅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更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终生受用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对照2007年和今年的人教A版选修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本有一些思考和感悟.首先列出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1)通过对典型案例(如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2)通过对典型案例(如质量控制新药是否有效等)的探究,了解实际推断原理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参见例1).  相似文献   

13.
独立性检验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二个统计案例.本节课通过对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过程的回忆总结,获取了研究统计案例的一般步骤.为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关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整节课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过程.同时,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获得结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高考对概率与统计、计数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以核心知识(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二项分布、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为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基本问题(等可能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事件、分布列、期望、方差、分层抽样、统计中数据特征、样本估计总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二项式通项公式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以现实生活(安全防范系统、银行柜台服务、轿车在保修期内维修费等)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知识的交会处(排列组合和概率与统计的有机结合等)命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鉴于此,新一年高考要明确考纲,回归基础;关注生活,注重应用;强化思想,提炼方法;重视交会,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独立性检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需要推断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作出推断时,我们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得出结论,需要通过试验来收集数据,并依据独立性检验的原理作出合理的推断,这就是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依据这一基本思想,我们可以考察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并且能较精确地给出这种判断的可靠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分层抽样、样本估计总体、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古典概型,分布列和期望,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等重点问题构成高考试题的主体;几何概型、条件概率、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新增内容有所体现.同时,将统计和概率有机结合是试题中的一大亮点,鉴于此,新一年的高考要立足大纲和教材,强化基础,关注创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线性回归分析和检验在经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回归分析中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和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说明,利用统计软件并结合实例提供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解决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值,同时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包括R检验,F检验和T检验.  相似文献   

18.
在各个版本最新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统计内容的份量均再一次增加,但相应的学法研究、复习辅导并没有随之“升温”.因此,本文就高中概率统计的一个知识点“独立性检验”进行诠释,例谈其在高考备考中的应用.1知识诠释独立性检验是统计学中两种卡方检验之一,高中数学中独立性检验的第一步是依题意完善或作出2×2列联表,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9.
教学案例“独立性检验”是高中统计学中重要的统计模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该案例由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两部分组成.教学设计围绕情境创设、经历体验、总结提升及布置项目四个方面展开,重点是问题驱动系统中的十个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探索新知.教学反思中提到本节课的亮点是让学生系统地经历统计学研究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提升了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新课程高考对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惜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_分层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估计总体、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古典概型、分布列和期望,二项分布等重点问题构成高考题的主体;几何概型、条件概率、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新增内容有所体现,同时,对文理要求的不同,在高考试题中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鉴于此,新一年的高考复习要立足借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强化基础,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