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我十二岁时,进了格致公学.格致公学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办的四所男子中学——育才、格致、华童、聂中丞中的一所.教育体制基本按照英国的公学,是培养纳税居民子弟的中等学校.我进校前已在私立小学毕业,原是去读初中的.或许学校认为私立小学的水平偏低,我和不少投考的小学毕业生都被压低了半级,作为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收录.这样,秋季班都成了春季班.学校当时是有附小的,带有预备班性质.随着年级的递升,到我们班级升入初中,小学就自动取消了.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家原在江苏江阴,后来搬到无锡.1937年,我从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南京拿到两份教师聘书,然而,还没开学,抗日战争就爆发了.1938年10月,我来到上海,先做家庭教师,后在私立的光明小学找到工作.1939年夏,又到私立的振英模范小学工作.这个小学位于今建国西路襄阳路转角处的花园洋房,校长是位四十多岁的单身女性,她所招聘的教师也都是未婚女性,不想谈婚论嫁似乎是那个年代女教师的共识.1944年,教师们向校方要求涨工资,校方不同意,正巧附近的比华小学在招聘教师,结果我们六个骨干教师都转到比华小学去了.  相似文献   

3.
《兰台世界》2014,(Z2):18-19
<正>一、个人经历与文革遭遇1.我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赤洋口庄。当地土地贫瘠,大部分人都来东北经商。我随父亲来到东北。我一岁时坐闷罐(货车)来到开原县。小学是在华商办的私立小学,后考入开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读三年时日本投降。后入私立文理中学又到东北中学第六分校,高二肄业。于1952年5月经同学介绍参加锦县中学做教导干事。锦县中学校址在石山站。校  相似文献   

4.
<正>梁漱溟(1893—1988),著名国学大师、教育教、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赞誉。梁漱溟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六岁开始读书,但却不会穿衣裤;一共曾在4所小学就读,学的全是ABCD;仅有中学学历,却受到蔡元培赏识,被邀请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长大,  相似文献   

5.
香港的小学与初中,共9年为义务教育。儿童从6岁到15岁,都要入学。这是香港法律规定的。香港学制,小学为6年,中学为5年。中学3年为初中,2年为高中。2年高中实际是进入大学与专科的预科。 香港的中小学课本,与内地情况不相同,课本由各出版社出版,送交有关当局审定,审定后认可作为教科书,再由各学校选用。 据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香港风情》杂志(1997.1)许中儒先生文章介绍,全香港有中小学校1100间,学生有100万人。据统计,学生一年平均每人书本费,小学生为1000港元,中学生为2000港元。 香港一学年的课本共达15亿港元。香港提倡使用旧课本,学生用后收回再用。旧课本使用约5亿港元,新课本约10亿港元。  相似文献   

6.
3年前,我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当访问学者,当时10岁的女儿陈韵正也跟着去了。韵正在美国上了五年级(小学)和六年级(初中)。她出国前在国内小学读了4年多,回国后现在福州上初一。经过一段时间对中美两国教育的比较,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教育的特点是教学生学会考试,而美国教育是围绕着教学生学会生活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曙光学校访问时,双手从母校校长手中接过的珍贵礼品,是一本用档案复制品制成的纪念册。当他翻到7岁在私立昭潭学校读小学二年一期的学生一览表时,惊喜万分,幽默地说道:“我确确实实是这里的学生,如假包换。”周围的群众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份194  相似文献   

8.
王良,原名王化陔,字傅良,号兴春,生于四川省綦江县(现重庆市綦江区)一个书香世家.王良自幼在父亲和外公的影响和教育下,勤奋好学,成绩优异,6岁进入綦江县立高等小学,12岁考入重庆华英学校,18岁就读上海持志大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7月底参加南昌起义未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9.
朋友的孩子就读私立小学五年级,这是个人人称羡的贵族学校。但是最近为了协助孩子处理一道数学题,他气愤地跑去学校和老师理论。题目的大意是:发生山难,登山者A君获救,碰到B君和C君。B拿出4条面包,C拿出5条,肚子饿了,三个人平分这些面包。  相似文献   

10.
香港在学生中电脑教育较为普及。从1982年起已在高中一年级与二年级设置有电脑科目,到1999年,全香港已有300多所中学设置这一科目。每校都设有电脑室,至少配有15部微型电脑。1992年9月香港有21所官立及资助学校设有高级程度电脑科及高级程度补助电脑应用科。有370所学校的高中学生选修香港中学会考电脑课程,另有189所学校的初一到初三学生修读普通电脑科。还有75%的各种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电脑。专科教育电脑的教学与设置更加普遍,如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电脑中心,设  相似文献   

11.
<正> 台湾现有135所大专院校,普遍开展了“图书馆利用“的教育活动。他们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其教育效果独立学院比专科学校好,大学又比独立学院好。台湾的大专院校通常在图书馆里沒有专门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的组织机构,并配备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本文所说的图书馆利用教育是专指台湾大专院校对非图书资讯专业学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而对图书资讯系科学生和图书资讯研究所研究生以及在职人员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则另文叙述。现今台湾大专院校只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私立辅仁大学、私立淡江大学和私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2.
数据     
正155008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至2012年农村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360366所减少到155008所,十年间减少57%。同时,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量从7689.15万减少至3652.49万,相对应在县镇小学就读的学生数量从2192907万增至3354.98万。从农村撤校到县镇扩校、增建,十年间全国县镇小学数量增加了58%,从2003年的30007所增至2012年的47431所。300人胡润研究院在2014中国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截至2013年末,中国拥有资产十亿以上的富豪大约有83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百亿富豪有300人,比去年增加20人,上升比例为7%。  相似文献   

13.
詹松青 《湖北档案》2022,(12):42-44
<正>胡建三,本名胡缄三,曾化名倪赭香,1902年生,蕲春县刘公河胡家坝人,幼时就读本村私塾,16岁时入读株林河世德堂小学。其父务农,终岁被官府捐税压得不能抬头,生活贫困,因此他自幼同情农民疾苦,对一切残暴恶劣势力恨之入骨。1919年五四运动风云激荡,席卷全国,正在世德堂小学就读的胡缄三与同学胡祖虞等组成“世德堂宣讲团”到境内各地宣讲。一次宣讲团到达狮子口时,  相似文献   

14.
<正>近代,在政府的强劲推动下,新式学堂教育涌向广大乡村。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的乡村教育热潮推动了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乡村小学教育以初等小学堂(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改为初等小学校,1915年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随之改为国民学校)为主的,今以河北省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为例来管窥全国乡小的概况。1912年河北省初级小学数为11438所,学生255158人[1]18,1933年初级小学总数为27953所,学生1011074人[2]。1933年初级小学数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张爱玲的浩瀚资料里,张爱玲胞弟张子静和台湾季季女士合著《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的可信度较大。姐弟俩仅相差一岁,又有较长的共同生活经历,对于张爱玲的早年生平,除了她本人不多的几篇自述性散文外,《我的姊姊张爱玲》提供了旁人无法提供的珍贵材料。张爱玲就读的第一所学校黄氏小学,是她西式教育启蒙的起点,对其一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很  相似文献   

16.
业界动向     
香港商务印书馆推出学生网上阅读免费试阅计划为响应4月23日世界阅读日,鼓励香港学生多阅读,香港商务印书馆于4月23日推出"阶梯阅读空间"(学校版),并向全港小学派发账户,让各校学生在4月23日至6月30日内免费试用。据介绍,香港商务印书馆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7.
黄永玉     
《出版参考》2009,(5):M0002-M0002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擅长版画、彩墨画。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活动,任长城电影公司剧本特邀撰写人,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1953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总理人民爱》、  相似文献   

18.
白化文先生新作《人海栖迟》收录近年所撰文章五十余篇,内容多涉及北京近代掌故,史料价值很高。白化文先生曾就读北京私立育英中学,而我也是育英中学的毕业生,只不过我毕业时已改为公立北京二十五中而已。他自1943年考入育英中学(当时,北平沦陷,日本当局将美国教会办的私立育英中学没收,改名八中,但整个学校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实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是中国转轨的一年。1992年是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9月17日,北京朝阳区较为僻静的枣营中学门口,又赫然打出了一块私立的牌子,名曰:正则私立学校。这是京城出现的首家私立全日制普通高中,借屈原《离骚》中“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意,而得名“正则”紧随其后,首家全日制寄宿制私立学校——京华私立小学成立;  相似文献   

20.
港人的希望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此时香港普通老百姓对香港的未来有些什么希望?近日,记者在香港作了一连串的街头采访,倾听了耄耋老者、家庭主妇、幼稚学童、公关小姐、机关职员等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这些话语道出了他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欢欣和热切企盼。 小儿郎:回归后要考第一 采访中碰到的第一个对象是一名叫林英杰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他只有7岁,正带着4岁的弟弟走在街上。记者问他对回归有什么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