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在实施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其次 ,家长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相统一 ;另外 ,家长还应注重加强对孩子的耐挫能力、自控能力、健全人格、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 ,教会孩子与人交往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 ,这些都是改变独生子女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之现状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复杂化,家长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馨的家庭氛围、科学的教育态度都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对孩子心理成长不利的若干问题。家庭与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必须通过增强家长的心理素质来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的心理氛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家庭的心理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只有更新家长传统的家教观念,才能在家庭中营造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心理氛围。好的心理氛围,体现为家长与孩子在心理上的和谐、在思想上的沟通、在情感上的共鸣。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哺育,它充溢着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和鞭策。  相似文献   

5.
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终身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从生活点滴入手,关注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等,对孩子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家庭结构、家庭阶层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家庭娱乐方式、缺陷家庭问题”等对青少年的影响,讨论“家庭对青少年成长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新型关系”、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科学而理智地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7.
传统家庭格局的破裂造成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异常,他们经常处于压抑、焦虑、恐惧、绝望之中。怎样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家庭破裂的阴影,建立健康的心理,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社会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家长联系制度,通过宽容理解的教育过程,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对特殊家庭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从精神、物质等各个方面关爱学生,使他们融入到和谐的班集体中,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建立健全的正确人生观。这是教育者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十分迫切和重要.家长应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个体性和完整性,通过改变自身教育观念、为孩子树立榜样、创设挫折教育情境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地孩子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的心理氛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家庭的心理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观念。只有更新家长传统的家教观念,才能在家庭中营造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心理氛围。好的心理氛围,体现为家长与孩子在心理上的和谐、在思想上的沟通、在情感上的共鸣。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爱的哺育,它充溢着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和鞭策。  相似文献   

10.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组成的。在家庭中,孩子是受教育者,父母、家庭当然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理面貌,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都会在孩子的品德行为,心理水平上有所反映。因此,家庭教育质量高低对于子女的成才,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学校在推进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指导者应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创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家长根据家庭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实际,创建出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家庭。  相似文献   

12.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探索(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策略在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策略,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劳动教育的艺术,提高教育的效果。(一)照顾幼儿的年龄特征1.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家长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应抱有不同的劳动期望,从幼儿的体力和技能出发,不让他们承担过重的家务劳动,以免损害他们的健康,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例如:要求3岁的孩子把积木捡起来,把脏袜子放在洗衣盆里;要求4岁的孩子把牛奶放在冷藏柜中,把干净的衣服放进自己的衣橱,把报纸和邮件分开放在适当的地方;要求5岁的孩子把芹菜切断,给小白兔…  相似文献   

13.
英国幼儿园通过选用不同的形式与家长合作,保证了家长拥有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孩子发展水平的知情权、社区资源使用的许可权、积资助教的参与权、反映幼儿园问题的投诉权,创建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高级平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建立社区资源采用的家长许可制度,优化观察记录儿童的师幼比率,疏通家长投诉渠道,全面发挥家委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但家长在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所谓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心理和物质环境的创设.绝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创设家庭阅读环境时存在"重物质轻心理"的现象.部分家长过于强调阅读成效,过多地强调读本数量和硬件投入,而忽略了对孩子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家庭因素涉及兄弟姐妹的数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抚养方式、家庭功能及家长与儿童沟通过程中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与更多的儿童接触,并带动祖辈学习家庭教育,有效发挥家庭功能,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多使用心理状态术语。  相似文献   

16.
在不少家庭中,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度保护,导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力较弱。未来社会充满竞争与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学会承受怎样让孩子学会承受呢?  相似文献   

17.
首先,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树立正确教育观。 家长的教育观包括教子观、亲子观和儿童发展观。 教子观是家长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念。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其一,家长应树立慈爱和威严并重的观念,对孩子施以理智的爱。中国特有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中,六个大人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是监护式的,他们把所有的宠爱集中地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百般呵护,溺爱有余,而威严不足,结果致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心理脆弱等弱点。所以必然不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日本的许多家庭就非常重视对…  相似文献   

18.
许多离异家庭的子女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情况受到抚养人的直接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子女往往会产生被抛弃心理与失落心理、缺乏安全感、愤怒的心理和攻击的行为、行为退缩和逃学厌学等问题,作为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使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马红英 《山东教育》2007,(11):41-4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将《纲要》这一理念具体落实到家园合作的工作中,以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为家园合作窗口,全园上下从发动到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已经走过了一段历程,基于此,我们又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家庭游戏房,凸显家庭教育特色,提高家长的游戏教育观念,深化幼儿的家庭游戏活动,让孩子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晓虹 《辅导员》2014,(14):79-80
本文所讲的“特殊儿童”是指在农村,因自身缺陷无法走出家门,走进校门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农村,目前有很多特殊儿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被放弃了教育,放弃了康复。这些孩子中,有行动能力的,家长怕他出去闯祸,基本上整天被禁锢在家,有的甚至被捆绑起来;无行动能力的,基本上整天躺在床上或躺椅上。同样是一个生命,这些孩子的生命得不到重视,更别说是尊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