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统一屈服准则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端力偶作用下具有窄矩形截面线性应变硬化曲梁的平面应变弹塑性弯曲问题.获得的平面应变弯曲解答适用于各类非强度差材料,并可以退化到基于Tresca,von Mises和广义双剪屈服(TS)准则的解答.讨论了2个临界弯矩、弹塑性区界面的半径及对称面上点的径向位移与不同屈服准则和泊松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屈服准则和泊松比对曲梁的2个临界弯矩、弹塑性区界面的半径及对称面上点的径向位移有显著的影响.当材料的参数b通过实验得到后,便可确定对应的屈服准则及相应解答.  相似文献   

2.
文章给出了正交异性材料线性无量纲屈服准则的一般形式和平面应力状态下的特殊形式。该准则形式简单,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使用方便,用无量纲屈服条件给出的屈服轨迹从物理意义上更能反映正交异性材料屈服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爆炸是在某一个系统中,其物理和化学能量急骤转化的一种过程,其重要特征是在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引起状态的急剧突变。本文运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爆炸时气体绝热膨胀所作的功,由弹塑性理论导出了容器内壁开始屈服时的塑性极限内压,结合实例计算了高压容器的爆炸能量。  相似文献   

4.
有初弯轴心受压构件,其截面承受一定弯矩时就由屈服进入弹塑性状态,有初弯矩轴心受压柱是极值点失稳问题。当构件为完全弹性杆时,由于初始偏心产生的弯矩使构件常处于弹塑性状态。偏心距大小则影响柱所能承担的欧拉荷载大小。因初弯曲、初偏心大小对受压构件的影响引起极值点失稳现象,在结构分析中,应注意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将两者的影响要一并考虑。  相似文献   

5.
运用双剪统一屈服准则,对线性荷载的两种不同分布形式作用下的固支圆板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统一解形式。选择不同的参数。利用本文的解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屈服准则下的极限荷载和极限荷载随不同屈服准则的变化曲线。所给出的统一解适用于各种拉压强度相同的材料。文献中已有的Mises解是本文解答的逼近。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双剪统一屈服准则可以得出更符合材料性质的极限荷载,可以更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潜力,在工程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滚动轴承的弹塑性接触应力.我们对其模型进行了简化.将轴承滚子与套圈的接触简化为压头与半平面的接触。在利用聚碳酸脂材料进行了二维的光弹塑性实验研究后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掌握了接触表面的应力分布状态,弄清了塑性区随载荷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黄土是一种强结构性的土,通过制备两种黄土的原状样、重塑样和饱和原状样,进行了两种结构性黄土不同含水量的高压侧限固结试验,描述了不同种类黄土的压缩曲线的特征;分析了结构屈服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了结构屈服压力与含水量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初始结构性状态量——构度指标,研究了结构屈服压力与构度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性黄土的构度指标的合理性及构度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梁的弹塑性平面弯曲分析包括了塑性力学解题的全部过程。本文以矩形截面简支梁受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作用发生平面弯曲为例,利用MATLAB强大的做图功能绘制出了梁的弹塑性区的分界线,直观地给出了梁的弹塑性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塑性力学的概念。对塑性力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薄壁管光滑件进行多轴恒幅比例加载疲劳试验,并运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该加载条件下的薄壁管进行分析和计算,材料弹塑性特性由von Mises屈服准则和多线性随动硬化准则来描述。结果表明,用有限元法计算的试件应力应变值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梁的弹塑性平面弯曲分析包括了塑性力学解题的全部过程.本文以矩形截面简支梁受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作用发生平面弯曲为例,利用MATLAB强大的做图功能绘制出了梁的弹塑性区的分界线,直观地给出了梁的弹塑性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塑性力学的概念.对塑性力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莫尔屈服准则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壁圆筒进行了自增强分析,得到了依赖于材料拉压比的厚壁圆筒的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最佳自增强内压.并分析了自增强对高压容器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 序 言 钢筋和混凝土是由钢材和水泥经过一系列物理工序而形成的两种基本材料。钢筋是一种理想的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硬度和冲击韧性。这些性能都远远高于混凝土,但由于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约束,它不可能一揽各种建筑物,尤其是水工建筑物和中等高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力学性能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极限压应变,  相似文献   

13.
拉压异性材料厚壁圆筒的最佳自增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莫尔屈服准则对承受内压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壁圆筒进行了自增强分析,得到了依赖于材料拉压比的厚壁圆筒的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最佳自增强内压。并分析了自增强对高压容器承载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塑性力学教材中Lode应力参数的局限性,给出了其计算公式在π平面内的拓展形式。结果显示,拓展后的Lode应力参数有6种不同的计算公式,传统Lode应力参数计算公式只是主应力次序是σ1≥σ2≥σ3时的一种情况。当主应力次序不再为σ1≥σ2≥σ3时,Lode应力参数的计算公式随之发生改变。同时,由于Lode应力参数是建立材料屈服条件的基础,所以采用研究结果可以在不确定主应力大小次序的情况下绘制屈服曲线。所探讨的结果拓展了Lode应力参数的计算公式形式,完善了π平面内屈服曲线的绘制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程中平面应力状态下两个主应力方向的判断,本文总结归纳了几种主应力方向的判定方法,并指出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从平面应力状态的理论出发,建立了确定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主平面的一种图解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证明。  相似文献   

17.
对低碳钢材料带孔薄壁圆管试样采用逐级加载试验方法,得出其在室温下的单轴循环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圆管试样进行弹塑性分析,采用Von Mises屈服准则、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并结合试验获得的本构关系来定义材料的弹塑性特性。拉扭应变载荷加载在柱坐标下进行,采用一端固定,另一端加轴向位移与周向位移的方式。分别在纯拉、纯扭以及拉-扭比例加载下计算出应力应变场,获得不同受力情况下不同孔径尺寸试样在缺口处的应力应变分布。计算结果为多轴加载疲劳试验和复杂应力状态下工程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与分析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两个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分布参数大小,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建立了一种直接方法。在双侧置信度为99%时,根据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在不同状态的拉伸试验数据,分别比较与评价了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布参数的大小。从室温降至液氮温度,对于非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屈服强度的均值与标准差同时显著增大;抗拉强度的均值显著增大,标准差没有显著变化。在液氮温度时,与非预应变相比,9%预应变奥氏体不锈钢S30408钢屈服强度的均值显著增大,抗拉强度的均值、以及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标准差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弹塑性接触问题所构造的等价变分不等式,解除了弹塑性本构状态约束方程和接触状态约束方程的约束.首先证明了所构造泛函的强制性,从而证明了所构造的等价变分不等式解的惟一性,并根据椭圆型变分不等式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论证了弹塑性接触问题解的存在性,为该问题的变分极值原理的建立奠定了数学理论基础.所构造的变分极值形式为运用数学规划法求解弹塑性接触问题提供了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推导获得深埋圆形富水隧道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的弹塑性解析解。创新要点:基于弹性力学厚壁圆筒受均布压力的拉姆解答和Mohr-Coulomb屈服条件,推导了考虑渗流作用和应力释放时含衬砌深埋隧道的弹塑性解,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考虑渗流作用和应力释放的含衬砌深埋圆形隧道的解析模型(图1),然后推导了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隧道围岩与衬砌渗流场、位移场和应力场计算的弹塑性解析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程序(图2)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重要结论: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推导获得了深埋富水隧道应力与位移场分布的理论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其正确性。该解析解一方面可以用于深埋高水头隧道的预设计,如预测隧道周围的水压力、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可用于校核大型复杂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