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通过讲述历史观的概念以及历史观与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在历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史观的多元化不仅给教学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更是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所谓历史观.就是历史观念,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总的观点、总的看法。人们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评判,都会在潜意识中受某种历史观的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乃至历史研究基本上只有一种历史观——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改革开放后,历史研究、教育虽然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摆脱了僵化、教条化的理论束缚。  相似文献   

3.
培育历史自信是树立中学生正确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必然要求。首先需要厘清何谓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及政党历史的信心,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其次,为培育中学生历史自信,必须要紧密联系正确的历史观,并将其融合进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的本质是历史观的错误。战后日本不能正确地反省历史,并通过错误的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科书向青少年灌输战争意识,具有导致日本重新走上战争之路的危险。在历史教育中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爱平 《考试周刊》2013,(96):120-120
<正>提起历史学科,许多学生都很喜欢。喜欢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历史故事性很强,学习历史就是看看故事,很有趣。二是历史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发生过什么就行了。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解:其一,历史不是故事汇,而是一门科学知识学科。其二,历史的学习不应止步于了解,而要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学会真实地看待历史,从而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观?怎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笔者多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对帮助学生走出上述误区,培养正确的历史观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荣辱观的主阵地。这就需要教师有激情、有正确的历史观,并在教学中以正确的情感倾向引导学生,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作为历史教学点的终极目标,才能使历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是多元的,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与史料进行对话,形成对历史事物的立体认识,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8.
何新平 《教师》2010,(28):59-59
读史明智,历史教学与有效提高公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关系,历史教学关系到人们在工作中用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历史经验指导自己实践的大问题,对于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历史教学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历史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思潮和思想以网络的形式迅速地传入学校内,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导致了历史观念的混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科学、合理和客观地看待。因而,我们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用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将历史观的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从而经得起各种负面影响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避免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干扰和破坏,迫切需要人们深刻把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并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抵御:一是在网络空间里,强化高校自媒体管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挤压错误社会思潮生存空间,抢占自媒体高地;二是在理论课堂上,站稳高校课堂阵地,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批驳错误社会思潮基本主张,树立正确历史观;三是在社会实践中,重视实践育人,坚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厚植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不论在什么时代,历史教学都要应对整个社会对历史的看法,客观地教给青少年正确的历史事实。当前,互联网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脸书、微信等"群聊"互动的自由状态下传播,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集中地摆在人们的眼前。历史教师要开拓好、坚守好互联网这个新战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3.
历史决定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观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历史决定论的缺陷和不足表面上看是对决定历史终极因素的错误定位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思维方式在历史领域中运用的结果,是对人的本性的错误认识的结果。这种不足是历史决定论的理论范式自身无法克服和超越的,只有在历史观中引入价值论范畴,实现历史观范式的根本转变,历史决定论的不足才能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4.
一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这样的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历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历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其所理解的人...  相似文献   

15.
保罗·蒂里希是西方著名的存在主义思想家。他的历史观在历史的双重性、历史的时间与空间、历史进步和历史的主体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蒂里希对于历史的研究是自我反思式的。在他看来, 现在的人们对历史的各种体验有助于提高人们 “思想的深度”和 “存在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彻底驳倒其理论根基,批判其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方法论和英雄观,揭露其理论基础的荒谬性.面对这种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对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潮,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虚无捏造;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从学理的角度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有利于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  相似文献   

17.
自卢卡奇以来,把人设立为历史主体并把历史看做主体-客体的同一,已成为解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一种流行的模式。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的相关论述认为,虽然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马克思从未把人设立为历史主体。事实上,这种解释模式远离了马克思的科学历史观,并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解释引向了歧路。  相似文献   

18.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社会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必然推论。此种被学术界长期所忽视的观点对于理解马克思晚年倾心研究上古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有裨益。对于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才能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是国家政治制度合法性的重要来源,要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贯彻落实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使之入脑入心,从而实现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必须注意澄清近现代史领域的虚无主义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彰显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形成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赓续与发展是其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重拾、强化和彰显自信的历史进程是其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政治根基、群众基础、物质前提基础之上的自信,集中体现为党对自身发展历史的充分肯定和整体认同的情感态度与精神状态。新时代新征程坚定历史自信需要强化正确的历史认知,坚持科学的历史自省方法,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