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芯     
正波伏娃说每一个自杀者死后如灯芯般垂落的身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人在弥留之际心里想的那些事;社会学家涂尔干也对自杀现象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自杀成了中国社会第五大死亡原因(这当然不是涂尔干的结论);南京设立了国内首个对自杀者的援救组织……提到"自杀"一词,我心里感到如此漠然。  相似文献   

2.
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最好的办法不是关注自杀本身,而是应当更广泛地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杀.同样,防止高中生产生心理危机最重要的不是关注危机本身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高中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这样方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虽然危机只在一瞬间发生,但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可能已经酝酿了很久.为此,了解高中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危机,能更好地进行危机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正>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所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他告诉我们,儿童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单独发生的、毫无意义的,这些行为体现了儿童内心的诉求,哪怕这些心里的诉求儿童自己根本不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指向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儿童的教育教学,我们应站在儿童的视角,发现儿童,理解儿童,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让儿童学习走向“自适区”,促使儿童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报上刊登自杀的消息,通常是被禁止的,然而,下面要谈的是我个人的自杀问题,因此,我希望威严的官府,不仅能高抬贵手,准予报导,甚至还能为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自杀庆幸。我曾一度得了自杀狂症,心里总想着自杀。我的第一次自杀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纪录片《幼儿园》反映出在幼儿园教育中,"听话的儿童"才是好儿童、儿童是知识的容器、儿童是幼稚无知的等不科学的儿童观还普遍存在,可见尊重儿童天性的儿童观需要回归。而拯救与回归的起点就是充分了解儿童,蹲下身子耐心倾听儿童,而不是想当然的以自身固有的观念去看待儿童。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其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幼儿教育之中,他用自己一生辛勤耕耘的硕果向我们揭示了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的内涵。一、确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条件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陈鹤琴深入到儿童世界之中,通过认真的观察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了科学的认识。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  相似文献   

7.
观点     
《宁夏教育》2004,(2):6-6
■家呼吁制定国家预防自杀计划中国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自杀已成为中国15岁至35岁人口的第一位死因,每年还有13郾5万未成年人经历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的伤痛。这些令人痛心的数据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中心与干预中心新近公布的,它提示全社会都来关注国民的心理健康状态。在“中国国家预防自杀计划”研讨会上,与会中外专家指出,必须通过社会各界的协作努力,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了解并转变对待自杀的态度;要培训从事自杀预防活动的专业人员,建立高危人群的社会支持网;学校也应培训儿童处理应急事件的技…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儿童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俗话说,三年一代沟,也许事实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对孩子我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只是我们的一些主观臆断,我们所认识的孩子只是我们心目中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为儿童上课,不为教案走课。10多年前,我的公开课教学还没有出道。一次参加外地研讨活动,与特级教师薛法根先生同住一室,我悄悄地问他:"怎样才能上好公开课?"薛老师思考了片刻,告诉我:"为孩子上课。"我把这句话记下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儿童生根在心里,去为儿童上课,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心里一旦有了儿童,真正为儿童上好课,就可以上出一节儿童喜欢的课,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如果每堂课不是为了考试而上课,而是想着为儿童上课,在公开教学时便能自然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始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里特征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我们就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对儿童探求新知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钱维 《江苏教育》2014,(10):64-65
为儿童上课,不为教案走课。10多年前,我的公开课教学还没有出道。一次参加外地研讨活动,与特级教师薛法根先生同住一室,我悄悄地问他:"怎样才能上好公开课?"薛老师思考了片刻,告诉我:"为孩子上课。"我把这句话记下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儿童生根在心里,去为儿童上课,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心里一旦有了儿童,真正为儿童上好课,就可以上出一节儿童喜欢的课,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如果每堂课不是为了考试而上课,而是想着为儿童上课,在公开教学时便能自然地融入“为儿童教学”的理念,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美丽角     
教师对儿童的关怀首先表现在善于做到不让他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地愿儿童好,就是要阻止邪恶进入儿童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的心灵外。如果你心里对每个儿童都抱有这种焦虑不安的关切,如果每个儿童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性、一个独特的人  相似文献   

13.
整个小学教育是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基础上的。在传统教育中,儿童并不是很重要的,以至于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儿童,并且提出了“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儿童是完整而又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等观点。一批一线教师开始实践、探索以儿童为本的教学,或称之为“儿童语文”,或说“服务型课堂”.或言“走向儿童需要的教学”..因此我们先后组织了“儿童语文课程”“服务型课堂”“怎样了解儿童的需要”等多个沙龙,以深入探讨走向儿童为本的教学与课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了解孩子心里想些什么,适时给予启发和指引,做孩子人生之旅的典范和灯塔。  相似文献   

15.
"死"这个意象在白先勇的小说中频频出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意义.作家不厌其烦地用自杀这一手段来实现对死亡的寻求,并让小说中的人物通过自杀来挣脱命运,追求理想,这是否说明了自杀在作者的心里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涵义,并表现了作者本身试图对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正对儿童来说,数学是今后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但儿童并不是生来具有这种理念,他们最初是为了了解周围的世界,以自己的眼光来学数学的。可以这样说,儿童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数学的氛围中,以前我们的教学似乎轻视这一点了,儿童因为生活而了解数学,而不是因为数学而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炼数学,从儿童的世界里寻找数学的共鸣点。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孩子谈blo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了解孩子心里想些什么,适时给予启发和指引,做孩子人生之旅的典范和灯塔.  相似文献   

18.
宋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儿童青少年自杀率迅速增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今天,邀请诸位,就校园中儿童青少年轻生自杀这一沉重的话题展开多维度的解析。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缘由,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死”这个意象在白先勇的小说中频频出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意义。作家不厌其烦地用自杀这一手段来实现对死亡的寻求,并让小说中的人物通过自杀来挣脱命运,追求理想,这是否说明了自杀在作者的心里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涵义,并表现了作者本身试图对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儿童总是通过行为表露情感的。有时坦率而直截了当,有时却很难识别。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儿童的行为,而不是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或急于判断其行为的是非。否则,就不可能通过行为去了解儿童的情感。一、儿童的情感可以在言语中流露出来儿童适应新环境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要了解儿童的情感就要仔细观察儿童在新环境中的行为。儿童的情感可以从走路、奔跑、手的动作以及姿态等等行动中暗示出来。当我们和儿童一起走路时,有的儿童会紧紧抓住我们的手指,这表明他情绪紧张需要帮助;有的儿童会把手松松地放在我们手中,这暗示他对别人从来不主动地表示亲热;有的儿童对人热情,你紧握他的手,他也紧握着你的手,这表明他虽然喜欢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