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武 《学语文》2009,(6):5-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指将研究性学习和现代教育理论引进初巾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途径和课内外开放的阅读情境.采用探究或研究的学习方式.围绕问题,利埘各种阅读资源,主动搜集、筛选、整合信息.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并进行思想表述、成果交流。其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亲身阅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和进行大语文综合学习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让阅读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黄蕾 《考试周刊》2011,(62):57-5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要让学生用真情去读.把自己的“情”融进文中去: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要去揣摩作品的描写角度。体验作者的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心灵也会受到极大的触动.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潮”才能真正进发出来,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课堂的魅力之所在,真正地读出自己来。  相似文献   

4.
邓昌新 《中学文科》2005,(12):11-1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凤 《青海教育》2004,(1):40-41
《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我们将如何落实《语课程标准》,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相似文献   

6.
肖静 《语文天地》2010,(5):28-29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教学指的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的研究性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教学阅读教学的改革,不管是阅读应用体,还是学作品,在完成阅读的“认知理解、情感体验、再造形象”三个阶段时,就综合地调动了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形象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为中专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存在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亭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关  相似文献   

9.
范铮 《沧州师专学报》2011,(3):88-89,112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学理念,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修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以“研读”代替“讲读”、以“课题”统领“问题”、以“拓展阅读”取代“封闭阅读”。研究性阅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作为一个心灵自由的阅读主体,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愈来愈显得重要,“读风”盛行起来,有“读”占螯头之势。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目标、阅读策略都作了详细的要求.强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一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县有感受、理解、欣赏相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明确写着:“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不是哪个年段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赋予阅读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如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找到阅读的感觉,从阅读中得到营养和教益。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4.
蒋秋云 《考试周刊》2013,(87):40-4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其后的“教学建议”中又教导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从而激活阅读教学,使之成为充满着心智对抗、思想碰撞的一潭“活”水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阅读理念。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之一,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阅读教学“课程目标”还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防止离开具体文本进行所谓的讲解,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根据语境揣摩语句涵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涵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鉴赏”部分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应该看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确实存在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自我感悟自主体验,忽视学生阅读个性发展的偏向。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面貌开始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8.
刘蠡寒 《教书育人》2007,(12):28-3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旬”“做出自己的判断”等中小学中九个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显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朗读感悟,具体地说,就是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评价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感悟、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