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运用计算机工具软件Excel及Origin处理实验数据及绘图,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理化学实验教材“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中毛细管与液面相切难控制、毛细管鼓泡速率难控制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由注射器代替滴管控制液体加入量,较容易使毛细管与液面刚好相切;采用带活塞的锥形瓶与注射器联用取代滴流瓶控制减压操作气泡形成的速率;用计算机取代人工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图.改进后的实验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非正常状况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状况作了分析,进而指出了其对应的处理方法,用以指导学生实验,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性。对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大气泡法测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最大气泡法测定乙醇溶液表面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最大气泡法测定乙醇溶液实验中体积分数法和称重质量分数法配制标准溶液的优劣,分析套管外循环水恒温实验和支管烧瓶直接恒温实验的差别,并找寻本实验浓度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称量法配制标准液比体积分数法好;测定管直接恒温比外循环恒温效果好,低浓度范围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作者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对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利用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大可能避免实验失败,并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是高校物理化学实验中很重要的一个实验。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对这个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一研究、分析、讨论,分别从如何保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调节气泡的速度和状态、实验需要注意的诸多问题和实验的细节等方面仔细研究讨论,提出诸多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与实验效率的方法。对这些方面给予关注,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时迅速掌握实验的重点难点,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实验收获。  相似文献   

8.
用最大压力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时,习惯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密封口的表面张力仪和一个密封口的抽气管,经减压来产生气泡。这样做的结果是要用到两个密封口的设备,给实验难度和购买仪器的费用带来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改变实验的构思方向以解决以上问题。一、测量原...  相似文献   

9.
测定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溶液的介电常数和折光率,通过计算获得溶液的密度.根据Clausius-Mosotti-Debye方程,求出乙酸乙酯的偶极矩为1.79D,与文献值(1.78D)非常接近.此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样量少,低毒性,速度快,实验数据线性好和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在化学实验"溶液表面张力测定"的数据结果处理中,常规的手工绘图计算误差较大。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微分中值定理"理论计算曲线斜率,结合普通计算机自带的Microsoft Excel"函数计算"程序处理实验数据,过程和结果明了、简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在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时,其中最关键的两个操作步骤:一是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二是使气泡由毛细管口成单泡逸出,并控制气泡的形成频率.这两步操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准确度.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中所介绍的一些实验装置不易操作,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为此,笔者作了两点改进:一是将单管式测定改为双管式测定,先把A管中的待测液全部压入B管,然后通过挤压玻璃球慢慢放气,调节液面使之与毛细管端面相切.操作简单准确;二是将分液漏斗滴水改为用医用吊针注射器来控制水的流量,从而能使气泡成单泡逸出,而且容易控制气泡的形成频率.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溶液表面张力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正丁醇(n-G4H9OH)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与改进,用改进后的方法计算得到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与文献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现行教材中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装置进行理性分析,并进行绿色化改进,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最大气泡法测溶液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处理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最大气泡法测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实验的数据处理,用希什科夫斯基模型拟合了σ—c关系曲线,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后的处理步骤简便,并用外推法确定正丁醇分子横截面积,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高三化学(限选)中“CuCl2溶液电解实验”的课堂演示装置,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在U型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个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与电源下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电流表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覆盖上一层红色物质,阳极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在课堂上演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氧化硫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实验易出现异常现象的不足,经实验探究得出,用CaCl2溶液替代BaCl2溶液,更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实验功能,并可避免使用重金属盐,使实验更环保;所用二氧化硫溶液无须临时配制,有利于实验的准备与药品的节约.  相似文献   

18.
对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进行了拓展,将体系由单一的正丁醇溶液扩展成正丁醇、异丁醇和叔丁醇一系列同分异构体。分别测定了3种醇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拟合实验数据进而计算得到了单分子的占有面积,并与chem3D软件的理论模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求得吸附量和单分子占有面积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区分分子纳米尺度的结构差异。实验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微观的具象认识,并对表面吸附实验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借助干电池、音乐芯片、回形针、输液管和手机测声软件,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进行了改进.通过测量音乐芯片发出声音大小的分贝值来判断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起到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再次对实验作改进。通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注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用水作空白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对反应后析出的晶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证明:饱和碳酸钠在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析出晶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认为只要控制好反应条件,本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