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胡同     
上海人住着石库门房子,北京人住着四合院。上海人走着弄堂,北京人走着胡同。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胡同”,据说这蒙古语的意思是指水井。大概当时每条胡同里都有一眼水井吧。如今去那些最古老的胡同走走,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先生《胡同文化》说的是北京城里的胡同。“胡同”是北方话里的词儿,跟南方人说的“弄堂”或“里弄”是一个意思,指的是比通衢大道小一些的街巷。当然,现在有的大路也叫“××胡同”,那是城市发展,小街变成大街的缘故,我们不去说它。“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语文课本附了四种说法(选自《北京风物游览典故》),我们不妨调其次序,辨其真伪,弄明白“胡同”的来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宛署杂记》卷五:“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张清常《漫淡汉语中的蒙语借词》:“‘胡同’在蒙语中本是‘水井’。”二说不尽同:一说取会意,一说取谐音。有一点相同:“胡同”一词出自胡人或具体作蒙古人。元人杂剧中,“胡同”一词屡见。《小尉迟》第一析:“你便有那银山铁壁数千重,杀的你人似血胡同。”  相似文献   

4.
小街     
“水果,水果,便宜卖了啊……”小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有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服装的,还有卖泥人风车的……这便是我们家门口的小街。说它是老街,它又没有天安街那么壮丽,但说它是胡同,但又比胡同宽敞。所以我们叫它小街。我非常喜欢的繁华景象,但是我更喜欢小街宁静时的景象,周围是一些古香古色的建筑,是一些商店和饭店。白天时,小街恢复了寂静,偶尔有一阵清脆的车铃晌起,或是听见小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去北京,常在礼士胡同东头一家宾馆下榻。早晚散步,出胡同东口,跨过南小街,沿着人行道向南走,不足三站的距离,就到了如今已经拆除了的赵堂产胡同旧址。当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就住在这条胡同西口路北的15号。1980年一个晴暖的冬日,我在这里第一次采访诗翁。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位于东城腹地朝内小街,是一处隐匿在胡同深处、闹中取静的前院后楼花园式建筑。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此址设正白旗觉罗学。此后历经朝代更迭,仍作为学府保留至今,是东城区最具历史的小学之一。  相似文献   

7.
育德中学是冯玉祥在二十年代初期任陆军检阅使期间,在北京为其所部的官佐子弟办的一所中学,地址在西直门内南小街井儿胡同,后迁至现属北京市大兴县的南苑团河。该校的校训是冯玉祥制定的“勤工苦读”,学校有工艺班和普通班,学制四年。工艺班分木工、皮革、编织等专业;普通班的学生除学习文化课外,也必  相似文献   

8.
<正>四块玉,是元曲曲牌中的一个名字,也是北京胡同的一个名字。作为一条老胡同,这个名字在明朝就存在。当初,为这条胡同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元曲曲牌"四块玉"这个名字,只能是一种揣测和联想了。我对四块玉这条胡同一直充满感情。20世纪90年代,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  相似文献   

9.
四块玉,是元曲曲牌中的一个名字,也是北京胡同的一个名字。作为一条老胡同,这个名字在明朝就存在。当初,为这条胡同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元曲曲牌"四块玉"这个名字,只能是一种揣测和联想了。我对四块玉这条胡同一直充满感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在光明小学读书,放学回家,抄近道,就是走西四块玉胡同。那时候,他刚刚学会骑自行车,骑得正来劲儿,特别愿意在这样弯弯曲曲的胡同里骑车,游龙戏凤般显示自己的车技一  相似文献   

10.
减压舱     
《父母必读》2010,(9):133-133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从现在开始,改变说话的方式;妈妈的手,你多久没有握过了?从现在开始,对不了解的领域做一番探索和研觅;到一个离你很近但从没去过的小街或者胡同转一转;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由此形成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就是  相似文献   

12.
仲玲 《生活教育》2011,(17):48-51
"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灵魂,要有一种思想的支撑",面对着眼前这位优雅知性而又充满热情的女校长,听她侃侃而谈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你不得不为她对教育的那份爱与执著而感动。杜军,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就是她在短短的5年之内使一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胡同小学成为今天蜚声国际的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13.
老街一游     
今天,我去了下街——一条古老、安静、祥和的街道。像许多年以前的妈妈一样,我踩着芬芳的泥土从这古老的街道上走过。这条小街两边都是古老的房子。房子顶上铺着古老的瓦片。瞧,那房檐瓦,前面还有一个小尖,尖上刻着罕见的花纹。这条小街边的一个小院子里,长着一棵高大茂盛的芙蓉树,树下放着小凳子,这些凳子上有的放着不知用什么叶子做的小扇子,有的放着小匣子一般的收音机,还有一个凳子上躺着一只懒洋洋的小猫,想必这是人们的乘凉之地,仿佛老北京的四合院一般安谧、祥和。我进了一个小胡同。胡同两边的墙很高,高得让你感觉顺着墙就可以爬上…  相似文献   

14.
[设计说明] 作者汪曾祺说,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读他的<胡同文化>,就有这样的感觉.因此笔者在课堂设计时努力体现"快乐语文"(米卢有"快乐足球",我们也应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了解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快乐中体验感情,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怀旧感伤理智超脱的情怀;在快乐中品味语言,体会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然后在快乐中拓展开来,由远及近,从北京的胡同文化联系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中央台多次报道过的江山市廿八都镇"飞地文化".在初步的介绍后将此确立为班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保定市菊胡同幼儿园,始建于1946年,初名为冀中保育院。1949年更名为"河北省保育院",1957年改名为保定市菊胡同幼儿园。菊胡同幼儿园的历史是深沉而厚重的,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许多革命者的后代从这里走出,让它成为革命的摇篮。如今,这所浑然散发着独特文化风格和深厚情感的园所,在"一切为了孩子"这一光荣传统的精神引领下,不断探索幼儿教育的真谛,于"爱"中传达深刻的教育内涵。多年来,幼儿园弘扬艰苦创业、锐意开拓的优良传统,讲求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16.
《胡同文化》是一篇描绘北京胡同文化的风情散文。作者通过对胡同命名、习俗、居住在胡同中的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胡同的衰败等的描述,赋予了胡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对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描绘的同时,文章还表现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厚感情及作者对胡同之没的淡淡伤感。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胡同文化》,以一个老北京深邃的眼光分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对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必然消失,隐寓了复杂难言的感情。文中写道: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故先生在结尾处用乌衣巷、虾蟆陵两个典故进一步渲染了胡同的衰颓,读之顿生梓泽丘墟之感。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陶冶,又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虽已预见到在现代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北京胡同的没落是必然的,但总有一种伤感、怀旧…  相似文献   

18.
水井爷爷     
我们村有一口水井,已经有一百多岁了.村里人都叫它"水井爷爷". 圆柱形的井口是用砖头砌成的,井口四周用铁皮包着,铁皮上深深地刻着一圈铁环."水井爷爷"的口不大,但是肚子却大得很,容纳的水不但足够我们整个村子使用,而且还有余.  相似文献   

19.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  相似文献   

20.
胡同的由来     
到北京不到北京的胡同看看,那您可太遗憾了。北京的胡同里蕴含着浓郁的平民气息,多彩的百姓风情,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有街、巷,称谓大体相同,某某街,某某道,而只有北京叫“胡同”。胡同一词的由来至今有几种说法,但都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关。   第一种说法是: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大家熟知现在我国内蒙古省会名称是“呼和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后,建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街巷也称为“浩特”,后被京城汉人读成了“胡同”。   第二种说法是:“胡同”本是蒙古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