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的消息编辑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 "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缘由.  相似文献   

2.
报纸上的消息写得一般化,这是个老问题了。近些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消息明显比过去短了,新了,以现场短新闻为标志,为消息的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应当看到,报纸上质量上乘的消息仍然较少,而一般化的消息较多,长风亦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记者、通讯员不大重视写消息,认为是雕虫小技,没啥写头,没有分量,而喜欢写通讯等大块头的东西。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近些年有的新闻单位在评职称、评先进时,比较看重大块头,长通讯,谁的长篇报道多,就意味着干得出色,就有竞争力。因而形成了好消息少,千文一面  相似文献   

3.
消息是报纸上出现得最多的新闻文体。读者主要是通过消息来了解外部世界。因此,写消息除应注意指导意义与思想深度外,还应写得生动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我们《西药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追求与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把主要事件及其本质特征写进标题,使读者看到标题就能了解消息的内核,产生把这则消息读完的欲望。如去年3月10日的一  相似文献   

4.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光 《记者摇篮》2001,(10):27-27,39
问:我是一名初学新闻写作者。在写消息时。总是写不好导语。请问老师。怎样努力才能把导语写得精彩些?  相似文献   

6.
在报纸上,消息是一种最常见的报道形式,对记者而言,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由于"司空见惯",加上消息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在写作形式上变化不大,所以,某些记者将它视为"小儿科",写消息时不甚讲究,一挥而就,草草了事,但忘记了一点:写好消息是记者重要的基本功,实在大意不得,小视不得。今年4月份,笔者赴岳阳参加2001年度全省报纸系统好新闻评选会,在阅评参评稿时发现一批优秀的消息,顿感有必要向大家做个推介。下面,挑其中三篇较有代表性的佳作稍作评点,并结合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呼东荣 《新闻知识》2013,(1):111+92
美国一著名新闻学者说:"导语是记者展示自己杰作的‘橱窗’,如果记者在写作导语时没有表现出水平,那他就是没水平。"在消息写作实践中,许多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具体写起来不重视或者说重视得不够。笔者就自己荣获陕西新闻奖的几件消息的导语写作予以分析,期望能对爱好消息写作  相似文献   

8.
在诸多新闻体裁中,消息是最常用的体裁,怎样写好它、写活它,一直是人们不断探讨、实践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消息尤其是广播电台的消息,就那一两百字,写起来很容易。其实写好消息很难。写好通讯的记者大有人在,而写好消息的记者又有几人?在每年的好新闻评比中,我们经常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送评作品绝大部分是通讯和特写,而发播量最大、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最广泛的消息稿却少得可怜。评选结果更是令消息气短,排名在前的几乎都是大块头的通讯和特写。以至首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消息一等奖的一个名额不得不虚位以待。消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消息为什么要短?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众所周知,大多数读者工作十分紧张,每天能抽出来读报的时间很少,但他们又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国内外大事和各种信息,因此大多数读者要求消息短,简明扼要。另外,消息短了,可以多登一些别的文章,多传递一些信息。 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才能写得快,只有快,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也只有短下来,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令读者赏心悦目。 短消息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什么消息短不下来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观念问题。在过去,“重要消息…  相似文献   

10.
写消息,在一些人看来很容易。其实写好消息最难。写好通讯的记者大有人在,而写好消息的记者,屈指可数。写消息难,最难一点就是它短。要在很短的篇幅中,把事情说得很生动、很吸引人,很不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多。例如把语言搞得精炼些,就是一种办法。但写好消息最基本的还是选好角度的问题。其中,选好“接近点”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请看这样一条消息的修改。第一遍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修改,是在文字上的修改。第二遍是改写,即在角度上有一些变化。先看第一遍修改,改过以后,自然是好多了。现  相似文献   

11.
我刚搞新闻报道时,启蒙老师告诉我,写新闻要学会掌握多种“武器”。要学会写消息、通讯、小故事,还要学会写言论,甚至连不属新闻管的小小说、散文、诗歌,也要学写。初学写消息时,老师讲要写好导语、背景材料、主体、结尾等,我似乎并没有听明白,写稿时总是找来几张报纸,凡带有“本报讯”字样的稿子,都认真去看,去研究分析,看它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然后就比葫芦画瓢,写自己的“消息”。每写一篇都这样去看别人的东西,看得多了,写得多了,就学会了写消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时,我曾两次参加县级台站广播新闻节目抽查评比。从抽查到的连续五天的新闻节目来看,一些编辑对新闻提要的写作大多漫不经心,泛泛而谈,听众听了之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广播新闻提要做到先声夺人是非常重要的。消息写得再好,提要写不好,将引不起人们对下面新闻的收听兴趣。  相似文献   

13.
前些天去参加一个会,散会时随口对另一家媒体的一个朋友说了句"要回去写消息",朋友笑着回了句"副总编还写啥消息"。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记者可以不写稿子? 以我的感觉,或者干脆说就是一种现象,当了"官"的记者可能就不写稿子了。我真的观察过,一些报社原本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活跃的记者一旦被提拔了,有了一个挺像模样的职务,从此便是看别人写稿多,自己动手少。我真的想不通这是为什么。是没有了激情,还是失去了冲动,或者是干脆从此就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写好了一个导语相当于写好了一篇消息。”这话很有道理。一篇消息能否紧紧抓住读者,导语至关重要。同样一条消息,导语写得新颖别致,精彩动人,就能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目光。反之,导语写得刻板老套、平淡乏味,读者看一眼便兴致全无。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顺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  相似文献   

16.
读者普遍要求报纸上的文章(包括消息),写得更短些。有的人总认为,某些文章可以写得短一些,而另一些文章“命定”短不了,比如议论的文章、叙事的文章、抒情的文章……就难以写短。果真如此吗?不妨请教一下古人。自从司马迁撰《孟尝君列传》(《史记》)后,“孟尝君能得士”之说,便成定论。后来,王安石写了一篇翻案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教科书,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论及了提炼主题的问题。有的说“每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主题”,“哪怕只写几句话或一句话,也有它的主题”。有的表述得更彻底:“没有‘无新闻主题’的新闻”。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谈到了“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  相似文献   

18.
刘勇 《新闻界》2000,(2):53-53
提倡写短消息 ,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40年代开始 ,中央宣传部门就不止一次的要求把消息写得短些 ,再短些。消息写得长 ,这是不少新闻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症 ,喊一会儿 ,短一阵儿 ,然后还是习以为“长” ,该长则长 ,该短也长 ,想长便长了。现在 ,一两千字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由一版转至二版的消息也已司空见惯。这种“长风”不仅中央大报有 ,地方小报也有 ,较为严重的当属不大不小的产业报了。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 ,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 ,才能写得快 ,只有快 ,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也只有短下来 ,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 ,令读…  相似文献   

19.
消息报道与其它新闻体裁相比,具有精要、迅速的特点,是引导舆论、服务大局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 每当和同行们谈及要写好消息的精品时,一些人总是说,我经常活动在基层,采访的总是一些平常小事,没有好题材,怎么能写好消息呢?我的体会是,在采写新闻报道时,不仅要追求不同凡响的重大题材,而且要善于采访在人们寻常可见的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20.
短消息也能写得生动活泼消息一般都很短,长的七八百字,短的二三百字,简讯只有几十个字。正因为短,要想写生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肯下功夫,短短几百字的消息仍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感人。短消息要想写得生动一些,得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注重写事实。构成新闻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最新鲜、最感人的事实。只要把事实写清楚了,稿件的生动性也就有了。写事实,并非平铺直叙地讲过程,而是要注意截取最能反映主题、最能打动人心的那一段。这就像采茶姑娘采茶一样,要掐嫩生生、毛茸茸的茶叶尖儿,别把枯黄的老叶子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