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院(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既有利于发挥政治作用,又有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既有利于推动院(系)科学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能力。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围绕"落实四个到位、推进四项优化、坚持四种形式、注重四个结合"路径,从学习引导、制度设计、投入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  相似文献   

2.
在省属高校中,教学团队是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形式。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之间既分野又包容:它们目标指向不同,普适性不同,学术组织内部结构、行为、文化不同,任务周期不同;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包容。基于"质量工程"意义的省属高校教学团队模式的建构包括三个层次:跨校、院、系的虚拟型顶级团队;院、系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教研室为主体的实体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正>郑薇薇在《教育与职业》2016年第4期中撰文,介绍了现代大学基础组织的属性,阐述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基础组织结构的构建准则,并提出了应用技术型大学两种基础组织结构的模式。首先,作者介绍了现代大学基础组织的属性,主要包括:1.大学基础组织结构的属性,从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现实情况看,其普遍采用"校———院——系"三级运行模式,院、系两个层次成为大学  相似文献   

4.
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探索和创新.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共同"属性主要体现在党政耦合、集体负责、联席决策和分工合作.目前在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认识和实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在完善运行机制中加以解决.完善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关键在于按照规范有效的原则,构建党政耦合机制、共同决策机制、核心保证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工作站模式,全面覆盖学生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实现教学环节有效衔接.该模式呈现三个层次递进:建设内容的"实"、建设模式的"新"、建设机制的"活".它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顶岗实习的几个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高职院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的效率,为高职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208-212
针对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存在的"校—院—系"三者定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的思路,并在该体系中采用4层架构方式实施分层次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分解为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4个层次,并分别在专业系部、二级学院及校级机构中分层次、分类别实施,从而形成金字塔式双创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惠及更多学科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诸多新特点和新挑战.对此,必须从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服务职能的调整,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和高校学校工作制度的完善四个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机制,使机制中的"理念--职能--人员--制度"四个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的院(系)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特点,提出了在地方性普通高校的院(系)实行"院(系)务委员会领导下的党政分工负责"工作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成材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高师院校创建学生特色社团是促进学生达成教师专业化目标所不可缺少的.所以,高师院校应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来设置一批区别于非师范院校的特色社团.这些特色社团可分三个层次:以班级兴趣小组活动为基础,以院(系)级社团为主阵地,以校级传统社团和跨学科社团为提高.高师院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并应加强对社团的管理,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生为主体、高校教师为主导,构建"三层四步"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三层":院(系)层面,科协日常培训,夯实基础;校级层面,创新基地训练,提升能力;省级层面,组织专家和优秀指导教师到各高校巡讲、培训,拔高能力。"四步":以兴趣驱动为手段,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提高综合设计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抓手。本文把"三层四步"教学法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以期使创新创业活动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相似文献   

11.
紧紧围绕本科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从整体拓展基础实验课创新教育功能入手,提出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创新实践"三个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立足于适应、发挥和发展本科学员的实验能力、工程经验和创新思维这一基点,建构了协同式教学三同步、实训式教学三层次、贯通式教学三阶段的教学组织方式,并通过建立健全"四个机制"的运行保障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基础实验课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先进制造技术背景下技术型人才智能结构及其培养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制造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知识型技术.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亟需高层次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智能结构包括智能要素和智能水平两个维度,智能水平分为基础层、胜任层和发展层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可以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种要素.促进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包括:实现技术教育的层次高移;建构三位一体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技术型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科研管理的三个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院、系两级科研管理,其根本目的是调动系(部)领导、教师这两方面的积极性.因此,突破认识误区、突破管理模式、突破职能定位,发挥系(部)科研管理的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三个突破入手,阐述了院系两级科研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将校内课题及为企业服务的横向课题审批权、管理权、成果转让权下放以及理顺宏观与微观、规范与自主,目标与导向、特色与服务、科研与教学五个关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落实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构建监督制约机制三个方面,探讨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院(系)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把高等学校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可以精简学校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转变其职能.高校应该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校一级机关简政放权,扩大院(系)的自主权.本文介绍发达国家高校采用两级分权的内部管理体制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担负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学科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科竞赛驱动的"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一二三四"理念和思路构建的,即一个目标、二个面向、三个结合、四个支点,包含了目标层、路径层、机制层和成果层四个层次."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以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实践中得以落实.构建完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协作机制和宣传机制能够保障"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学院建制与管理分权——从国外名牌大学经验得到的启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在进行校、院、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理顺教学科研组织管理体制。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 ,明确校、院、系 (所 )的管理职能 ,降低管理重心 ,调整管理跨度 ,规范管理行为 ,激发各级组织的活力。具体到每所大学 ,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设哪些学院 ,二是校、院、系三级各应有哪些权力。本文特针对这两个问题 ,介绍国外大学的一些情况 ,供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参考。  一、国外名牌大学学院设置的两种模式  国外名牌大学的学院设置 ,可归纳为以下两种最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可称…  相似文献   

18.
高校院(系)属资料室和教学一样同处在服务一线,导读工作在高校院(系)属资料室读者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提高人才素质中起着引导、启迪、渗透、强化的作用.因此,做好高校院(系)属资料室导读工作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室教育职能和情报信息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资料室工作人员探讨和加强资料室的各种职能和服务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是由内在层面的修养、临界层面的能力、外在层面的核心能力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其素质结构体现在素质要素的排列顺序、水平分布、立体构系、组织形式四个方面。本文对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进行科学分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科学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面向企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高职"系司所"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作为"工学交替"类型模式的一种,以系(二级学院)、公司、研究所(院)作为模式运营载体,理顺各参与载体的职责。该模式的探索实践解决了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了成体系的教育教学方案。运用该模式后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获得了三点经验启示,并指出了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