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的第一个师父》这一鲁迅临终前念旧名文的疏证与考辨,发现这一文本的15个注释中的8个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注释;而且要使这一文本的注释显得完善,尚需增加9个新的注释.“05年版”的注释虽然比起“81年版”来,因时代原因出现的问题得到了纠正,但总的来看差别不大.因此,尽管《鲁迅全集》比现代中国任何其他作家全集的注释都要详尽,然而问题仍然很多,本文的疏证与考辨就是为将来出版的《鲁迅全集》的注释更加完善而做的前期工作.最后我们从这一文本的文体着眼,认为对鲁迅作品进行重新分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文体上是历史小说的创新。关于历史小说这一文学体裁,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序言》中曾有这样的界定:一类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的所谓“教授小说”;还是一类就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称之为历史题材小说。前一类也就是传统的历史小说,用史家笔法创作,鲁迅先生认为它“很难组织”;后一类的历史题材小说,就是《故事新编》的八篇,表现出与传统历史小说截然不同的风格——鲁迅先生自称为“油滑”的。这一类小说,是一种崭新的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3.
1924—1926年里,鲁迅创作了《彷徨》、《野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及《坟》中的部分作品。三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呈现的精神面貌殊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文体要求外,更是作家主体复杂心理构成的表征。在原有心理基石和现实生存“场”的酿造下,悲剧意识和自我意识是这个时期鲁迅创作心理构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关于鲁迅的名和字,几种“权威”的说法,都显得有点混乱。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生平著译年表》正文第一句称:“取名樟寿,  相似文献   

5.
杂文浅谈     
杂文是“五四”后新创的文学样式,还是“古已有之”的文学体裁?对这个问题,有人说:“杂文……是适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有人说:杂文是“古已有之”的,因为鲁迅早就在《且介亭杂文集·序言》中指出过。我们认为,作为一种文体的杂文,不是“五四”后才产生的新文体,而是古已有之的,问题只是古代没有杂文这个名称而已。不过,我们说的古已有之的杂文,与鲁迅当年解释过的“古已有之”的“杂文”的含义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定体,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上一期我们提到,审题的第一要求是切题,就是使所写文章与所给文题的中心相符合。除此之外,审题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依据文题恰当地确定文章的体裁。高考《考纲》对文体的要求表述为“符合文体要求”。所谓符合文体要求,就是考生所写作文既符合题目要求,又符合该文本身的体裁特点。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定体”,是要达到上述两点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上述两点要求呢?其方法技巧,我们可表述为“三点依据.两种规范”。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生长在可为中国模范的名城里的杨荫榆女士和陈西滢先生,真是洪福齐天”一段文字。《鲁迅全集》(1981年版)注:“模范的名城”指无锡。陈西滢在《现代评论》发表的《闲话》中说,“无锡是中国的模范县”。鲁迅后来写的散文《无常》中又有如下文字:“凡有一处地方,如果出了文士学者或名流,他将笔头一扭,就很容易变成‘模范县’。”《全集》注又说:这是对陈西滢的讽刺。陈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对《鲁迅手稿全集》和鲁迅博物馆馆藏鲁迅书信的附件进行考释,指出鲁迅书信中的一些附件都是鲁迅原来书信的组成部分,应当和鲁迅的书信一起收入《鲁迅全集》e_q-,这样才能保存鲁迅书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诗学语境中文体概念的所指内涵有一个温长的建构、离析和积淀的过程。《文心雕龙》中“文体”一词的所指内涵主要有三:体裁、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刘勰这种广义文体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多为人们所采用,这之前是广义文体概念的建构时期,人们大多是在体制、体裁意义上使用“文体”一词。唐宋以降,尤其是明清两代,刘勰广义文体概念开始变得狭义化。其主要标志是离析,一方面,语言表达方式、风格这两层意义渐渐从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概念;另一方面,“文体”在仅指述体裁这一意义上也有被“体裁”一词所取代的趋势,到了近、现代,这种离析越来越彻底。然而,当西方当代文体学理论涌入中国时,人们又一次在语言表达方式这一意义上认同了西方文体概念,这与中国古代文体概念自身就积淀着这一意义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一一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 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三页)鲁迅论《水浒》~~  相似文献   

11.
陈玉驹 《广东教育》2005,(10):10-11
所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即文章的表现形式《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指符合试题指向的文体要求;其次,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已选定文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因文体而引起长期争论的作品。从作者的陈述和形式上看,它接近史传文体,但研究者将它归为短篇小说。鲁迅之所以用史传之名行小说之实,原因有三:其一,用建构的史传形成文体意义上的反讽;其二,小说文体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不仅《阿Q正传》如此,《故事新编》也是一个旁证;其三,彰显了鲁迅关于“立人”的深刻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上)》2011,(17):158-158
新编33卷《鲁迅大全集》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据介绍,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鲁迅大全集(套装共33卷磅为编年体全集,但采用了分“创作”、“翻译”、“学术”、“美术”四类编年的方式。其中,“创作编”包括鲁迅创作的全部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论文、序跋、广告等,也包括书信和日记,未经鲁迅审阅的演讲记录稿和同代人回忆中的语录也作为“附录”收入此编。“翻译编”包括鲁迅翻译的全部域外作品。“译者后记”和相关的说明文字也编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这三个特点为中考考生采用“故事新编”这种文体进行话题作文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故事新编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内容比较有趣、生命力很强的文学体裁。人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就是这种文学体裁的典范之作。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为蓝本,重新编述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故事新编的特点:1.一般把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2.故事情节具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海作家网透露:今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巨人,北京大学昨天举行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座谈会暨《鲁迅大全集》首发式。据悉,这个版本的《鲁迅大全集》比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卷本《鲁迅全集》增补700多万字,弥补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学易、识易、用易”,是个真正的“易学”大师。从《柳宗元全集》所收录的各种体裁的诗文来看,其中涉及到《易学》内容的为数不少。“易学”思想,是构筑柳宗元哲学思想大厦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即文章的表现形式。《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指符合试题指向的文体要求;其次,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己选定文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文体要求高考话题作文的设置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鼓励考生创新,给考生一个展示个性、展示才华的平台。话题作文可以“文体自选”,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以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它只是不限定某种文体罢了。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如果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师爷”的注释,见新版《鲁迅全集》(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卷《朝花夕拾·无常》篇.1926年1月30日,陈西滢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致志摩》的信.信中诬蔑鲁迅“有他们贵乡绍兴刑名师爷的脾气”.为此,鲁迅在《无常》中借对故乡“迎神赛会”时“活无常”形象的记述,揭露鞭笞了貌似公正而实是维护旧势力的陈西滢一类的无耻文人.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学易、识易、用易”,是个真正的“易学”大师。从《柳宗元全集》所收录的各种体裁的诗来看,其中涉及到《易学》内容的为数不少。“易学”思想,是构筑柳宗元哲学思想大厦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20.
满地荆棘满天云,前路先生认得清; 点起火把六百万,照人创造到天明。这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著名的革命民主战士陶行知先生为《鲁迅全集》出版而写的祝贺诗。在鲁迅先生去世后的1938年,有二十卷之巨的《鲁迅全集》在上海出版。陶行知先生此时正在国外,他积极在国际友好人士和华侨中开展《鲁迅全集》的征订工作,许广平先生在这一年出版的《〈鲁迅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