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面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我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有几名后进生,我想多数老师和我一样,对于转化后进生方面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个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有不懂事、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品德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这其中极少部分学生又是品德和学习都暂时落后的“后进生”。每个班上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后进生,究其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面却不小。对于这些既影响教学质量,又影响班级建设和班主任声誉的学生,许多班主任都弃而远之,殊不知这样对学生自己、对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是相当不良的。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我认为:后进生比其他学生更需要“关爱”,为此在教育工作中应多给予关怀。  相似文献   

4.
张希 《课外阅读》2011,(9):136-136
在短短的几年任教生涯中,遇到了很多让人头疼的所谓的“后进生”。怎样的学生算是后进生呢?我觉得应该是那些学习基础差而且又不努力上进,在某些思想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畏惧、自卑、应付、抵触、矛盾、厌学等心理和行为表现,他们看惯的是脸色,听惯的是批评。爱之深,责之切,我渴望他们上进,但好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得到的是他们的不满……许多“后进生”是一“后”到底、坚决不进,让人很是头痛:“他们是怎么了?到底要怎样去拯救他们?”  相似文献   

5.
对于班主任来说。感到最困难的莫过于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我常常面对很多问题: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怎么办?为什么后进生总是会有反复?后进生为什么厌学?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况?怎样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魏劲松 《考试周刊》2011,(34):235-235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基础素质的不同,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所以,班级中出现优差不等现象——品学兼优的、学优品差的、品优学差的、品学皆差的。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集体,班主任在工作中就要抓重点,攻难点。我十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中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感觉最难的就是转化后进生。后进生就是指无心向学,成绩差,思想差,  相似文献   

7.
王克青 《甘肃教育》2011,(24):26-26
后进生普遍存在着三大矛盾:有自尊和自尊心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和得不到取胜机会的矛盾:上进心和知难而退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给后进生更多关怀。给后进生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那么.如何对待后进生呢?笔者联系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一个班里很难避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思想品质和遵守纪律方面,表现也很差,人们常把这样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后进生真令很多班主任老师头痛。如何转化这些学生呢,我想,班主任老师不妨做到: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转化"后进生"是每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头痛的事,也是每位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最发愁的角落."后进生"大都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尽人意,加之传统的教育评价制度,又过分地强调成绩,认为一差皆差.  相似文献   

11.
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体的素质。学生素质高,就会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班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但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的存在,常使班级产生波澜,我在十多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了解到,对于“后进生”要先从他们心理方面找出缺陷。  相似文献   

12.
“差生”一旦犯了错.人们习惯于训斥、挖苦、讽刺和惩罚。结果往往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不少破罐破摔,毁掉前程。对此我深有体会。因此,我常想:作为班主任对后进生费尽心思.法没少用。功没少做,为何不是适得其反.就是收效甚微呢?难道就黔驴技穷,别无途径?几经反思之后。我发现当“后进生”犯错误时。用赞美的方式去“教训”他。比传统的训斥手段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13.
符文浩 《考试周刊》2012,(56):174-175
就读职高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但"后进生"也有成才的欲望、有做人的自尊,关键看教师是否能化腐朽为神奇。"后进生"转化工作不只是班主任的事,各科任老师必须形成教育合力,把课堂当做"后进生"转化的阵地,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为"后进生"撑起飞翔的天空。 一、了解"后进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多年与"后进生"的接触,了解他们的一些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4.
对于后进生,究竟该采取什么态度?怎样对他们教育?有的班主任说:“我对好学生自然会爱,会喜欢,可是对‘差生’怎么也爱不起来,只有怨和恨。”有的教师虽然也尽力去转化后进生,可是事倍功半,最终还是打退堂鼓。笔者曾经当了15年班主任,有几点肤浅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一、以真挚的感情热爱后进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后进生往往对班主任存有戒心,与班主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此,做教师的要从关怀、理解、支持的角度与后进生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逐渐使他们感到你可亲可近,然后再给…  相似文献   

15.
李汉芬 《广西教育》2009,(23):34-34
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我认为:只要心中有爱,就会觉得做班主任是一种享受。现在就谈谈我怎样用爱去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说到转化后进生,人们通常会想到一个字:爱!我体会,简单的“爱”不能使教育进一步到位,我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深感受到:转化后进生,应该唱好“三部曲”——“怕、服、爱”!  相似文献   

17.
对于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我不由想起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写一个“爱”字,而不是“恨”字。这句话对于班主任做好后进生转化大有裨益。通过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所谓的“后进生”就是纪律散漫、文化基础差、依赖性较强的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在一个班里.“后进生”虽然不多.但难度不小.要改变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心理对﹃症﹄下﹃药﹄江西刘北荣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从提高后进生的数学素质抓起。那么,怎样提高后进生的数学素质呢?我的做法是:一、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满足后进...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班级,由于学生学校、家庭教育以及个体因素的不同,总会存在一部分所谓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班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在班级内有的心存悲观心理;有的破罐子破摔;有的消极叛逆。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要特别重视这一部分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找出造成其现状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逐步促进其转变。作为班主任,我想谈谈自己在后进生转化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