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第二课堂以其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注重交流互动和发挥学生创造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营造开放式的第二课堂教育环境、优化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与形式、拓展第二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是基于创新人才内涵,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校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加大商务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是培养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对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的概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第二课堂的主要特征,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第二课堂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双创"人才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形成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开展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四大路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方及行业在新时期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目前教学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出现的缺少长效机制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连续、不系统等问题,提出了科研第二课堂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路,给出了利用科研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有很多,在高等教育中,除了课堂教学活动外,第二课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学校实际,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等方面探讨了第二课堂平台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第二课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路径,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第二课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工作路径,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出发,力图通过挖掘第二课堂的深刻含义,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分析了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为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科研创新精神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为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提供了实践和锻炼的平台。文章对通过第二课堂教育训练医学生从事科研前期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探索培养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提出更是表明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提升了对学校开展第二课堂的质量要求。人们在研究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教学方式的演变过程、人才成长规律的过程中,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过去被称为"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大学肩负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创新和开拓能力的国际化应用人才的重要使命,第二课堂是完成该使命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第二课堂教育。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二课堂改革和推进既有共性,又各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针对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推行中的困难,提出了第二课堂管理机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员育人政策三个方面的创新,以期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人才的培养及其成长机制广为政府、高校和园区所重视,成都大学立足"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在创意人才培养新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跨文学、艺术和管理学科的"文化创意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心三翼五模块"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建设上,创新植入且强化了"两基一专"课程群;在"五模块"的培养实施基础上,尤其注重实验创意设计教学、企业创意产业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创意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人格是指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班级教育管理观念对学生创造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班级教育管理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是培养创造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它形成了重智、崇善和重人文素质等特点,这些对于现代的创造性教育,对于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都有所启示。同时,传统文化中的重等级、重整体等观点与创造性教育中提倡的张扬个性也会发生冲撞。面对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习惯思维,创造性教育所所要做的就是开发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摒弃其守旧观点,造就出勇于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创新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首先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以人为本”、“张显个性”、“理融合”、“人才竞争国际化”、“以德为本”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承担着大量技能型创意人才的培养重任。建立起完善的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引导机制,坚持文化素质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原则,是培养目艺术、技术、市场融为一体的高级复合型创意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培养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教育机构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关键是人才观的创新;对于学校教师和导师而言,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目前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倡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在于教师创新。高校教师创新,其前提是教师更新观念,其基础和保证是构建教育内容创新体系,其关键是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其核心及根本要求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创新。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概括而言,应用型人才可以分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应用型人才。面对我国应用型人才比较匮乏的现状,我们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分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形式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积极探索各种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