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环境教育——迫切性与必要性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物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茺漠化、臭氧层空洞在扩大…… 而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我们只有一条长江,毁掉了不会再来,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失去了不会再有。爱国的公民,请首先爱护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请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  相似文献   

2.
次松 《教师》2012,(33):93-93
在茫茫的宇宙中,运行着无数个形形色色的天体,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一个有生命活动的星球,与其他天体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养育着我们无数个生命。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带着更高的要求,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不合理地大量消耗资源,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地球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3.
地球也很脆弱我们的生活在改变在同一片土地上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园。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地球环境而生存,并使自己变得适应这个环境。同时,人类也不断地与恶劣的环境条件作斗争,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适宜于人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地球,只有一个@安琪 @肖芳  相似文献   

4.
10年前地理理论的系统学习与10年后地理教育的困惑使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在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日,在全球的人们都日益关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时代,重建家园的一片呐喊声怎么没有惊醒我们的国民。南方死鱼群的惨状与北方沙尘暴的横恣怎么就不能使企业家和牧人悔悟。这是一代人的悲哀,这种悲哀给我们教育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要及早地搞好环境教育,及早地让孩子们理解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等等。让环境教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人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产物,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5.
拯救地球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很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多少年来,我们周围的环境在不停地遭受破坏。许多的动物、植物灭绝,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  相似文献   

6.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现在 ,环境问题已成了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 ,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以致环境向我们亮出了“黄牌” :“三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因此 ,学科教学结合有关环境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动员学生积极投入环保活动中 ,是我们社会课教师的神圣职责。教材中“学校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国在世界中”、“祖国的壮丽山河”、“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我国的基本国情”等单元都渗透了对学生的环…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必须同步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由于人类在没有控制的自身繁衍中生活,造成世界广泛地区人口达到了膨胀的地步,加之经济活动的过度集中、过分地强烈,及对资源盲目无节制的利用,已经超越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已满目疮痍,人类把自己引入一个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同步发展的境地,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严厉。有识之士惊呼:“生态灾难是现实的,甚至比一场战争更危险。”我们万万不可等闲视之。本文拟从下列两个方面浅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地球的眼泪     
《小学生》2006,(4):20-21
谁都知道宇宙里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又是人类的惟一家园。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史中,人类繁衍发展到今天,可今天的地球呢?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被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动植物们正以惊人的速度灭绝……是谁毁坏了人类的家园?是人类自己。人类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和贪心,竟毫不顾忌地砍伐森林、捕杀动物,向河流、海洋倾倒垃圾,致使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丧失了活力……地球在呻吟,地球未来的居民——所有的儿童,在遭受巨大的威胁。拯救地球才能拯救我们,这是人类面临的惟一选择,也是每一个地球居民惟一要寻找的自救道路,保护地球才能保护人类,这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迫切的行动。为了让地球晚衰老一天;为了让人类多生存一天;为了我们不生活在一个千疮百孔的被污染的地球上,携起手来为保护地球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9.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在社会中已越来越成为主流思想。可见环境已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地重要因素。过去几年,因人们过多的生产生活需要.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无节制地消耗能源,使得地球已经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0.
束红伟 《教师》2013,(25):99-99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和改造越加明显.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滥伐森林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时候,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现在,环境问题已成了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致环境向我们亮出了"黄牌":"三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因此,学科教学结合有关环境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动员学生积极投入环保活动中,是我们社会课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2.
一个预期寿命为80岁的普通美国人,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下,一生要消耗约两亿升水、两千万升汽油、一万吨钢材和一千棵树的木材。早在几十年前甘地就对印度在独立后是否会达到前殖民大国的生活水平的问题作出了明智的回答:“英国为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个地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认识到,不能把养尊处优的少数人的生活方式推广给在地球上占多数的穷人。同甘地在世时相比,现在南部有更多的人口,北部则更无节制地沉湎于消费。未来学家欧文·拉斯洛警告说,如果55亿人全都毫无顾忌地消…  相似文献   

13.
陈超 《良师》2002,(12)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为了我们的生存,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地球,就是要维持地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0周年。回想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人类环境会议。113个国家的1300多位代表,热烈讨论一篇涉及人类命运的重要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个报告由58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并采用40个国家的详实调查材料写成。它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如果人类继续增殖人口、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肆意污染和破坏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将出现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及其他生物能否生存下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关注健康,增强体质,树立新型的环境道德观念,培养新世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初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冰雪灾害,虽已过去,却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抹不去的记忆。回头反思,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地球。对于生活在这惟一的星球上的人类来说,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中,各种资源被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环境也不时地奏响不和谐的音符。资源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然而,反思的同时,自然是应对。我们应该怎么办?作为学生的你知道应该学习什么吗?请看下面两个专业。——编者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已经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和恶性地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应寻求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地理课程作为以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可以将地球的人口收缩成不多不少正好100个人,并将人类现有的各种比例保持不变,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那么这个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子呢?专家推算发现,这个小村庄会有:  相似文献   

19.
春的气息越来越浓,我们终于可以脱下笨重的棉衣,迎着怡人的春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畅想以后我们还能感受到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吗?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而且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节能、环保的人吧!咦?数码宝贝也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了——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生物圈中第一个比生物圈自身力量更强大的居民。他能够获得意识,作出选择,制定计划,采取行动,阻止自然界像消灭其他物种那样消灭人类。但在取得这种力量之后,人类得以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捕猎鸟兽,滥采矿产,排放污水。城市上空的黑雾愈来愈浓,田园乡野的草地愈来愈少,蓝天,碧水,绿色,清新正离我们远去,地球母亲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人类有幸地拥有一个地球,却不幸地亲手摧毁这个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果这种境况无节制地持续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看见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