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于天宝十二年至天宝十四年先后多次到池州(当时的秋浦县),写下大量诗作,其中《秋浦歌》十七首最为著名。文章通过对《秋浦歌》及李白池州系列诗作的解读,探讨李白在池州逗留时间之久的原因,以及李白当时的精神状态和诗歌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2.
<正> 李白晚年是他一生中诗歌创作最辉煌时期。诗人晚年登上人生的峰巅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较过去深刻得多。李白经受沧桑之变,屡遭政治挫折、报国大志受到打击和罹难,倍尝国破家亡之苦。诗人晚年更加觉醒。不但对唐王朝统治者更加憎恶,而且发现了与统治阶级乌烟瘴气生活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这就是健康、明朗、充满真善美的劳动人民天地。《秋浦歌十七首》就是受到劳动人民情操的熏陶和精神风貌的感染写成的。这一组诗写于李白再游秋浦(今贵池县)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这组富有民歌韵味的诗,不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心忡忡,抒发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而且细致地描绘秋浦特有山川景物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景象。诗中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象一组风俗画,  相似文献   

3.
李白《天马歌》赏析杨永平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①嘶青云,振绿发②兰筋权奇走灭没。③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脯秣越④,神行电迈蹑慌惚⑤。天马呼,飞龙起⑥,目明长庚臆双⑦。见如流星首渴乌⑧,口喷红光汗沟朱⑨。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  相似文献   

4.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境内,唐时此地产铜。  相似文献   

5.
《秋浦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歌,如何教学生学好这首诗是本教学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15.斤字旁斤字旁较为舒展,后撇竖置,竖画疏放、顶置于横画中部偏左处。16.力字旁力字旁较遒放,高度视左旁部首酌取。左旁略高时居中下安排,如"勒、勃"字;左旁略低时,全高度安排,如"功"字。撇画通常舒展至左旁部首右下部。  相似文献   

7.
吴昊 《语文知识》2000,(4):39-3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必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其中“明镜”一词,课本未作注解。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和《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评析此诗时,均理解为诗人揽镜自照,对镜端详,显然是把“明镜”直解为生活中梳妆用的镜子。笔者认为,这样解析欠妥。  相似文献   

8.
张继苏 《现代语文》2007,(2):106-106
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时李白已经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以后,仕途不顺,理想幻灭,与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家里做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的愤激之情,借酒兴诗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相似文献   

10.
"因爱而爱"是勃朗宁夫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中第十四首诗歌的主题。本文从审美角度解析了该诗及其译文。  相似文献   

11.
李莉 《儿童音乐》2012,(11):48-51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课本上册第二单元有一首欣赏曲目——李斯特的《爱之梦》(第三首,本文特指这一首,不再一一注明),课本上用简谱写出了其起始的主旋律乐句,并提出了欣赏的导向:乐曲创作于1850年,原为一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其中以第三首降A大调,最为著名。乐曲音调含蓄深沉而又艳丽多姿,洋溢着充沛的热情,表达着爱意。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样的欣赏导向和目标总有一些疑问:首先,有关这首钢琴曲和原歌曲有什么联系;其次,如何让一个普通中学生理解A-B-A-B-A这样作为专业音乐学习者大学课程的内容;再次,这种具有文学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情感的表达,到底应该怎样让学生去感受呢?本文将尝试以李斯特《爱之梦》为对象,探讨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并谈谈对其赏析目的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别人之歌 陈松叶 除了你自己 世上所有的人 都是你的别人 你生活在别人的世界 自己是孤独的树 别人是森林  相似文献   

13.
×××同学问:《桂林山水歌》这首诗读来觉得很优美,但要我说出它美在哪里,却不知从何处说起。你能跟我们说说吗?要欣赏这首诗,首先还是应该弄清楚全诗写了些什么。我们不妨从理清全诗的结构入手。这首诗共26节,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节),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展现了一幅风姿绰约的桂林山水图。第二部分(5-10节),联系个人的感受以抒发对山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14.
我泱泱中华.历来称誉“诗之国度”。在灿若星河的诗人群体当中,有一人是最华彩、最夺目的亘古恒星。他那响自天外的绝唱,片尘不染的襟怀,飘逸绝伦的风度。济世安国的壮志。千年以降,仍然深深震撼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我泱泱中华,历来称誉"诗之国度"。在灿若星河的诗人群体当中,有一人是最华彩、最夺目的亘古恒星。他那响自天外的绝唱,片尘不染的襟怀,飘逸绝伦的风度,济世安国的壮志,千年以降,仍然深深震撼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李白,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诗仙"。  相似文献   

16.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李白《将进酒》这首诗,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劝酒歌”,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能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对高三学生来说实乃一件幸事。“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咏酒的诗篇最能展现他的个性。我们正可以通过对《将进酒》的赏析,来感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我有个感觉,李白是青春的!他的个性正符合青春的特质。不管他正翩翩少年,还是垂垂老矣,在我心里,都是青春李白!试看他的《将进酒》。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离不开酒与月,李白的很多诗歌通过酒与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其《月下独酌》诗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9.
在《李太白全集》中,关涉邠州的诗篇共四首,其中三首写于邠州,这些诗歌均没有注解.那么李白何时来到邠州,所作诗篇如何理解?笔者不揣浅陋,作一番解析.  相似文献   

20.
李永军 《辅导员》2013,(16):104-105
<正>在《李太白全集》中,关涉邠州的诗篇共四首,其中三首写于邠州,这些诗歌均没有注解。那么李白何时来到邠州,所作诗篇如何理解?笔者不揣浅陋,作一番解析。开元十八年,30岁的李白在长安自夏至秋,通过各种关系求仕途未成,遂于暮秋时节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游邠州的道路。一来探访古豳国风情,借以排遣仕进无门的苦闷。二来探望一下担任邠州长史的堂兄李粲,另谋他途,以求仕进。到达邠地后,诗人一日登上了矗立于新平原上的城楼,四周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