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的“一字师”1952年元旦,原在东北大学任教,后调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罗元贞写信给毛泽东,趁着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机会,汇报了自己学习毛泽东诗词的体会,并就对他尤其喜爱的《七律·长征》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首诗颈联“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浪”字,与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浪”字含义相同,认为这样重复不妥。因为这是历来诗家所忌讳的,所以他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以避免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句的用字重复的现象。这样一改,“水拍”的“水”字,虽然与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  相似文献   

2.
1951年,毛泽东同志的旧体诗词第一次结集出版。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读完《七律·长征》后,觉得诗中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的“浪”字,与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浪”字重复,便给毛主席写信,建议改“浪拍”为“水拍”,以避免律诗中间两联对偶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96页选编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课文后思考·练习中的第3小题是这样问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是“金沙浪拍悬崖暖”。你能体会出诗人为什么这样改吗?  相似文献   

4.
叠字谈片     
近体诗中,本忌同字几现。如“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水”字本为“浪”字。为避免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浪”字重复,才改成“水”字。这一改诗味更浓。如果运用巧妙,叠出音乐美、形象美,从而使诗的意境更美。叠字,初中课本例子很多,粗计共43处。下面以课本诗句为例,适当补充课外佳句,作一浅析。叠字富音乐性,增强诗歌的声律美“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四言如“冬雷震震”,”关关睢鸠”;七言如“千朵万朵压枝低”,“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它们同字叠现,一气呵成,或声声在耳,如哽如咽;或回环反复,似断似续。婉  相似文献   

5.
「暖」字应作何解释□山东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焦明焦红景“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毛泽东同志所作革命史诗《长征》中的诗句,教参将其解释为“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暖的感觉”。激浪拍岸,怎么会有“暖”的感觉呢?这个“暖”字应作何解释呢?因...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是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作业本,其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的第一题中要求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划分朗读节奏,书后所附参考答案是惟一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7.
邵建新 《教书育人》2005,(11):60-61
毛泽东的“一字师” 1952年元旦,原在东北大学任教,后调任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罗元贞写信给毛泽东,趁着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机会,汇报了自己学习毛泽东诗词的体会,并就对他尤其喜爱的《七律&;#183;长征》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这首诗颈联“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浪”字,与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施建华执教的《长征》一课 ,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笔者对其“暖”字的教学片断尤为难忘 ,反复咀嚼 ,回味无穷 !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的“暖”字的含义。下面是学生对“暖”的理解 :生 1 :水不断撞击云崖 ,摩擦生热 ,因此用了“暖”字。师 :(微笑 )如果你刚才所说成立的话 ,那瀑布下的水应是滚烫的。生 2 :“云崖”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它很高 ,离太阳相对较近了些 ,因此“暖”了。师 :(又笑 )倘若“崖高温度就高”成立的话 ,那么地球上温度最高的应在青藏高原喽 !(众轻笑 ,生 2也笑了。)生 3 :水被太阳晒得温…  相似文献   

9.
【案例呈现】 师:同学们,请你再读一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甸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云崖读出了金沙江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生:我从铁索读出红军过大渡河真不容易。 生:我读出了……为什么云崖会“暖”,铁索会“寒”?  相似文献   

10.
我国闻名世界的泸定桥,有一副桥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这副桥联是朱德亲笔题写的。联中的“帝国”,指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它让人一读,便立即想到当年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出征万里的伟大壮举,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惊险画面。  相似文献   

11.
“暖”与“寒”真义真情何在?□江苏宝应县桃园小学刘寿华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9课《长征》用8句56个字,集中表现了在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敢于战斗,藐视一切困难,藐视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其中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寒”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再现情境,突破这一难点。我首先利用投影片再现红军驾着两艘小船在风浪中过江的情景,同时录音播放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然后设疑:1.金沙江的环境是怎样的?2.战士们是怎样过江的?3.想像战士们过江后的情景。请同学根据这三个问题体会“暖”字的含义。这样,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思维的充分调动,总结出“暖”不仅写出了“云崖暖”,更主要的是突出了战士不费一枪一弹巧渡金沙江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接着,我又放映了…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导读》2024,(3):8-9
<正>四川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历经时间最久、走过路程最长、所涉地域最广、经历战斗战役最多。数十万四川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至今,四川人民勇于奉献,积极改革,实现了一个个建设成就和乡村脱贫传奇。“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四川,红军战士们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场场耳熟能详的革命战斗,为长征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川自古就有“天南铜都”之美誉,东邻会泽,南接寻甸,西连禄劝,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这里景色优美,壮丽迷人,毛泽东《长征》中的“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正是对东川风光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5.
统编《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参考书》,将毛泽东同志的《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两句诗,释为:“红军战士渡过了激浪扑打峭壁悬崖的金沙江,内心无限喜悦,产生了一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课学习指导》(高一)一道材料题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其中有一问是:“诗中的‘三军’是指哪三军?”答案为“红军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7.
听了一次公开课,上的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在讲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时,教者说: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浪拍岸,以致于让两边的山崖发暖了。原来,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我的看法与此不同。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诗人毛泽东》中,也收录了《长征》这首诗。在解释“金沙水拍云崖暖”这句时,文中附加了红军渡金沙江时的背景材料:红军是在金沙江的下游绞车(也叫绞平渡)过河的。靠金沙江这边的30公里路是下坡,走20公里到绞车渡镇,再走10公里到渡江的河岸。其中从绞车渡镇到河岸这段路程,斜面更加险峻,不柱拐杖就有跌落谷底的危险。4月份天气热了,越走越热,在河岸就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了。据说红军战士当时都  相似文献   

1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吴伯箫同志的散文《菜园小记》,其中引用了一首歌谣:“沦浪(láng)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教材注为:“出自屈原《渔父》,原文‘我’作‘吾’。濯,洗。缨,古代帽子上系的带子。”课本对“沦浪”一词没有作注,前人注释有以“沦浪”为水名,地名。我认为“沦浪”是水色.屈原《渔父》结尾写道:“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沦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复与言。”《山带阁注楚辞》(清·蒋冀撰)注为:“沧浪”水,在今常德府龙阳县,本沧浪二山发源,合流为沧浪之水。”他还认为是屈原涉江入溆浦之后,返  相似文献   

20.
用喻贴切新奇,是《满井游记》的写作特点之一。现举数例,略作浅析。一、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始解”与“乍明”,这正是早春二月水态、水色的特点;作者由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