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前两篇课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课文《猫》《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这几篇课文同样写动物,但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因此,运用的表达方法也有所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单元描述】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单元学习又开始啦!这一个单元主题是"用心感受生活的乐趣",共有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两篇略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山间  相似文献   

3.
一、亲近文本,探寻学法先“读”《白鹅》这篇课文是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中少有的一篇写动物的优美散文。课文为节选内容,整篇课文语言幽默、诙谐,  相似文献   

4.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成语故事, 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狐狸和老虎,借以刻画动物的特征,形象鲜明、独特。这是一篇老课文了,在多次公开教学中听过这篇课文的教学。笔者初教二年级,刚教完此文,不尽如人意。虽想尝试运用一些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  相似文献   

6.
以图助读学词学句──《比尾巴》教学建议江苏孙琮英《比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它运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向学生进行动物知识的教育,课文配有六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  相似文献   

7.
王静静 《山东教育》2011,(25):28-29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两篇精读课文——《白鹅》和《猫》,两篇略读课文——《白公鹅》和《母鸡》,一则语文园地。前两篇《白鹅》《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他们的笔下,高傲的白  相似文献   

8.
<正>《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同为写动物情感世界,但不同于本组其他的记叙文和童话,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体裁,决定了它是鲜明的"这一个",阅读教学就应该指向如何阅读动物小说。当前此课教学,大多数老师将它等同于记叙文,致力于达成《教师用书》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  相似文献   

9.
过去执教《动物游戏之谜》这篇课文,我是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印象不深,老师费力不小,学生收获不大。近来重新执教这篇课文,我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上,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出版五年制十册第21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独立阅读课文《冬眠》一课,介绍了刺猬冬眠的过程。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在这篇课文的教材分析中写道:“这篇课文通过刺猾冬眠的情况告诉人们,低温是促成动物冬眠的一个主要原因,还告诉人们动物冬眠后也会小便、吃东西。”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中“动物冬眠后也会小便、吃东西”这一说法欠妥。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孵6》是—篇词串识字韵文。这篇韵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引进了—个神奇的动物世界。课文介绍了12种动物,并按名称排成4组,每—排都是押韵的词串,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念 《金色的脚印》(人教版第10册)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读过《冬眠》这篇课文,知道不少动物都要通过冬眠度过寒冷而缺少食物的冬天。可是,你听说过动物的“夏眠”吗?世界上有没有夏眠的动物呢?回答是肯定的:有!  相似文献   

15.
今天教学了四年级上册《白鹅》这篇课文,我确定的目标是通过对白鹅的吃相描写,让学生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课后师父石景章老师亲自评课指导,收获颇多,并给出宝贵的建议如下——第一,要提高课堂效率。石老师认为讲授《白鹅》第二课时,只讲授白鹅的吃相和课文所用的写作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够饱满,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过于简单,如读课文第1、2自然段就能一目了然知道这篇课文讲什么,不用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退休老人,十多年来,每到冬天,就天天步行到翠湖畔去喂海鸥,与海鸥相伴,风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备课时进行的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大熊猫》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另一方面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它是一篇说明文,主  相似文献   

18.
《冬眠》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观察刺猬为例,讲动物是怎样冬眠的。文章通过刺猬冬眠的情况告诉人们,低温是促成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再现了作者细致观察刺猬冬眠的情形,显示了观察过程和观察方法。教学本文可以按文章叙述顺序,采用问题导读法,抓住几个主要问题,指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懂得一些动物冬眠的知识,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言语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19.
徐卫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站在保护生态的角度来学习这篇课文。作者让我们知道了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懂得舍己为人的。  相似文献   

20.
马维华 《考试周刊》2013,(81):46-4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地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