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1.阅读《追风筝的人》,了解其创作背景;2.通过批注式阅读、讨论会等交流方式探究作品主题及人物性格;3.提供学生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享受阅读。二、教学内容主要内容:《追风筝的人》([美]卡勒德·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相似文献   

2.
师:上课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最近的作业多吗?生:(很整齐的)多!师:有没有觉得作业少的?觉得自己作业少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那么作业多到什么程度?XX,你来说说。生:反正就是不停地做啊做。师:“不停”,呵呵,“不停”这个词比较模糊,我们精确  相似文献   

3.
孙艳 《语文知识》2015,(2):16-22
师:今天我们穿越到90年前,走进鲁迅回忆故乡春二月放风筝的情景中。首先,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朗读这一段文字的。生:集体读文章第二小节。(平淡而无感觉)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以后,你们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我觉得是一种祥和温馨的画面。师:很好。你通过哪些字眼读出来的呢?生:比如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一件往事,以及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清。“我”向来不喜欢放风筝,甚至嫌恶放风筝,并且把自己的这种思想强加于小兄弟身上,致使有一次粗暴地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给毁掉了,随着岁月的流失,我已是中年人,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而作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后悔、煎熬,以致渴望能得到补救,于是我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一同和他放,但亦无济于事,当我提及此事时,弟弟却已全然不知,全然忘却。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出版的《雨丝》周刊第十二期,一九二七年四月编入散文诗集《野草》。“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措词就很含糊了”(《〈野草〉英文译本序》),同《野草》中的其它作品一样,对《风筝》的理解不是一下子就能吃准的。为此,我们就几个具体问题谈谈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长者对幼者的精神“虐杀”——《风筝》着力表现的这个主题,是与鲁迅对现实社会一贯持有的理性、批判精神相一致的,也是与作者从《狂人日记》肇始的对传统文化的清算、批判精神一脉相承的。透过摧毁一个“将要完工”的风筝这一件生活小事,于习焉不察中见出传统文化里潜藏着的“  相似文献   

7.
(一) 全日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选用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风筝》,是一篇优美的、战斗的散文诗。此文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选来,作于1925年1月24日,最初发表在《语丝》周刊第十二期上,副题为《野草之九》,署名鲁迅,后收入《野草》。《野草》是鲁迅先生重要的作品之一,共收集了23篇散文诗,创作于1924年9月至1926年9月。这段时期,我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都很严重:一方面,美、英、  相似文献   

8.
《风筝》一文回忆了关于风筝的一段往事,解剖自己,批判了戕害儿童成长的封建思想,和这种思想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本篇写于1925年1月24日,最初发表于同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12期。开头第一节,点明地点、季节,素描近景、远景;即景抒情,引人寻味。地上积雪未化,空中秃树“丫叉”(丫叉用作动词,使形象更为逼真),远处风筝浮动,严冬之中有春意。为什么“惊异和悲哀”呢?这就紧扣读者的心弦,使人急于寻根究底。第二节因风筝引起联想,想到“久经诀  相似文献   

9.
出招:《雾凇》描述了吉林松花江畔的美景——雾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雾凇的。 接招:作者从3个方面来描写雾凇:1.形状。毛茸茸、亮晶晶的冰条儿,犹如一朵朵白菊傲雪怒放。2.颜色。洁白晶莹,就  相似文献   

10.
阅读出招: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你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阅读接招: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十分短暂的,应该像小小的贝壳一样,尽自己所能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生命虽然短暂,但应该是执著而又美丽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出招: 燕国的那个青年人为什么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阅读接招: 因为他在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时,机械模仿,所以他越学越差劲,结果丢掉了自己原来的走法,连路也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不能机械模仿。  相似文献   

12.
出招:“手不释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本文讲了哪几个人手不释卷的事情?短文中的哪些语句对你有启发?谈谈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阅读出招:那个年轻的侍卫官是怎样劝说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他这样劝说妙在哪里?你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梗概: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增华 《学语文》2004,(1):10-10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读过鲁迅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欣赏文中的插图,并说说这个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师:画面中有个小孩手拿着书,背对着热闹的场面,似乎对放风筝不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朗读课文。(板书课题)二、朗读练习,熟悉课文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16.
《风筝》是一篇思想内涵很深邃的文章,由于经历和文学底蕴不同,不同的人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文章中疑难问题也较多。这样的文章对于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文章,且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的初一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所以这堂课适合于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文章内容的真实性《野草》里说的是"诗与真实"合在一起,糊风筝是真实,折风筝翅骨等乃是诗的成分了。松寿(指周建人——引者注)小时候爱放风筝,也善于自糊风筝,但那是戊戌(1898年)以后的事了,鲁迅于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风筝》因文章的语句稍显生涩,学生们阅读兴趣不算浓厚,而我也认为实在没有必要肢解了文章来零零碎碎地读、解、议。课上,我抓住"道歉的精神"这一要旨粗线条地讲析课文,然后抛了两个思考题出去:你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你不理解处在哪里,提出来共商议。  相似文献   

19.
20.
<正>[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用白描而极少雕饰,文笔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写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