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情怀与美德,是一种无私与慈爱的表现,也是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著名文学家雨果这样说到:“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是对宽容的赞美。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涵养、一种真诚,宽容心教育是一种对学生尊重、关爱和信任的教育,宽容心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激发出学生自我教育的热忱,使他们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面对学差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做一个宽容的教师,要宽容在成长过程中有缺点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教师应具有宽容之心,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是特殊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其前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他的学说为:“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忠”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则是指人与人的理解与谅解,即宽容的问题。无独有偶,西方先哲亚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工作繁杂而琐碎。我认为,一名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努力教书育人,而且还应该具备“五心”,即责任心、爱心、公平心、宽容心和细心。1.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级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是学校教育机体中的一个最具活力的“细胞”,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4.
“严师出高徒”是自古留下的教育方式,“严是爱,松是害”也成了教师的经验之谈,所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是对学生负责的应有态度,而过分的严厉,使学生屈从于“高压”而屈服,实际上口服心不服,甚至于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抗,抵制一切善意的批评帮助。我深感,宽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态度。宽容能使学生内心受到感化,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关注他们的内心活动是教育的重要开端。然而,要“读懂童心”却非常艰难,因为每一颗童心都是丰富、细腻、独特而又敏感的。教师要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学生,用心打造一把把探询他们内心的“金钥匙”,让沟通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6.
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宽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体现了它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呼吁宗教宽容、文化宽容、政治宽容与社会宽容.同样,宽容心的教育也在当代德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宽容--从对社会的要求到个体必须具备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把宽容作为对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宽容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宽容心的培养,阐述了宽容之心在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所谓“德心融合”,就是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以心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是在中国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育人育心,育心养德”是华阳中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践行“人本关爱”教育思想、寻求德育新路径的实践尝试。学校从“人”的教育入手,以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为出发点,力图通过探索优化学生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方式方法,实现知情结合、知意结合、知行结合,有效提高了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合格的班主任应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公平心、有宽容心的“四心”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阅读》2008,(11):40-41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寻找教育的真谛。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应从“心”而发.把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依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厚德启智、以心育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教育实践探索,开拓了一条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  相似文献   

1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是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班主任的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杨桂荣 《宁夏教育》2010,(12):73-73
教育的主题永远是爱。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爱不仅是关怀、担心,也是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着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无知和缺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要用爱心作教育,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充满爱和宽容之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蕴。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2013,(10):6-6
宽容心,平常做 一个有宽容心的人.总能赢得大家的尊重与喜爱。而要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则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和时时引导。  相似文献   

16.
德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曾说:  相似文献   

17.
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信心、宽容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发掘闪光点.因为学困生心里脆弱,自尊心较强.所以一但他们有所进步,应该多加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用冷言冷语去批评他们.爱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信心是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宽容心是播撒美好的种子.缺少“三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F0003-F000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心育心,以助自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 “自由即宽容。”宽容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精神,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处世胸襟,更是现代人必备的人际规则。 面对成长中不中规中矩的青少年,教育尤其需要宽容的品质。当教育在宽容中徐徐展开时,爱的主题才能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凸显,使学生稚嫩的心灵绽放花朵,也才能使教师在学会等待中唤醒学子内在的力量。在听过多年的“严师出高徒”后,我们依然能听到“宽容教育”涌动的声音,深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宽容氛围感到幸运。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一个集体奏出激动人心的和谐的乐章,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心”就是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