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位第一次到海埂的女记者写的采访札记,视角比较独特,体会也和许多男记者不同。回到北京后,她说最后悔的是去晚了,如果能早两天到海埂,抓回来的新闻还要多。  相似文献   

2.
海埂,坐落在春城昆明的西山脚下,被碧波浩淼的500里滇池所环抱.真是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自70年代海埂基地创立以来,海埂便与中国足球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年的冬天,大批的足球健儿在这里要度过一个多月的“苦行僧”生活。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甲A球队每年都在这里进行封闭训练,海埂名气变得越来越大。今年,甲A杨英是自六次来欧地大比过。回下了一个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民明召天独厚的高原气候和海埂基地灾自的训约用地,党区里中国足协四意将甲A队统一安进在这里村同训练的主@原因。但是,记者在采访申了闯到,为埂圣地的…  相似文献   

3.
连续几年的全国足球甲A体能测试,都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进行。而几乎每次测试结束都有这样的评语:没有想到有这么多记者前来采访,虽然测试工作是成功的,但是场面多少有点乱。 于是,今年中国足协下决心,派了4位新闻委员会的常委飞赴昆明,担任体能测试监督。此前,另外两位常委监督了甲B队伍的测试,并取得了成功。 到了海埂,监督小组经过调查了解到,今年到海埂报道体能测试的记者可能突破60人,因为当时在基地以及基地周围的记者人数已经50人,而且几乎每天都有记者来到基地。在监督小组开准备会前夕,又得到一个消息:10家地方电视台,将联合全天现场直播12分钟跑。监督们粗略估计了一下,如果加上电视台的记者,记者的总数可能接近百人。  相似文献   

4.
我为中国甲A球员感到羞愧! 士兵和狼狗加入了监督你们遵纪守法、严格训练的行列中,那威严的哨兵和咆哮的狼狗已把你们的自尊彻底地撕去了。已有传媒把1997年冬季的海埂形容成了军营,请想一想,如果海埂是军营的话,那么你们是什么? 布上哨兵,牵出狼狗,中国足协此拳“不得人心”,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多少年了,海埂以它秀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使每一个离开了城市喧闹的人无不感到心旷神怡,作为采访足球的记者更是把海埂当做了自己的家,像候鸟一样,每到冬季,便飞到美丽的滇池旁,融入海埂,融进足球之中。然而,今年不行了,盘问和犬声毁灭了以往的美好记忆,记者成了“探亲”的人。  相似文献   

5.
海埂花絮     
海埂花絮巧搭邮车从海埂基地出来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找到去市区的车,某日记者从基地采访回来,正对这漫长的道路犯愁,突然来了一辆邮车,记者招手搭车,上车才知道这辆车是昆明市邮政礼仪局的车,专门到海埂送蛋糕的。原来辽宁队队员马东坡当天是生日。他的父母在沈阳委...  相似文献   

6.
袁伟民、栗国安、刘波、何慧娴、王俊生、刘文雄、张吉龙等同志出席会议,袁伟民、何慧娴同志就足球宣传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王俊生向与会记者介绍了中国足球的现状、改革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读者想必不会忘记.1998年是中国足球的多事之年,在经历了众多风波之后的中国足球在1999年会是一个什么样于?年初的海埂或许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1999年中国足球的一些新模样。事实上,表面上的种种风波和事件传递的是同一个信号: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地深人,由改革初期带来的种种弊端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使我们的职业足球体系和运作更加合理化。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和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王俊生在不同场合都表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决心。虽然说事实上的变革并不如表面上的新闻事件那么引人…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燕南飞。每年的这个季节,中国足球的生力军几乎都会聚集在南方名城昆明的海埂基地;每年的这个时间,海埂基地这个平日里难见人影颇为寂寥的体育基地都会人满为患入声鼎沸,海埂都会因故事多多新闻不断而成为各大媒介上出现次数最多的地名。“海埂集训”这个极具中国足球特色的“专业术语”,就这样在人们的众多关注和争议之中,伴随着坎坷、艰辛的中国足球,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季。今年,海埂的集训依然会有,但情况却有所不同。日前中国足协在北京宣布,今年将取消甲B球队的海埂集训计划,改由各甲B球队自行安排,其体能测试的…  相似文献   

9.
来自足球王国─—巴西的四名教头.各有各的个性与打算。为让广大球迷了解他们,本刊记者专程赴昆明采访了他们。今年的甲A赛场k将史无前例地出现8位外任教练的身影,其中的4位来自足球王国─—巴西.他们的到来究竟能给中国足球带来怎样的变化,他们在中国足坛的命运又将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近日.笔者在海埂走访了这四位巴西教头.巴西教练好接近.这一点已成为海埂记者们的共识.他们为人随和,开朗国和汗刚囱进而u采访佩用而谈。谈话内容从中国印象到技、战本打法,只要他们认为台造的话题都会用田不绝,直到你满意为止。四位教练还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10.
赛前,北京 中国足协 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比赛前一周,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召集新闻界的一些“腕”们开会,一个是向新闻界通报国奥队的情况,另外一个是征求记者们对如何打下面两场比赛的看法。说是两场,其实只有一场。王俊生认为从前两场比赛看,国奥队在精神面貌、士气上比过去有进步,整体实力上与韩国基本上已经旗鼓相当,学习先进打法上有了进步、团结、纪律也很不错,但是管理不  相似文献   

11.
足球是一项以人为本的运动,身在其中的成功者、失意者、快乐者、苦闷者都将有自己的命运。那么,2000年谁是中国足坛最该被关注的人呢?王俊生:人在边缘 中国足协堪称中国足球界最为忙碌的单 位,一边为国家队、联赛的工作安排忙得不亦 乐乎,一边又被各种官司搅得焦头烂额,还总 是落个“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作为中国 足协的主管,王俊生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采访王副主席,各新闻单位早已在足协的新闻办公室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其实勤奋、实干的王俊生对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轰然启动与中国女足勇夺世界杯亚军都是有…  相似文献   

12.
匆匆忙忙地赶到海埂,又匆匆忙忙地跑回来,面积广阔的伟大祖国不仅送给我一场感冒来为1998年的工作“热身”,而且使这篇“南行记”变得有些过时──读者接到这一期杂志的时候,甲A的春训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而且要进入尾声了,我还在这里报道“海埂印象”。早就听说今年的海埂有些不一样,所以早早下了决心准备在那块春不春冬不冬的高原上蹲一个月,抓点什么大新闻回来,然而去了以后才知道,今年的海埂实际上没什么变化,仍然和去年一样去年这个时候的海埂远比今年受到关注。因为国家队刚刚在亚洲杯上败退回来,足协要“动真格”,整个海…  相似文献   

13.
本算不上新闻的,在我们这儿却成了重头新闻,而且镜头不换、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地连续搞了四年,以至于冷清了多年的海埂体训基地成了众多记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当然,四年来体能测试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一年测试的结果让人目瞪口呆:12分钟跑未拿1分的队员有24人,那时成绩名列前茅的辽宁、广州队,未达标的人数也名列前茅。到了第二年,情况就有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海埂春训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人们的讨论已经很多很多。有人说,让它去吧,因为它早已过时了;也有人呼吁。留下它吧,这是中国足球的特色。已有了20多年历史的海埂基地会不会永远地成为一种记忆,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呢?就此记者走访了海埂基地里职位最高的足协官员——技术部主任杨一民。 采访杨一民时,他刚刚跑完步,一边擦拭着汗 水,一边感慨地说:“这里山好、水好、气候好,在这里锻炼身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言谈之中流露出对海埂的一种眷恋。 对于取消海埂春训的呼声,杨一民说:不是什么事都讲究民主吗,我们曾对所有甲…  相似文献   

15.
跨入1997年的第二天,记者终于在王俊生同志的办公室里“逮”住了他,这位忙得不可开交的足协常务副主席尽管面部带着明显的倦意,但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下面,我们就将这次采访的“实况”转播给读者朋友们。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队小组赛出线了。在夏日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龙潭湖畔的中国足协,想去听一听中国足协的“动静”。 掩在绿荫中的足协那幢白色的办公楼,使人在炎热的6月感到了一种宁静。 中国足协的办公室里很安静,没有那种胜利后的喧闹,官员们都在有序地在案头紧张地忙碌着。采访从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那里开始,气氛同样是宁静的。 王俊生脸上浮着一层青色,嗓音也有些沙哑。 记者:中国足球队小组赛已经出线了,您是否能谈一谈与此相关的感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中国足球协会常务副主席王俊生元月6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就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问题,发表的谈话记要,现刊出供关心中国足球发展前景的读者一读。——编者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新闻媒体是影响人们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力量,体育记者将体育文化及价值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给广大受众,引导他们认识体育,参与体育。运用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传播学和记者采访学以及体育结合在一起,从铸造体育记者内功的前提、基石、硬件和特质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体育记者内功和自身素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敢玩潇洒     
《新体育》1996,(3)
(严格地讲,这是一段“旧录音”,一直存在记者的磁带里,快隔了一年才放给各位,抱歉。不过,会有机会再直播小区的近况,请诸位等待。) 麦克(以下简称麦):很高兴在海埂采访你。 区楚良(以下简称区):谢谢。 麦:这些日子海埂成了“田径场”,大家都忙着体能测试前的准备,你看上去倒很轻松的。 区:你大概忘了—— 麦:什么? E:守门员不测试12分钟跑和折返跑。 麦:从小开始蹋球就干守门员吧!  相似文献   

20.
在认识高洪波之前.我先认识了在中国足协工作的高洪波的妻子程卫,有一次去昆明采访海埂冬训之前.程卫托我给在海埂的高洪波捎去一块计时表和一件外套,表是高洪波在海埂自测体能用外套是因为那年的冬天海埂比较冷。一块表、一件冬装,鼓瑟情深,跃然而出。而我则正中下怀,可以顺便采访一下高洪波。那是1997年初.高洪波正从国安转会到松日。因为那一年徐根宝执教松日,所以松日挺受记者们关注的,松日队的训练很多人围着看,但是高洪波却独自一个人在默默跑圈,对于这员老将,年年的体肝回武林是难关,高洪波不紧不惧地跑着,正如他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