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斌 《考试周刊》2015,(11):38-39
数学美育,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教育。在中职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加入数学美育可以起到优化数学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情感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情感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收获知识与情感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什么样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快乐的享受,和谐的发展.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和快乐的课堂呢?——充满智慧、快乐的数学课堂,是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课堂教学.在每一个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3.
曾荣茵 《广西教育》2014,(33):60-61
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段生活,一段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智慧互动的生命历程。这是特级教师徐斌的"理想的课堂教学"的主要观点之一。的确如此,凸显教学中人的本性,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性的魅力,这些都是理想数学教育的灵魂和宗旨。褪尽繁华,在真实自然的清风中打造平实、自然的数学课堂,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有效教学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个普通老师(班主任),她的教育、教学是普通的,她的教科研也是普通的;但她是有梦想、有思想、教育智慧独特的普通老师.她对学生的引领:为学生点神灯;与同仁的协作:为同仁点绿灯;向校长的进谏:为校长亮黄灯;与家长的沟通:为家长点路灯;实现教学理想:她一路“闻红灯”……都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正能量.她是一个智慧的点灯的人.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我以为语文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的.而数学呢,数字,符号,加减乘除的计算,就不免使人觉得干巴而枯燥.可是,这次我们学校开展的数学练习课堂大赛,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活动过后我对数学学科的真谛、数学学科的魂、数学学科的美有了更深的认识.细细品味教师们的练习课堂,发现教师们在课堂中编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智慧彩带,为数学渲染了夺目的异彩,吸引着、呼唤着、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快乐.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善于制造、把握、激发思维矛盾,学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感受着智力活动的快乐.智慧的教师带着智慧走进课堂,又在课堂中播种智慧、催生智慧,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快乐的数学乐园.  相似文献   

6.
情智课堂包含着"情"与"智"两个方面,它指向课堂中主体的人和客体的数学知识,关注到人的需求——情感,以及数学的本质——数学智慧。情智课堂需创设情境、融入情感、习得知识、拥有智慧、学有乐趣,只有情智结合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情智结合更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情智教学"是指教育者用自己高尚的情感与独特的智慧营造出情智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得到培养,蕴藏的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从而培养情智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情智教学",彰显课堂活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用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探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数学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殿堂。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这样一个洋溢着学生探究的热情,张扬着学生个性的灵光,焕发着师生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这样一个灵动的课堂,会像一首绮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正如叶澜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才是丰实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拥有创造的机会,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了人的情感体验,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着教育的智慧,追求着智慧的教育,追求着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努力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倾力。以创设平等、民丰、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前提,以小学数学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数学教学观。下而就谈谈自己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让课堂绽放生活的光彩,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放飞的殿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数学教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学习与反思、挑战与超越之后,我终于揭开了理想数学教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在经历与探索中完成知识的构建,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真谛。一、营造温馨课堂"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  相似文献   

12.
吉双虎 《孩子天地》2016,(7):261-262
新课程标准定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主人",自主发现"主人"的价值,凸显"主人"的地位,收获"主人"的喜悦,享受"主人"的快乐,使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创新,智慧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须做到四点:1提供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设法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唤起其情感,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中,情感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然而,多年来数学教学受“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不少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课堂是严谨的,实施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事。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学习数学成为不少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几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的一个版块.时代在发展,现在的课堂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课堂,从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走向互动化、智能化的智慧课堂,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教学形式的创新,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革.智慧课堂强化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体验,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理想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生成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它是衡量课堂有效性学习的标准,同时是课堂有效性学习的重要的价值取向.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一些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课堂教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蔡月珍 《江苏教育》2012,(25):17-20
个人档案百年"育才",给予了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宽广的育人情怀;孕育了她丰润的课堂智慧、涓涓的教学韵味。她,率真质朴,与之相处,犹如捧一杯淡茶细品;她,亲切温和,她的学生如沐春风,享受着浓浓的爱意。她信奉:真正的好教师是在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她把一次次的"摔打"当作磨砺自己的最好时机,当作向心中的"理想课堂"挺进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能让人变聪明的学问,教会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是小学数学课堂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学校教育环境内部的关键性主体,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差异性解读以及对其自身角色的定位与执行就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个性化地演绎,继而导致了不同教学效果的产生。具体而言,教师对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理解角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程度、对其职业角色定位的高度都决定了一个智慧型的课堂能否生成,而一个智慧型课堂的生成与否又决定了学生能不能切身受益于该教育教学过程。因此,成为智慧型教师、创建智慧型课堂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效果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课堂高效、有生机,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营知识、提升能力、交流情感和实现价值观的平台,是所有教师的梦想!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正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如何重建课堂魅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场所,需要教育的智慧!全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符合新  相似文献   

19.
<正>建构基于每一个儿童理解的数学教学。——金松武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这一观点,给金松武的数学教学推开了一扇理想的窗。这正是她在21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中孜孜以求的数学课程核心价值——通过数学教学培育健康的人。她希望通过研究,还原小学数学的"真实"面貌,让数学变得好玩、有趣,让数学充满数学的味道,让数学更有生活的味道,让数学学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打下亮丽的精神底色。建构基于每一个儿童理解的数学教学,就是建构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课堂。基于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她提出,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在做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有了什么、可能存在什么、缺少什么等,才可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数学理解而教。  相似文献   

20.
<正>吴正宪老师因数学课上得好,让大家认识了她,让孩子和老师们喜欢上了她。她的课堂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洋溢着激情与智慧。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拨亮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快乐地享受着课堂生活的幸福。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真实的、是从心底发出来的,朴实、真实、充满魅力。她的课堂常常出现学生恋恋不舍,不愿意下课的场面。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