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分析初中化学课本第123页习题“如果CO 中混有少量 CO_2,怎样把 CO_2除去?”时,我是通过按下述装置做的实验完成的。当混和气体依次通过右侧溶液时,可以看到左边试管内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浅红色,说明混和气中确实含有 CO_2气体;看到中间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右侧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而逸出气体可以点  相似文献   

2.
实验操作:在一个试管里盛3ml 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用一根长约20Cm的玻璃管向澄清的溶液里吹气,不一会儿,溶液变浑浊(因生成的Na_2CO_3难溶于酒精中),继续吹气,因有较多的Na_2CO_3,生成,则溶液呈白色凝胶状;在所得凝胶状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则凝胶状物质全部溶解(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学生对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一、说明1.具支试管内装Na2CO3,具支试管内的小试管内装NaHCO3。2.A、B两支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3.加热后很快看见A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则无变化.二、优点1.NaHCO3和Na2CO3所处的外部条件基本相同,受热时间相同.2.对比性强,学生印象深刻.3.该实验所用的教学时间少,克服了课本中分两次操作所造成的教学时间过长的缺点.NaHCO_3和Na_2CO_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的设计@李俊生$河北秦皇岛市第六中…  相似文献   

4.
实验过程:在烧瓶中放入一定量的蔗糖,再倒入浓硫酸,烧瓶中生成黑色物质(碳)试管1中的品红溶液很快褪色,试管2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上述现象说明: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同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_2和CO_2。此实验简单易做,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5.
1从CO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探究领会Na_2CO_3和NaHCO_2的相互转化【实验探究】取一只大茶杯,将少量熟石灰(即Ca(OH)_2)溶解在水中,静置片刻,其中没有溶解的熟石灰便沉积在杯底,杯中分成2层:上层是澄清的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下层是石灰乳,呈浑浊状态.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中学版)今年第二期刊登了王航安老师《CO_2和 NaOH 反应生成盐的证明》一文,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得到的凝胶状物质是 NaHCO_3而不是 Na_2CO_3.实验:在一个试管里盛10ml NaOH 无水乙醇饱和溶液,往试管里通入 CO_2,澄清溶液先变浑浊,后呈凝胶状,将凝胶状物质移入烧杯中,用水浴加热,蒸发除去乙醇和少量水份,温度保持在85~95  相似文献   

7.
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答在初中化学里.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是使之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但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并不一定是CO2.因为把无色的SO2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里也会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可是CO2和SO2的物理性质并不完全相同,如CO2没有气味而SO2却有刺激性气味。因此,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问二氧化碳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答初中化学课本中说:二…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自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实验是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多。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让二位同学按书上图示提示上台演示,一个用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另一个用嘴衔着小管子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一会儿用嘴吹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用打气筒打的没有变浑浊。教师让部分学生上前轮流观察后问:师:看到了什么现象?生:一个变浑浊了,另一个没有变浑浊。师:想…  相似文献   

9.
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为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则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碳的两种氧化物之个性,我将该实验作了如附图所示的改进:在盛有氧化铜的烧管前加一支试管A,把C处试管上的直管改成弯管,并放一酒精灯。把一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中,观察现象,完成附表中所列举的实验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及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因而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及氢氧化钡溶液来鉴别CO2和SO2这2种无色气体.今归纳8种区别CO2与SO2的简便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事实1.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_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是BaSO_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工业上在用重晶石制钡的化合物时,是在BaSO_4固体中加入饱和的Na_2CO_3溶液,并不断搅拌,待达到平衡后,静置,移走上层清液;再加入饱和的Na_2CO_3溶液,重复处理多次,使绝大部分的BaSO_4转化为BaCO_3;最后加入盐酸,沉淀大部分都溶解了,并有气泡产生,该气体可使澄清  相似文献   

12.
<正> 用干净的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人体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_2。要知道呼出气体中CO_2。含量是多少2可让一定量含CO_2的气体样品通过石灰水过滤,再把过滤后的气体收集起来。得到过滤后气体的体积量,通过下式计算即可求出样品中CO_2所占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第三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安排了“乙二酸受热分解”实验。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教材步骤“给试管中的乙二酸晶体加热,将分解产物先通人干燥的冷的小杯中,然后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及所给图示完成这个实验时,发现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装置不合理,实验过程中乙二酸熔化后流向试管口并有凝结,实验难于继续;②小烧杯中检验到的水是晶体中的结晶水还是(COOH)_2热水分解生成的水?③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_2还是升华逸出的(COOH)_2?生成的沉淀物是 CaCO_3还是 CaC_2O_7?为此,笔者设计了乙  相似文献   

14.
朱德良 《化学教学》1999,(11):47-47,9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有的教学参考书上认为二氧化硫与饱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开始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随着二氧化硫通入量的增多,浑浊消失,溶液变澄清.其理由是因为亚硫酸钙难溶于水,而亚硫酸氢钙溶于水.开始通入SO2时,生成的是CaSO3这种白色难溶物,随着SO2量的增多,则转变成可溶的Ca(HSO3)2.在许多习题集,甚至在某地区的模拟试题中亦应用了此性质,推出某气体是SO2的推断题.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多次实验,不论通入SO2气体时间的长短,还是通入SO2气体速率的大小,都看不到饱和澄清石灰…  相似文献   

15.
<正>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教材中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_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_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2)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_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16.
盐试题赏析     
一、填空1.盐溶液呈兰色;呈浅绿色;呈黄色.常见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是、;白色沉淀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盐是.解:呈兰色盐溶液是硫酸铜;呈浅绿色的是硫酸亚铁;呈黄色的是氯化铁.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是BaSO4、AgCl(Ag2SO4,溶于稀HNO3);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碳酸盐(BaCO3、CaCO3等).2.现有两组溶液共存8种离子:H+、Ag+、K+、Ba2+、OH-、Cl-、NO3-、CO32-且这两组溶液中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乙组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解:向乙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呈兰色,溶液中含…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度解读CO2-H2O-CaCO3体系可能存在的多重平衡,建立研究Ca(HCO3)2溶解度模型并计算CaCO3在不同CO2分压下的溶解量.分析有关数据认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之所以能变清的机理是在CO2作用下,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的结果.建议将饱和澄清石灰水稀释1倍左右后再通入足量的CO2最终能使浑浊变澄清.  相似文献   

18.
敢于言败     
高乃定 《师道》2004,(5):26-26
教学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第七课《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认识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时候,学生把澄清的石灰水倒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振荡过后  相似文献   

19.
CO和COZ在分子组成上虽只相差一个氧原子,但其化学性质差别却很大,现列表比较如下:根据CO和CO;化学性质的差异,可进行CO和COZ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例1如何鉴别CO和CO人解析()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一氧化碳。(2)用点燃的方法鉴别。能燃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3)用氧化铜并加热的方法鉴别。将气体通过氧化钢并加热。若氧化钢由黑色变成红色,则该气体为一氧化碳;若氧化铜不能由黑色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4…  相似文献   

20.
1.常见不共存离子及产物特征(1)H~+(酸)+OH~-→H_2O; (2)H~+(酸)+CO_3~(2-)→CO_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NH_4~++OH~-(碱)→NH_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