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邱廷建 《辽宁教育》2002,(8):108-109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二)》后的实践活动课.   活动目的 通过圈圈、数数、剪剪、拼拼,加深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辨别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活动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二)》后的实践活动课。活动目的 通过圈圈、数数、剪剪、拼拼,加深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辨别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片、绘图纸、学具袋、图形卡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学具卡片各10个,剪刀、绘图纸、图形卡片等。  相似文献   

3.
徐芳  袁惠萍 《辽宁教育》2002,(7):107-108
活动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实践活动——(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通过观察、剪拼,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小接触数与形的知识,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一、长方形的认识1.感知长方形.“多媒体演示:投影出一本数学书和一幅画的实物图.”教师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些什么物体吗?“多媒体演示:用恰好能覆盖数学书和画的淡黄色长方形,去覆盖实物图的表面并闪烁图形.”  相似文献   

5.
【评析】由圆柱形实物到实物图,再由实物图到抽象的几何图,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圆柱,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在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和特征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圆柱的视象,  相似文献   

6.
一、探究新知师:(出示存钱罐)这是某同学的存钱罐,他把爸爸、妈妈平时给的零用钱都攒起来,从不乱花一分钱,我们要向他学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把带来的钱分一分,想一想,该怎样分?学生把带来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并请部分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分类情况:有的分为硬币和纸币,有的分为分币、角币、元币。引导学生思考:由金属制成的钱叫什么,由纸制成的钱叫什么?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币、角币和元币的分法,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师:今天…  相似文献   

7.
徐芳  袁惠萍 《辽宁教育》2002,(8):107-108
活动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实践活动——(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通过观察、剪拼,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小接触数与形的知识,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精神 ,要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次实践活动 ,本册五年制教材安排了3个实践活动 ,六年制教材安排了2个实践活动 ,每个实践活动中都安排了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数学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即通过内部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构建知识。也就是说 ,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 ,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根据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9~60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来找分数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板、题卡。教学过程:一、巧用铺垫,引…  相似文献   

10.
[评价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评价目标]评价和分析学生在利息计算中的表现;检测表现性评价在利息实践活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教师让学生回忆:平常我们到商店购物时需要付出什么?当学生指出“需要付出一定数量的钱“后,教师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钱叫做人民币,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教师让学生回忆:平常我们到商店购物时需要付出什么?当学生指出“需要付出一定数量的钱”后,教师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钱叫做人民币,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人民币。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 1分的硬币,并闪烁。] 教师让学生说出“这是几分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1分钱上面有大写的“壹”、汉字“分”和小写的数字“1”,表示它是1分钱。 认识2分3分的人民币。(略)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5角的硬币和纸币,并闪烁。]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多少钱?…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实践活动——(二)。活动目的1.使学生通过观察、剪拼,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小接触数与形的知识,逐步培养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一册学生通过“认识图形(一)”的学习,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本单元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认识图形(二)”,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5.
刘爱群 《江西教育》2006,(14):86-4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六册第59、60页.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分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写一个自己熟悉的分数,然后说一说对于自己所写分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红红黄红黄黄蓝蓝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二)。设计背景:本节课在本单元占重要地位,它是建立分数这个概念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课“分一分(二)”是对分数意义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个整体即“整体1”,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分数更深层的意义是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从而可以用分数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教材中的“试一试”的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体验到这一点,而思考题则让学生进…  相似文献   

17.
活动年级 一年级 活动目标 1.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图形的认识,感悟这四种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学生自己想想、数数、拼拼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19.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