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趣的剪拼     
剪拼游戏是同学们喜欢的,在解题时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还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例1.将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课中,不仅要靠演算、类比、推理,从而建模,还可以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剪拼正方形     
小朋友们,你们能把一个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拼成一个面积不变的正方形吗?根据剪拼前后“面积不变”这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9×4=36(平方厘米),36=6×6,所以剪拼后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相似文献   

4.
Riddle     
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剪一剪,拼一拼,动动脑,你都可以知道答案哟!I’m an animal.A lot of people like me.  相似文献   

5.
周长一定的长方形有千千万万个,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应该是正方形(特殊的长方形),这可以用剪拼的方法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误区1:数学课或劳技课?
  曾经的数学课,计算教学总是那样单调、枯燥,几何图形知识的教学也常常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在如今的数学活动公开课(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教师先用美丽的图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可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剪剪拼拼:先剪两个三角形、拼这两个三角形-一剪飞机、拼飞机-一剪双喜,剪蝴蝶……整节课学生都在那里剪、拼、贴.剪剪拼拼贯穿着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在上劳技课,而不是在上数学课.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理念哪里去了?数学味去了哪里?没数学味的课难道还能称为数学实践教学吗?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学具。在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解几何形体的题目时,据题剪拼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根据题目叙述要求怍出草图感知丧象;剪下草图建立表象;根据剪的图形拼出新图,从而获得解题思路。这种据题剪拼的方法简单易行,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发挥作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空闻观念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⒈解题注意点⑴“剪”就是从图形整体到部分,要注意剪去的图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⑵“拼”就是从图形部分到整体,看准要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⑶要注意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⒉举例 ·趣味数学·答案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⒈⑴④⑵④⑶③⑷⑤⒉⑴②⑵③⑶②图形推理——图形的剪拼!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10.
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整式的运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想办法计算下面点阵中多边形的面积吗?(四个相邻点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单位面积)你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小正方形和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后相加,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或者你可能想到要剪一剪、拼一拼,这个想法很好.  相似文献   

11.
在未开展课改、未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学校,怎样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融入“老教材”的教学中呢?实践出体会。例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这样来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我说:“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各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于是,学生便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起来,还不时地与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然后,学生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做法,他们边口述边展示剪拼的过程。甲生乙生丙生……接着我问:“在剪拼的过…  相似文献   

12.
把一个图形剪成数块,然后拼成另一个与之等积的图形,这就是图形的剪剪拼拼.这类问题在小学里,也曾经遇到过,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剪、拼.现在我们要独立完成这件事,那么切勿盲目剪拼.首先应该应用所学过的几何知识,精确计算一下,然后再细细剪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现在我们利用上述一算、二剪、三拼的思  相似文献   

13.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14.
<正>图形等面积剪拼问题在不少地区的中考题中都有所涉及,充分考察了学生剪、贴、拼、探、猜、思、算等探究能力,带有浓厚的数学活动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大难点.在学完了"勾股定理"之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图形简拼,尤其是正方形的剪拼问题的操作经验,但这对于解题还远远不够.从教师层面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发表的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比较重视如何将矩形剪拼成等面积正方形的问题.事实上,有了这些准备,我们可以将任意的多边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需要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在“做中学”。蕴涵丰富数学体验的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  相似文献   

16.
将一个平面图形剪成数块,然后拼成另一个与它等积的平面图形,这就是图形的剪与拼。这类问题在小学、初中的一些智力赛题以及升学考题中也常出现。对于这类题目,切勿胡乱剪来,否则事倍功半,难于奏效。经验已经证明,针对题意,充分应用所学过的几何知识,具体而又精确地计算一下,再根据所需长度,细细剪来,并认真拼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简言之,解这类题目,应遵循“一想、二算、三剪、四拼、五验”的思路解题才好。现例说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活动性、实践性数学课外作业的含义 活动性、实践性数学课外作业是指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内容,以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课外活动。利用活动性、实践性课外作业,可以拓宽数学教育的大背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广泛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性、实践性数学课外作业的类型 1.操作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好奇心强,遇事喜欢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18.
智力冲浪     
1.旗子拼方 (瞿文华) 图中孩子手执的红旗(不包括旗杆),是由一块正方形的布剪拼而成的。你能只剪两刀,将旗子重新恢复成正方形吗?  相似文献   

19.
张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把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小芳是这样剪拼的:小奇是这样剪拼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将一个矩形剪拼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下面笔者以一道中考题为例,介绍几种剪拼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