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物的本质     
前几天看了几幅图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幅画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锯齿状,不知何物。第二幅画上立着一只双目圆睁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喙,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的冠。第三幅画上原来这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两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盯着它,做跃跃欲试状。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五只羊、三只鸭,一只小白狗在追着鸭子满院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它们。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头发,在看电视…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看了几幅图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幅画是一片鲜艳的红,上沿呈现锯齿状,不知何物。第二幅画上立着一个圆睁双目的大公鸡,金黄色的喙,绿色的翅膀扑闪着,那片红原来是它的冠。第三幅画上原来这个公鸡站在一堆木头上,两个小男孩趴在窗台上紧紧盯着它。做跃跃欲试状。第四幅画显示这是一个农家的院子,院子里有五头猪,三只鸭,一只小白狗在追着鸭子满园子跑。院子的小主人即那两个小男孩,一心一意要逮住那只鸡。第五幅画:镜头拉远,原来上述这些都是玩具作的,一个扎着马尾巴的小女孩在认真地摆弄着他们。第六幅画:一个老人,花白的头发,在…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所发现的《瑞像图》,相当破残,是比较重要的佛教绘画。这幅绢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保存的比较好,早在1920年代藏在印度国立博物馆。另外一部分是几件残片,留在英国博物馆。1964年,美国学者曾对这些残片作过研究。最近,英国博物馆和日本东京讲谈社合作出版斯坦因收藏西域文物的目录。我就想重新研究这一幅画,试想恢复它原来的样子。《瑞像图》印度收藏部分90厘米高,可是按照斯坦因自己出版过的照片,原画高2米多。本人调查中推测这幅画本来高3米宽2米多,超过所有从藏经洞出土的其他绢画。《瑞像图》很早有学者认为是重要的佛画。这幅与其它佛画不同。虽然画面内容规模大,而不是一幅净土画。所表现的不尽一躯佛像,而集绘了历史上有名的印度等地的  相似文献   

4.
陈明 《家教指南》2002,(3):100-108
《俄藏敦煌文献》第 1 4册收 Дx 0 91 70、0 91 78、0 9882、0 9888、0 993 5、0 993 6、1 0 0 92等 7件残片 ,第 1 6册收 Дx 1 2 495残片 ,其实均非敦煌文书 ,而是出自吐鲁番交河古城。本文考订出这 8件残片与吐鲁番出土《耆婆五藏论》(Ch .3 72 5 )和《诸医方髓》(Ch 3 72 5V)是同一组文书 ,分析了此组文书的性质以及文书的内部顺序  相似文献   

5.
新疆吐鲁番柏孜柯里克石窟群位于火焰山中的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断崖上,(崖体是坚硬的胶结粘性黄土,)西距吐鲁番县城四十多公里。它是新疆境内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迹之一。现存洞窟编号八十三个,其中有壁画的四十多个,壁画总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准确地断定这些洞窟开凿重修重绘的年代,对于研究西域佛教史、美术史等,特别是维吾尔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敦煌石室所出唐代写本《西州图经》记载:“宁戎窟寺一所。右在前庭县界山北  相似文献   

6.
《苏联所藏名品百选展》一书,为1971年4月10日至7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社于东京、京都两地举办的苏联藏名品百选展览图册。其中图23是一幅题为“佛教故事画”(图版三六)的壁画残片。据图版说明可知,该画为鄂登堡第二次土耳其斯坦探险队于敦煌获取(1914--1915年),现藏苏联赫尔米达什博物馆。该画长144厘米,宽17厘米苏联学者认为其内容表现释迦的一生,为佛传故事画我认为,该画不是佛传故事画,描绘的不是释迦的一生,而是睒子孝奉父母的本生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地区出土的玄应《一切经音义》写卷残片散藏于世界各地,前贤于此多有研究。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残片进行缀合并定名,将吐鲁番本底卷与今玄应《一切经音义》主要版本对勘,阐明了吐鲁番本玄应《一切经音义》的校勘价值和版本价值,纠正了今通行《高丽藏》本和《碛砂藏》本中的一些讹误,简要确定了吐鲁番本写卷在玄应《一切经音义》版本系统中的归属。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读了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收藏的一件回鹘文印刷品残片 ,并结合印度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出自同一书的另一件残片的内容 ,对残片上所印的供养人及文末题记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9.
给画留白     
爷爷是位画家。小时候,看爷爷作画,每幅画都留着一些空白。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爷爷不把这些空白的地方也画上呢?爷爷说,留着这些空白让别人去画。随着渐渐长大,我慢慢才知道,画纸上那些没画的空白,叫留白,是一种绘画艺术。一幅画,全都画满,那么这幅画给别人看到的空间,就是画纸本身那么大,但当一幅画留下"让别人去画"的空白,让别人去想象,去创造,那么这幅画就拥有了无限的空间。给别人留有空间,从而让自己拥有更大的空间,这种绘画的留白艺术,也适用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10.
克孜尔中心柱窟第123窟,主室侧壁的两幅壁画非常特殊,一反主室侧壁绘以坐佛为中心的说法图的规律,而是绘以立佛为中心的大型叙事画。这两幅壁画非常精美,是佛教艺术史上的精品。不过,这两幅壁画的内容和主题,至今尚未有人进行过专门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这两幅壁画的主题与意义,从性质及其构图分析它们与誓愿画的联系,指出它们应是誓愿画的先驱。并进一步揭示誓愿画背后所反映的菩萨思想。接受、提倡菩萨思想是7世纪以后中亚小乘部派的一大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察原卷的基础上,广泛搜集相关材料,对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梁素文旧藏吐鲁番出土文献进行了著录和考证,并力求沟通不同吐鲁番藏品之间的联系,与柏林藏吐鲁番收集品、大谷文书、国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出土的吐鲁番文书以及近年新获吐鲁番文献等互相印证,从而更好地揭示了这些资料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第296窟位处莫高窟南区偏北处。中型,主室为覆斗式,西壁开一龛,是敦煌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此窟的北壁贤劫千佛之下、金刚力士的上方,以传统的横卷式绘有一幅故事画,长4.32米、宽0.40米,除其最东端为近代穿洞所破坏外,其余诸故事情节和画面等,都保存完好,是莫高窟故事画保存较好的一幅。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新数学读本》三年级上册第6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师:马老师这里有4幅画。如果现在要用这些画布置画展,每一幅画(如下图)用2颗图钉固定,横贴这些画要用几颗图钉?  相似文献   

14.
正绢本设色,残高58.3cm,宽54.5cm,法国吉美博物馆藏。这是一幅说法图的残片,仅存上半部分,表现佛于树下说法,两侧为菩萨,似乎没有画佛弟子像。由于色彩脱落较严重,如佛、菩萨头发部分的石青色大部脱落,面部晕染也褪色较多。但肌肤部分仍可看出有西域式晕染的痕迹,头光部分有透明感,体现出画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把一幅卡片呈现给一个人,卡片的一边画有一只猫,另一边画着一只狗。让卡片一边对着他,另一边对着别人。要求他回答他和别人各自看到什么。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可是如果幼儿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种能够意识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老师让两个学生画一幅画,画的主题是“母爱”。第一个学生画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蓝天、月牙儿、星星,月光下的妈妈正晃着摇篮——弯弯的摇篮也像个月牙儿,摇篮里睡着她的孩子。第二个学生先画了汹涌的海浪、陡峭的悬崖和狂暴的骤雨,然后在悬崖上画了一只鸟妈妈——她一边支起宽阔的翅膀挡着风雨,一边极投入极安详地喂着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窗外,是一片苍翠的绿色。 室内,是一幅幅色彩班斓的幼儿自画像,那跳动着的色块与大自然的秀色交融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如果你未身临其境,很难相信这些画居然是五六岁的孩子画的,这些作品就诞生在刚逝去的两小时内。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色彩启蒙班的最后一堂课了。老师想保存一幅小朋友的作品留作纪念,愿不愿意啊?”  相似文献   

18.
在走进办公室时,如果看到桌上摆着个公文包,人们往往会表现得更有竞争性;如果墙上挂着一幅画,他们说起话来会低声细语一些;如果你能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清洁剂的味道,你会下意识地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得整齐一一点……而且你完全不会意识到,你正被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所影响着。  相似文献   

19.
敦煌画,无论是壁画,还是绘于可移动物体上的画,制作年代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这一研究的证据。巴黎吉美博物馆的伯希和特藏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近230幅的绘画和残片,其中最古老者断代为八世纪中叶(也就是所谓“盛唐”时代)到十一世纪初。如果与莫高窟圣地的绘画(其壁画可以追溯到北魏)活动实际持续时间相比,那么那些已知的绘在可移动物上的全部绘画(收藏于巴黎、伦敦和新德里)与前者相比则意味深长地晚了近两个世纪。这种延迟的历史原因一直是对敦煌文书进行考释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有个故事。老师让两个学生画一幅画,画的主题是“母爱”。第一个想了想,画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蓝天,月牙儿,星星,月光下的妈妈正晃着摇篮——弯弯的摇篮也像个月牙儿,摇篮里睡着她的孩子。第二个想了想,先画了汹涌的海浪、陡峭的悬崖和狂暴的骤雨,然后在悬崖上画了一只鸟妈妈——她一边支起宽阔的翅膀挡着风雨,一边极投入极安详地喂着她的孩子。那么,究竟哪一幅更好?显然,是第二幅,因为第二个人聪明——为表现母爱,他安排了一个震撼人心的背景。不是吗?第一幅画虽然美丽恬静,却平淡无奇,既然“宁静的母爱”与“宁静的背景”间全无反差,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